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已經退休的張大爺突然給我打來電話。一看号碼,我就估計是要找我開藥。
患有高血壓的張大爺,最近幾年一直找我開藥。對于這個特殊的病人,我真心表示無奈。雖然他知道高血壓應該規律吃藥,但他吃藥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有時候吃、有時候不吃。最為關鍵的是,他從不忌口。碰到口味重的菜,必須吃到高興為止。盡管我數次提醒他,合并高血糖的高血壓更為危險,但他就是不聽。接通電話前,我就已經想好怎麼勸他好好吃藥了。趁着這個機會,我一定要好好勸勸他。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并不是要開藥,而是要退藥。要退的藥,正是我上次給他開的幾盒降壓藥。聽到他這麼說,我心裡不由自主嘟囔了幾句:好家夥,原來這老同志一直都沒吃藥啊。轉念一想,這不對啊,藥品怎麼可能退呢?于是,我直接告訴他:藥品是不可以退的。聽到我這麼說,他不甘心地追問為什麼。于是,我向他解釋道:藥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即使是常溫保存的藥品,也可能在用戶手裡存放在了不合适的環境而導緻藥效下降或者消失。不讓退換,這也是保護所有人的利益。假如說,你買到了别人退的藥,對你是不是也不公平?我這麼一說,他也不再堅持,轉身就要挂斷電話。然而,他這樣的血壓是不可能正常的呀。于是,我就趕緊追問血壓的事。經過反複确認,他很清醒,說的事情也似乎是真的。納悶之中,我決定下班去看個究竟。插播一句:有的人會問,你一個麻醉醫生能開降壓藥嗎?
當然可以,麻醉醫師所學的基礎課程是臨床課程。上升到更高階段,才專門攻讀了麻醉專科課程。因此,對于像高血壓這種常見病,同樣具有很多認識。另外,近些年逐步開設的麻醉門診,更是讓麻醉醫師直接參與到更多的患者管理當中。下班之後,我第一件事就是去他家給他測量血壓。并且,為了保證測量準确,我專門帶了血壓計過去。然而,測量的結果确實低。
看到不足110的血壓,張大爺甚至“嘿嘿”笑了兩聲。看那意思,他似乎在說:年輕人,沒見識過吧?但是,我這個麻醉老手怎麼可能被這表面現象迷惑呢?血壓突然“正常”,必有原因。并且,可能是大原因!于是,我迅速在大腦中思考着各種可能:引起慢性低血壓的常見原因,常見的有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炎、重症糖尿病、高度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狹窄、肺源性梗阻型心髒病、縮窄性心包炎,嚴重心力衰竭、脊髓病、慢性營養不良等。但是,看張大爺的氣色,并不像那種“病入膏肓”的狀态。另外一個最重要的不同是,張大爺的血壓是突然正常的。這說明一個問題,一定是某種并未導緻全身病變的因素導緻血壓出現變化的。這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心髒問題。作為血壓的始動力,心髒一出問題,血壓必然明顯變化。
帶着這樣的破案思路,我把手按在了他手臂的脈搏處。然而,這一摸,讓我覺得情況很嚴重:張大爺的脈搏很弱。如果我不是老手,可能都無法感知到他的脈搏。手術麻醉過程中,麻醉醫生的重要職責就是,要保障手術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在發生異常後,要第一時間準确判斷原因。因此,我們已經練就了一身的破案思路和技能。于是,我迅速抓起他的另一隻手。如果他的血壓确實是那樣,那麼,他另一隻手臂的脈搏應該同樣無力才是。十幾秒後,我内心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我猜對了,他的病因在手臂,并不是真正的低血壓!現場的種種迹象,我基本已經确定問題出在他的這隻經常測血壓的手臂上。并且,目标直至動脈——他的動脈發生了病變。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導緻兩側肢體血壓不一樣。考慮到這個病不能拖,當天我就拉着他返回了醫院。經過初步檢查,他的一側鎖骨下動脈出現了狹窄。這種狹窄,可以直接導緻同側手臂的血流減少、甚至中斷。
經過幾天的緊急準備,我們為張大爺做了狹窄段動脈的置換。術後,張大爺的血壓再次恢複到“正常”。出院前,張大爺非常好奇地問我:你當時怎麼猜到的?我心裡想:猜?這是水平好不好!當然,這些話不能自己說出來。于是我給他耐心介紹了一下,我是怎麼分析出來的:我告訴他,他本身就有高血壓、糖尿病,這兩種病都是傷血管的。長期控制不佳的血壓,更是雪上加霜。這次動脈狹窄,主要就是因為動脈内膜發生了病變。激化的血栓,差點把血管完全堵死。帶着“啧啧”的詫異,張大爺出院了。在此,我們再次呼籲大家:高血壓是隐形慢性“殺手”,一定要重視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