冥想和禅定的區别?每一位在自我内心中尋找安靜,自由,解脫的人,都是行者都有成為大德的機會,所以釋迦摩尼稱呼一切衆生為善知識這樣的說法并不是客套,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心,即心即佛,有心者證菩提六祖慧能也說過,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冥想和禅定的區别?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每一位在自我内心中尋找安靜,自由,解脫的人,都是行者。都有成為大德的機會,所以釋迦摩尼稱呼一切衆生為善知識。這樣的說法并不是客套,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心,即心即佛,有心者證菩提。六祖慧能也說過,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我們也知道确實有心,隻是不明白如何是用心?所以我們都來嘗試冥想或者參禅悟道。這些方式雖然名稱不一樣,但實質上都是一樣的,也是同一個目的,就是解脫苦難,獲得大智慧大自在。冥想也好,參禅也罷,都是可以擺脫心苦的。都是在心上面下功夫,不過呢一定要下對功夫,否則心更苦。
在網上和現實中,有不少修行的朋友,經常會遇到在修習時,搞的頭疼腦熱,失眠多夢,對生活造成極壞的影響。有的人就開始抱怨,甚至反擊其他道友,說修行根本就是扯蛋的玩意兒,等等難以入耳的話。其實,修行是真實存在的,像這個入定也是存在的,功夫深的行者确實能做到。包括在入大定之後,出體的現象也是能夠發生的。在科學上也是有此類的解釋,比如瀕死體驗,佛教術語稱之為“神遊太虛”,其實就是人的意識在深層定态中,脫離身體的一種自然現象。如果要刻意的去發生,就必須要學習很深的定。以上隻是簡單的說明修行的真實性,和修行與科學相遇時并不沖突。因為,修行是修心為主,說白了就是尋求解脫的智慧。科學的誕生也是在圍繞智慧知識,科學是用智慧技術服務大衆,那些大德也是以智慧服務衆生,令一切衆生得到圓滿智慧,從而圓滿解脫為目的。
不太喜歡宗教色彩,而又對精神層面感興趣的朋友,可能更喜歡用冥想來标簽自己的修行方式。其實怎樣都可以,隻要是以“心”為重心的修行都是可以的,但是要明白這個修行原理才可以,如果不懂就瞎搞搞,那還不如不修,瞎修的後果很麻煩的(你肯定已經有所感悟了)。
本來我想把冥想和禅修分開說明的,隻是時間來不及了,還有點事情要搞,下面簡單的把冥想和禅修綜合描述。冥想和禅修的不同之處就是,冥想的重點是放在定上面,禅修的重點是放在慧上面。冥想之所以能讓人安靜入定,就是因為把思想漸漸空去,而又不睡過去,從而可以入定。所以冥想隻能夠在無事的情況下,用來放松身心,而不能夠适用于生命的每一個方面。冥想的最高點就入定,但是人不可能永遠以定的身心狀态來接人待物,即使你身家富可敵國,毛事不用幹,但是起碼你還要吃飯拉屎,所以你不可能在吃拉中也定着,否則就吃不進拉不出。你一旦出定去做俗事的時候,定就斷開了,雜念就又來了,這就是冥想的弊端,是沒有辦法徹底解脫的。
但是,禅修的不同之處就在于,禅具備了冥想的定,同時禅也是慧。這裡要補充一下什麼叫慧?慧就是日常當中的接人帶物,餓了吃,憋了拉,冷了穿,熱了脫,這都是慧。一種自然的,本能的反應。慧就是智慧,就是人心對外界的種種情況而做出的種種反應,說白一點,當你睡醒之後,入睡之前這個時間段都是慧,而其他的時間段就是定。
禅的高明之處,就是超越了冥想的定,冥想隻能定,一旦有事的話,冥想就結束了。禅糾集了這兩個特點,能定能慧。在享受定的安靜之時,也在處理心外世界的一切俗事,這就是為什麼禅高于冥想的原因,也說明了為什麼隻有禅宗才能出大師的原因。
禅,就是一心而已。制心一處,禅也。禅為什麼能夠讓定與慧同時發生呢?這個問題首先要說說定彗是什麼特性。定就是佛經裡的空,思想空了就定了,睡覺的時候也算是一種定,所以睡覺的時候是空的,是沒有慧的,是什麼都不知道的。慧就是佛經裡的色,隻要你是清醒的,你就處在慧的境界裡,就像此時此刻一樣,你在色的範圍裡,用慧在觀照這帖子。當你進入定時,你的慧就玩完了,你就沒有觀照了。所以定就是空,也是止。慧就是色,也是觀。
禅就是定慧等持,止觀雙運。定有定的好處,定可以讓人得到休息,得到精神能量的補充。但是光補充能量還不行,我們還要運用這些能量來産生慧,去生活去賺錢養活肉身。但是光有慧也不行,你再會為人處世,智商再高,沒有一個飽滿的精神狀态,又怎麼能發揮智慧呢?整天無精打彩萎縮不振,那也白有那麼高的智慧。所以定與慧缺一不可,這也是開悟的必備條件。隻有在定中才能有強勁精神能量,來配合我們在慧中明了透悟玄機。
所以,在禅或者說開悟的狀态下,内心是安定輕松的,同時也是知道外界情況的。并不是坐在那裡什麼都不知道,而是明明白白的坐在那裡,知道自己是定的,也知道周圍的情況,一切明明了了,這就是心本來的樣子。也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任何環境,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都是内心安定,外界明了,這就是禅。内定外慧,色空同顯,夢醒同體,日月同輝。
因為,隻有定慧同體才能色空同存。有空有色就形成了空色對治,從而無空無色。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色空同顯的話,色就牽制了空的發展,從而不會發生昏沉欲睡,于是就保住了空,而空也就牽制了色的發展,從而不會妄念叠起。空與色的對治,定與慧互掐,夢與醒的相纏,滅與生的合抱。于是,無空無色無定無慧無夢無醒無滅無生。見諸相無相,即見如來。
所以,自然沒有執着心可言了,有了大定的蓄能,自然就有大智慧的應世,一切都能被大智慧所得,自然不在執着什麼了。心無所住了,此時,菩提不生,便要拿如來問罪。
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都經曆過這樣的情形,特别是早上醒來還想靠會的時候,會有一種好像睡着了,但是又感覺沒有睡着。你說睡着了吧,可是聽到家人說話,窗外的鳥叫也知道。你說沒睡着吧,又感覺意識空白了一會,好似睡過一樣,分不清是夢醒。這就是定慧等持的狀态,這個狀态下,心就是禅心一處,既不把重點放下睡覺,也不把重點放在清醒。既有睡覺的快感,也有清醒的認知。如果能長久下去,開悟指日可待。
可惜的是,我們在清醒的時候,想着錢财,性趣。睡覺的時候又往死裡睡,做夢的時候,作着财夢,春夢。我們把開悟所用的錢,拿去開房開車去了,把開悟所要用的精力用在打扮,打炮上了。路上的急忙的行人,匆忙的步伐都是在為這些而努力。最後,我想說請慢一點,擠一點時間出來回味内心的智慧。智慧也有黃金屋,智慧也有顔如玉。不要讓我們為黃金屋和顔如玉污染了身體,遮蓋了人性,永遠掩埋那久違的智慧。
這是我看到的一篇很好文章 分享給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