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裁縫的廚子不是好司機,不熟悉數理化的文案不是好公關。
最近,網紅品牌“元氣森林”遇到了一次棘手的輿情危機。“元氣森林因宣傳0蔗糖緻歉”的話題一度站上微博熱搜第一名。截止4月15日,該話題閱讀量達到2.7億,讨論量達到1.9萬。
所謂“牆倒衆人推,破鼓萬人捶。”很多個人和自媒體也想蹭熱點,博流量,各種質疑文章紛至沓來。其中不乏打着科學旗号,其實在誤導公衆的内容。今天,就重點駁斥一下公衆号“智商稅研究中心”的推薦文章《一個化學研究生對元氣森林的質問》
從标題來說,“一個化學研究生”,打造了一個工科學霸男的形象,讓人放下懷疑,滿懷肅敬。“對元氣森林的質問”,體現了科學者和網紅品牌的對立。
但是,我們看看,這位研究生的專業能力究竟如何?
開門見山說危害,把幹貨放到最前。這篇文章開篇要點是:每瓶元氣森林氣泡水赤藓糖醇用量為30.19克,這對體重不足75斤的人來說,造成輕微腹瀉。
如何計算出來呢?
由于對于這名化學研究生的質疑,元氣森林方面一直沒有回應,該公号将這名化學研究生的計算過程列了出來。
那我們一起來看看過程。
已知:赤藓糖醇的分子式為C4H10O4,元氣森林的碳水為3.8g且主要來源為赤藓糖醇,容積為480ml,則赤藓糖醇的用量為?解:根據化學式可以算出其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根據碳水的質量濃度公式可以求出元氣森林中的赤藓糖醇的用量為30.19g。
漏洞1:作者忘記了3.8克是100ml的碳水化物含量。後面造成10倍負誤差。
漏洞2:作者陷到了“相對分子質量”的誤區,将“物質的量”(單位:摩爾)錯誤引進來,後來兩次計算錯誤,造成17倍正誤差。
細看一下,第一行算分子量,M(C4H10O4)=122,沒問題。
第二行有問題了,納尼?!
他竟然将碳水化物等同于 CH2O?
劃重點,碳水化物的分子式不等于CH2O,而是為Cm(H2O )n。
科普一下。CH2O的分子對應的是甲醛,其水溶液是俗稱的福爾馬林(就是泡标本屍體的那種),一個飲料再無良,也不至于讓用戶喝強腐蝕性的福爾馬林。
其實,多少克碳水化物,和m和n沒有關系。蔗糖的分子式是C12H22O11,葡萄糖分子式是C6H12O6。都是碳水化物,但隻能說明,蔗糖分子量是葡萄糖的近2倍,但和飲料中含的碳水化合物重量無關。
一瓶水裡放5克蔗糖還是葡萄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一緻的,和物質的量(單位:摩爾)沒有任何關系。舉個栗子,一斤大米和一斤小米,重量是一樣的; 一斤成串的葡萄,和一斤分散的葡萄,也是一樣的。
所以,第一步的邏輯就嚴重錯了,後面的就謬之千裡了。
一步錯,步步錯,再看看這個公式裡的錯誤,
4.17乘以n(CH2O) 約等于n(C4H10O4),這是什麼邏輯?如果總量相同,分子量越小,物質的量應該越多呀。
這個等式是完全錯誤的。乘和除法其實弄反了,把該除4.17的變成乘以4.17,結果一下子就是17倍的正誤差。
另外,3.8克是100ml飲料中的碳水化物含量,那62.90g是什麼呢?難道作者以為3.8克是1升飲料中的含量。或者徹底忘記了?這裡是10倍的負誤差。
最後一行,單位和邏輯完全亂了。左邊單位是g(克),右邊單位是L(升),乘起來之後,單位竟然變成了 g/L。
好幾個錯誤下來,完全是讓人看不懂,甚至騙過了“智商稅研究中心”這樣的資深科普老司機。
我們整體糾錯一下,這位化學研究生忘了100ml和1L的10倍關系,少乘了10,但兩次乘除錯誤,出現了4.17*4.17=17倍的正誤差,應該再除以17。
采用逆運算糾錯,正确答案應該是 30.19 ×10/17= 17.6克/瓶,約等于18克。
(這個僅是估數,藓糖醇究竟如何和等量的碳水化物進行折算,沒有具體數字,但赤藓糖醇分子比C4H8O4多了2個H,兩者當量應該是非常接近的。)
驗算一下,每瓶元氣森林所含的碳水化物應該是3.8×480/100=18.2克。基本符合。
點評:
這張配圖很“用心”,泛黃的圖片,某某大學化環學院,在上面錯誤的公式面前,顯得很諷刺。在整篇文章中,作為某某大學化環學院的研究生,出現基本錯誤,學藝不精。
公号還是比較嚴謹的,本着非常專業的原則,對30.19克咨詢了元氣森林,但官方對此沒有相關回應,沒有确認,也沒有否認。
咨詢客服後,元氣森林給出了這樣的答複“您詢問的知識太過于專業,超過了小客服的能力範圍,建議您具體詢問專業醫生。”
而元氣森林的公關更是霸氣,直接拒絕回答此問題。這個回應很生硬,不光無知,脾氣還大。
吐槽一句:難道元氣森林的公關完全都是文科生,看不出這位化學研究生公式中那麼多低級錯誤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