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勸學和師說文本解讀

勸學和師說文本解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22:05:42

勸學和師說文本解讀(解讀9 勸學)1

9 勸學

課文研讨

一、整體把握

這篇課文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态度,勉勵人們努力學習。

全文有4段。

第1段,提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這句話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說學習的意義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說對待學習應該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第2段,論述學習的意義。作者用了五個比喻,論證了學習的意義在于能夠提高自己,改變自己。“青出于藍”“冰寒于水”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過程,可以有所發展、有所提高。直木“以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根據同樣的道理推論,人隻有經過“博學”(廣泛地學習)才能增長知識,培養品德,鍛煉才幹,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學習對改造人的品性也起着決定作用。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後天不斷學習改造獲得的。木要改造成為“中規”的輪,要用“”;金要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為“知明而行無過”的君子,就要“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第3段,論述學習的作用。作者用了五個比喻,論證了學習能夠彌補不足。先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來說明學習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情況組成四組比喻: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這些都能獲得良好的效果:見者遠,聞者彰,緻千裡,絕江河。這種效果的獲得,并非人的本身固有條件有什麼不同: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而是因為登高、順風、假輿馬、假舟楫的緣故,也就是“善假于物”,憑借外界條件的幫助才取得的。根據這個道理可以推論,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并沒有什麼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為君子,是因為君子善于利用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種“學而後知”的觀點,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

第4段,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态度。作者用了十個比喻論證學習要逐步積累,要堅持不懈,要專心緻志。先從正面設喻:積土成山,可以興風雨;積水成淵,可以生蛟龍。所以有這樣的功效,全賴于“積”。同樣,人如果能積善成德,就能達到“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的境界。接着從反面設喻,說明不積就不能至千裡,成江河。正反對照,說明“積”與“不積”,效果完全不同。人們掌握知識、培養品德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步積累、逐步發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其次,從“舍”與“不舍”來論述學習貴在堅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骐骥與驽馬對比,骐骥本身條件雖好,如果止于一躍,還達不到十步。驽馬本身條件雖差,如果能前進“不舍”,也可以跑得很遠。接着用朽木與金石對比,說明“不折”與“可镂”的關鍵在于“舍”與“不舍”。人們學習,如果一曝十寒,時學時辍,再簡單的知識也學不會;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艱深的知識也可學會。荀子認為“積”必須是日積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堅持不懈。最後,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進行對比,說明學習必須專心緻志,用心專一,才能獲得成功。

二、問題探究

1.本文的中心論題是什麼?各部分之間有什麼關系?

本文的中心論題是“學不可以已”。下面的部分從幾個方面展開論述:學習的意義(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學習的方法和态度(積累、堅持、專心)。中心論題與各部分之間有總領和分述的關系。

2.本文的寫作特點是什麼?

本文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用同類事物設喻,從相同的角度反複說明問題,強調作者的觀點。例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有時将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照,讓讀者從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與驽馬對照,朽木與金石對照。設喻方式有時先反後正,有時先正後反,内容各有側重,句式也多變化,讀者毫無闆滞之感。有的比喻,單說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讓讀者思考。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有的先設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有的先設比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作進一步論證。

關于練習

一 背誦全文,說說本文的論點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的。

設題意圖:此題意在整體把握課文内容,以便更快地背誦全文。

參考答案:

本文的論點是“學不可以已”,作者是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方法和态度等三個方面來論述的。

二 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分析這些比喻之間有怎樣的關系,說明了幾層意思。

設題意圖: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本文的比喻句,本文運用比喻說明道理,以喻代議,寓議于喻,隻要把這些比喻之間的關系理清了,課文的内容也就能理解得比較透徹。

參考答案:

本文共有20個比喻句。

①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②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③ 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複挺者,使之然也。

④ 木受繩則直。

⑤ 金就砺則利。

⑥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⑧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⑨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緻千裡。

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11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12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1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14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5骐骥一躍,不能十步。

16驽馬十駕,功在不舍。

1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9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2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這20個比喻句中的①至⑤是用來闡明學習的意義的,學習能夠改變人的禀性,能夠使人獲取知識、增長才幹;⑥至⑩是用來闡明學習的作用的,利用外物,效果明顯,學習能夠彌補不足;至是用來闡明學習的方法和态度的;至從正反兩方面闡明學的方法,強調逐步積累;至從正反兩面闡明學習的态度,強調持之以恒,強調堅持;至也闡明學習的态度,強調專心緻志。

三 結合上下文,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釋義。

1.雖有槁暴

2.以為輪

3.其曲中規

4.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5.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6.吾嘗跂而望矣

7.君子生非異也

設題意圖:此題意在讓學生掌握一些容易讀錯音的字,其中包括通假字。

參考答案:

1.有,讀音yòu,通“又”。

2.,讀音róu,通“煣”,使彎曲。

3.中,讀音zhòng,合乎。

4.參,讀音cān,驗、檢查。

5.知,讀音zhì,通“智”,智慧。

6.跂,讀音qì,提起腳後跟。

7.生,讀音xìng,通“性”,資質、禀賦。

四 在知識激增的現代社會,我們對于學習的看法有了很大變化。你認為荀子的觀點是否過時?有哪些觀點需要補充發展?

