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常山趙子龍曆史上面有沒有原型

常山趙子龍曆史上面有沒有原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6:30:31

常山趙子龍曆史上面有沒有原型?前面我寫了一篇《趙雲悍勇非傳說,透過史料看本質,稱三國第一悍将也不為過》,得到了許多讀者的認可,閱讀量日間破百萬,非常開心,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常山趙子龍曆史上面有沒有原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常山趙子龍曆史上面有沒有原型(為什麼說這位蜀漢大将是常山趙子龍的原型人物)1

常山趙子龍曆史上面有沒有原型

前面我寫了一篇《趙雲悍勇非傳說,透過史料看本質,稱三國第一悍将也不為過》,得到了許多讀者的認可,閱讀量日間破百萬,非常開心。

但是……這日破百萬的成績裡,也有很多是“雲黑”們作出的“貢獻”。

我注意到,“雲黑”們提到最多的兩個字是:“陳到”。

為抹黑趙雲而祭出陳到,這是一種什麼邏輯?

按照“雲黑”們的說法:《三國演義》裡常山趙子龍的英雄形象是由曆史上趙雲和陳到兩個人物的事迹糅合在一起的。

甚至還有一種這樣的聲音:陳到直接就是常山趙子龍孤膽英雄的原型人物。

于是,我就納悶了。

我說的是史,而且标題裡也寫得清清楚楚:“透過史料看本質”,文中主要以《三國志•先主傳》、《三國志•曹仁傳》、《三國志•趙雲傳》三傳裡提到的長坂坡事件,着重分析趙子龍“身抱弱子”、“保護甘夫人”,“皆得免難”的,充滿傳奇色彩的“單騎救主”經曆,指出這是确有其事,而非羅貫中生編硬造,從中就可以想象出趙子龍驚人的戰鬥力。

另外,又根據《三國志》注引《趙雲别傳》的一小段記載:黃忠在漢中與曹操争糧,身陷重圍,趙雲領數十騎闖陣,把黃忠從千軍萬馬中救出。當部将張著被創,趙雲又單槍匹馬殺回,再救張著出圍。再證趙子龍力敵萬夫、氣壯山河的威勢。

左看右看,都看不出這兩件事和陳到有什麼關系。

退一萬步說,即使是《三國演義》,也看不出趙子龍和陳到有什麼關系。

《三國演義》中最着力刻畫趙雲之勇的地方主要有三處。

一、長坂救主;二、營救黃忠;三、力斬五将。

前面兩處不用多說了,是有史料可依的。

力斬五将,說的是趙子龍随諸葛亮北伐,雖年過七十,尚能力斬五将。小說借夏侯茂之口間接刻畫趙雲之神勇,當時,夏侯茂對其部将說:“吾久聞趙雲之名,未嘗見面;今日年老,英雄尚在,方信當陽長坂之事。似此無人可敵,如之奈何?”

如此描寫,一則是要使趙雲英勇無畏的形象得到延續,二是要保持趙雲不敗的神話,使其形象善始善終,圓滿收場。

不用說,這一情節是虛構的。

但無論如何也扯不上是以陳到為原型來刻畫塑造的。

最後說一句,《三國演義》的“蜀漢五虎上将”是根據《三國志》裡把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并列一傳來進行演義和虛構的。陳到?陳到在什麼地方?排第幾?

事實上,别說《三國演義》直接無視陳到此人,隻字不提;《三國演義》也并未為之作傳,其人其事,隻有《三國志•楊戲傳》、《三國志•李嚴傳》《華陽國志•卷一》、《華陽國志•卷七》幾處有片言隻語可查。

陳到其人的存在感可謂極低。

我們不妨通過這幾處片言隻語的記載來簡單了解一下陳到。

先解釋一下陳到的資料為什麼會出現在《三國志•楊戲傳》中。

楊戲是蜀中有名的才子,自小就與巴西人程祁、巴郡人楊汰、蜀郡人張表知名于世,極得諸葛亮賞識,被征召為丞相府主簿。

延熙四年(公元241年),楊戲著《季漢輔臣贊》,對該年前已逝的蜀漢君臣進行評價和贊美。

後來陳壽在撰寫《三國志•蜀書》時,曾大量參考了《季漢輔臣贊》的描述和評價,并把它附在《蜀書》的最後。

不用說,《季漢輔臣贊》開篇先贊贊昭烈皇帝劉備“蹑基履迹,播德芳聲”;其次贊諸葛丞相“獻策江濱,攀吳連蜀”;再次許司徒“是咨是臧,識愛人倫”;又次贊關雲長、張益德“雄壯虎烈,藩屏左右”;又又贊馬孟起“骠騎奮起,連橫合從”;又又又贊法孝直、龐士元、黃漢升……一直贊到糜芳、士仁、郝普、潘浚。

其中對陳到的贊語是和趙雲連在一起的,稱:“征南(趙雲)厚重,征西(陳到)忠克,統時選士,猛将之烈。”

贊語之後,補了幾句陳到的簡介:“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亞趙雲,俱以忠勇稱。建興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軍,封亭侯。”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陳到,字叔至,是汝南(今河南駐馬店平輿縣)人,在劉備為豫州刺史時就開始追随,名位經常次于趙雲,他和趙雲一樣,以忠勇著稱。建興初年,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軍,封亭侯。

此外,《三國志•李嚴傳》中有記:“以諸葛亮欲出軍漢中,嚴當知後事,移屯江州,留護軍陳到駐永安,皆統屬嚴。”

《華陽國志•卷一》記:“以尚書令李嚴為都督,造設圍戍。嚴還江州,征西将軍汝南陳到為都督。到卒官,以征北大将軍南陽宗預為都督。預還内,領軍襄陽羅獻為代。”

《華陽國志• 卷七》記:“四年,永安都護李嚴還督江州,城巴,以征西将軍汝南陳到督永安,封亭侯。”

該三處記載共同傳遞出一條這樣的訊息:李嚴移屯江州,留陳到駐守永安;後陳到死于任上。

可見,陳到生平殊無過人事迹可以稱道。

當然,這樣會出現一個疑問:既然陳到生平乏善可陳,為何能與趙雲相提并論?楊戲又為何稱其和趙雲一樣,都是“統時選士,猛将之烈”?

《太平禦覽•卷三百四十一》有諸葛亮寫給兄長諸葛瑾的信,裡面稱:“到所督,則先主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

此語,可揭開上面問題的疑團。

即諸葛亮說,陳到所帶領的,是先主劉備帳下的“白毦兵”!這“白毦兵”是劉備的親兵近衛軍,也是上等精銳部隊。

不難看出,陳到是劉備親信特種部隊隊長。

那麼,陳到位至高官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陳到既然是劉備身邊親從,那麼出外建功揚威的機會就小,也就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事迹和戰功了。

從這裡也不難看出,楊戲把陳到與趙雲同贊,是因為趙雲早期從事的工作和陳到是一樣的,止不過,趙雲後來從親将轉為邊将,其人其事就更富于傳奇色彩了。

陳到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在史冊上不會有太多露臉機會,但有野史零星記載劉備猇亭戰敗後,陳到曾親率數百白毦死士擊退數萬東吳追兵的壯舉,但這僅屬于合理的想象,并不是史實。

最後強調一句:陳到是陳到,趙雲是趙雲,兩人的生活軌道曾有過交叉,但并不重合,他們誰也沒影響到誰,誰也不能代替誰。陳到也許很骁勇,但沒有表現機會;趙雲極其悍猛,乃是不争的事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