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小河,名叫洋泾浜
位于現今上海延安東路處
十九世紀後期二十世紀初期
這裡成為上海的通商要地
由于貿易的需求
這裡出現了一些上海語化的英語
稱為“洋泾浜語”
英語
em
(使…進入狀态)
power
(權力)
empower
授權
com(共同)
bine(捆)
combine
聯合
洋泾浜
紮
(事情做到…地步)
dashing
(時髦的)
紮台型
混(one)
chance
(機會)
混腔勢
“洋泾浜語”與英語息息相關
不妨我們用英語的理解方式
試着來解析
上海閑話中的“洋泾浜語”
混腔勢
【when qian sy】
混過去算數,蒙混過關
圖例:
聯想記憶:
混(one) chance→一個機會→找機會混→混過去算數,蒙混過關
小貼士:
某人對某項學問一竅不通,他想長期混在大家的隊伍裡,不懂裝懂捱過去,以求過關,這就是“混腔勢”。其意思就像上海話另一個俗語“淘漿糊”,然而“混腔勢”要比“淘漿糊”程度更厲害。
例句:
做生活要認認真真,勿要日日辣辣混腔勢。
普通話:要認認真真做工作,不要天天在那裡混日子。
紮台型
【zak dhe yin】
1.出風頭、有光彩、有神氣;
2.要面子、争面子;
3.有面子
圖例:
聯想記憶:
紮(事情做到……地步) dashing(時髦的、穿着很漂亮)→衣服穿得很漂亮→出風頭。
小貼士:
上海人也講究體面風光,“門面功夫”向來注重,做事追求體面,在人前要“紮面子(争面子,有面子)”。有底氣的商店會“紮台型(出風頭,争面子)”以顯示自己的優越地位。但是支撐不住了,千萬别硬“紮台型”。
例句:
今朝辣球場浪,是撥伊紮足台型了。
普通話:今天在球場上,他出足了風頭。
搿件衣裳上檔次個,着出去蠻紮台型個。
普通話:這件衣服挺高檔的,穿出去很有面子。
伊老歡喜紮台型個。
普通話:他很喜歡出風頭。
發嗲
【fak dia】
撒嬌,嬌滴滴的聲音或姿勢打動人。
聯想記憶:
發(發聲) dear(親愛的)→發出嬌柔的,媚态萬千的聲音→嬌滴滴的聲音或姿勢打動人。
小貼士:
上海姑娘的“嗲”從說話的聲音、站立的姿态、交際的靈動都會散發出來可愛、俏麗、伶俐、台型、時髦、摩登、浪漫、迷人、小資,種種元素。
例句:
隻要伊拉老婆一發嗲,伊是一點辦法也沒了。
普通話:他老婆隻要一撒嬌,他就沒辦法招架了。
囡囡隻要發發嗲,啥物事就侪有了。
普通話:女兒隻要撒撒嬌,什麼東西都有了。
接翎子
【jik lin zy】
領會對方的暗示。
圖例:
聯想記憶:
接(接收) leads(引領)→接收到對方開頭的話,就知道意思了→領會對方的暗示。
小貼士:
“接翎子”一般和“豁翎子”一起用。某人發出了暗示,對方從眼神或話語中獲得暗示,并采取行動。有些話在雙方不便當場明說的情況下,就需要“豁翎子”,接下來就是考驗雙方默契的時候了。如果對方沒接住翎子,“豁翎子”也沒用。
例句:
講了半半六十日,侬哪能勿接翎子個啦!
普通話:和你講了半天,你怎麼沒法領會我的意思呢?
搭侬講閑話,侬要接翎子個呀!
普通話:和你講話,對你暗示,你要接住暗示呀!
有立升
【yhou lik sen】
實力雄厚,有本事。
圖例:
聯想記憶:
有 liter(公升「容量單位」)→他家冰箱容量大→實力雄厚。
小貼士:
在80、90年代,電冰箱價格昂貴,算是那個年代的奢侈品。那時候市面上翻來覆去就這兩三個品牌,上海人也不懂質量好壞,大多以冰箱容量(立升)為标準,立升越大,檔次越高,也代表着這家人的經濟水平越好。
開老虎窗
【'ke lao hu cang】
打開屋頂之上加開的窗。
圖例:
聯想記憶:
開 roof(屋頂) 窗→“roof”受上海話影響把輔音“r“讀成“l”→打開“老虎”窗。
小貼士:
20世紀20年代,在石庫門住宅的二層與屋頂之間加建閣樓,這種閣樓被稱為三層閣;再往上就是屋頂。三層閣中間部分約有一人高,兩邊高度逐漸變低,人隻能躺卧着。為增加三層閣的采光和通風,在屋頂上開窗,也就是在斜屋面上開辟凸出的窗。屋頂英文“roof”,其音近滬語“老虎”,于是,這種開在屋頂的窗就被上海人用洋泾浜英語讀作“老虎窗”。
例句:
閣樓上頭侪是個灰,拿老虎窗開開來,吹一吹。
普通話:閣樓上都是灰,打開天窗吹吹。
掼派司
【ghue pasy】
出示證件,亮明身份。
圖例:
聯想記憶:
掼(扔) pass (通過)→扔出能通過的文件→出示證件,亮明身份。
小貼士:
“派司”還可以指護照、出入證。證件上的照片叫“派司照”,證件套叫“派司套”。還有一種證件叫“紅派司”,特指結婚證,有時也會指工會會員證。那個時候到工人文化宮來參加活動都是免費的,進文化宮的時候,隻要“紅派司”亮一亮就可以了。
例句:
侬拿派司掼撥伊,就可以過去唻。
普通話:你出示下證件就可以通過了。
鋪水門汀
【'pu symen tin】
鋪經加水和黃沙拌和幹燥後堅硬的水泥闆。
圖例:
聯想記憶:
鋪 cement(水泥)→鋪水泥地。
小貼士:
在物資匮乏的年代,上海人的家裡大多沒有安裝空調。住在石庫門裡的上海人為了避暑降溫,他們會在水門汀上澆水,沒多久屋子裡就涼快了。
例句:
搿條馬路辣海鋪水門汀,勿要去踏伊。
普通話:這條路在鋪水泥,不要過去。
編輯:劉旻月
音頻:丁迪蒙
資料:上海話大詞典、上海話的海派風情、上海話的五花八門(錢乃榮編著)
顧問:丁迪蒙
制圖:劉旻月、周靜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