設題意圖:此題意在讓學生運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從中汲取民族智慧,評價作品的積極意義與曆史局限,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

參考答案:

從一般意義來說,荀子關于學習的觀點沒有過時,無論是學習的意義和作用,還是學習的方法和态度,荀子的思想都值得繼承和借鑒。當然,時代發展了,他的觀點需要補充和發展,如“終身學習”“創造性學習”“合作學習”,等等,可讓學生暢所欲言。

教學建議

一、這篇課文用了20個比喻論證中心論點和分論點。這些比喻的含義和内在聯系是本文的重點和難點。教學時抓住提示論點的關鍵語句和用以論證的比喻,不僅可以明确本文的論點和論證方法,一些難懂的字詞句也可以迎刃而解。

二、要注意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注意文言詞的古今異義、通假字、單音詞和雙音詞等現象。

有關資料

一、作者作品介紹

荀子(約前298—前238),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當時人們尊重他,稱他荀卿。漢代因避漢宣帝劉洵的諱,寫做孫卿。曾兩度到當時齊國的文化中心稷下(在今山東臨淄)遊學,任過列大夫的祭酒(學宮領袖),還到過秦國,拜見秦昭王,後來到楚國,任蘭陵(在今山東棗莊東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蘭陵。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荀子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但人類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以趨吉避兇。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認識論方面,他認為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首先要通過感覺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觸,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有樸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針對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後王”,主張應該适應當時的社會情況去施政,要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實行統治。他的許多思想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問題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認為後天環境可以改善人的惡的本性,所以他主張“明禮義而化之”。他很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教育功能的重要。

荀子的散文說理透徹,氣勢渾厚,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綿密,多作排比,又善于用喻。他一生“序列著數萬言”,後人編為《荀子》,其中除絕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他門人的著作,共20卷,收文章32篇,内容涉及哲學思想、政治問題、治學方法、立身處世之道、學術論辯等方面,《勸學》是其中的第一篇。

二、參考譯文

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靛青是從蓼藍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藍的顔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凍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繩,如果給它加熱使它彎曲做成車輪,它的彎度就可以合乎圓規,即使又曬幹了,也不會再挺直,這是因為人工使它彎曲成這樣。所以木材經墨線量過就筆直了,金屬刀具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智慧明達,行動不犯錯誤了。

我曾經整日思索,卻不如學習片刻收獲大;我曾經踮起腳跟眺望,卻不如登上高處看得廣闊。登高招手,手臂并沒有加長,但人們在遠處也能看見;順着風呼喊,聲音并沒有加大,但聽的人會聽得清楚;借助車馬的人,不是腳走得快,卻能到達千裡之外;借助船隻的人,不是自己能遊泳,卻能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别,隻是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堆土成山,風雨就從那裡興起;水流彙成深淵,蛟龍就在那裡生長;積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會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備聖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積累每一小步,就不能遠達千裡;不彙集細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駿馬跳躍一次,不能有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東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不停的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是因為它用心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隻大夾,然而沒有蛇鳝的洞穴就無處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緣故。

三、課文删節部分(省略處是課文選用部分)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這裡指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泛指南方和東北方邊地部落的人),生(剛誕生)而同聲(哭聲),長而異俗(風俗習慣),教(後天教化)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常)安息(安樂歇息)。靖(恭謹)共(同“供”,供職)爾位(職位),好(hào,向慕、追求)是(此)正直。神之聽(察知)之(這,指代上述的美德),介(佑助,賜予)爾景(大、高)福。”

神(最高智慧)莫大于化道(與自然規律化為一體,而能理解和運用它。“道”,自然規律),福莫長(超越)于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鸠(一名鹪jiāo鹩liáo,是一種善築巢的小鳥)。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泛指鳥獸毛羽及草木細纖維),系之葦苕(tiáo,蘆葦的穗),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堅固)也,所系者然(使它這樣)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yè)幹(一名烏扇,一種生于高地的白花長莖的草),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rèn,古代以八尺,一說七尺為一仞)之淵。木(指射幹)莖非能長也(不是能長得很高),所立者然也(是所生長的地方使它這樣高)。蓬(莖長一尺左右的草,一般枝杈橫生,并不挺直)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niè,古代用做黑色染料的礦粉),與之俱黑。蘭槐(香草名,莖葉叫蘭槐,它的塊根叫芷。芷是一種可作香料的植物)之根是為芷,其漸(浸泡)之滫(xiǔ,臭水、尿),君子不近,庶人(平民)不服(佩帶。古人常佩帶香草)。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居處,家居)必擇鄉,遊必就(接近)士(指品德兼優的人),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正直的人)也。

物類之起(事物聚集成類),必有所始(開始的原因)。榮辱之來,必象(符合,依據)其德(品德行為)。肉腐出蟲,魚枯生蠹(dù,蛀蟲)。怠慢(松懈,不謹慎)忘身(自己應守的規範),禍災乃作(起,發生)。強(太剛強)自取(自己招來)柱(通“祝”,折斷的意思),柔自取束(約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集結,聚集)。施(放置)薪(木柴)若一(如一,同樣的),火就(接近,向)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同類)生,禽獸群(同類為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箭靶)的(靶心)張(張設)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衆鳥息焉,醯(xī,醋)酸而蚋(ruì,蚊類小蟲)聚焉。故言有召(招緻)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指立身行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這裡有精誠專一,埋頭苦幹的意思)之志者,無昭昭(明顯的樣子)之明;無昏昏(略同于“冥冥”)之事者,無赫赫(顯著盛大的樣子)之功(功績)。行衢(qú)道(交叉錯雜的路,歧路)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不被雙方所寬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聽得清楚)。螣(téng)蛇(傳說中一種能飛的蛇)無足而飛,梧鼠(即鼫shí鼠)五技(《說文》說鼫“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能遊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此之謂五技”)而窮(沒有辦法)。詩曰:“屍鸠(布谷鳥)在桑,其子七兮(《毛傳》說,布谷鳥養育七隻小鳥,喂小鳥時,早晨從上開始,依次往下喂,晚上從下開始,依次往上喂,平均如一,天天如此。這裡取其用心專一的意思),淑(善)人君子,其儀一(行為、舉止、儀态始終如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像打結一樣,不會散開,比喻專心緻志)兮。”故君子結于一也。

四、《勸學》賞析(李建強)

《勸學》作為《荀子》的開篇之作,是一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學習的散文。文章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旁征博引,娓娓說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觀點,也體現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原文比較長,此處隻節選了文章的前兩大段。

《勸學》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字,駕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單調的。但這篇文章卻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奧的道理寓于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之中,運用比喻時手法又極其靈活自然,生動鮮明而絕無枯燥的學究氣。如文章開首,連用“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等五個比喻,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闡述“學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稱雄辯奇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收到了先聲奪人的強烈效果。第四段則先以蒙鸠、射幹為例,再以蓬、白沙、蘭槐作比,來說明環境可能給人造成的巨大影響,進而得出“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的結論,有如江河歸海,水到渠成。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體幾乎都是常見的、易懂的,這些仿佛信手拈來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會使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某些直觀、淺近的形象事物,進而連類比物,啟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說的深刻道理。

從形式上看,《勸學》中的比喻多樣靈巧、運用自如。闡述觀點,論證道理,有的用明喻(“若挈裘領,诎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有的用借喻(“驽馬十駕,功在不舍”,“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有的從正面設喻(“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有的從反面設喻(“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的單獨設喻,有的連續設喻;有的同類并列,有的正反對照;有的隻設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設喻再引出要說的道理。總之,鋪錦列繡,無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雖多,卻無闆滞生硬的感覺,相反,随着用比的連續轉換和充分展開,形成整齊而又富于變化的句式,使文章顯得錯落有緻,生氣勃勃。

《勸學》在寫作上的再一個特點是大量運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對比。文章一開始就是一組排比:“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這樣的排比句式在文中舉不勝舉,既富于論辯色彩,又富有文學韻味,甚至有一種音樂的節奏感流動在其中。同樣,在對比手法的運用上,《勸學》也很有特色。如在說明學習要善于積累的道理時,作者先後以“骐骥”與“驽馬”、“朽木”與“金石”作對比,說明“驽馬十駕,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顯示出“不舍”對于學習的重大意義。在闡述學習要專心緻志的道理時,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對比,前者“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卻能“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後者雖有“六跪而二螯”,卻“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後者“用心躁也”。鮮明的對比,強烈的反襯,增強了說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鋪陳揚厲,說理透辟;行文簡潔,精練有味;警句叠出,耐人咀嚼。

五、從《勸學》看《荀子》的寫作特色(胡格非)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一樣,也是獨具風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樣,用正反相成、矛盾統一的辯證法思想貫穿終始;也不像《墨子》那樣,用嚴密、周詳的形式邏輯進行推理;既不像《莊子》那樣,海闊天空、神思飛越,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樣,語言犀利、氣勢磅礴,具有雄辯家的特點。他是在老老實實地講述道理。他的文章樸實渾厚、詳盡嚴謹,句式比較整齊,而且擅長用多樣化的比喻闡明深刻道理。這一切構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書概括為“學者之文”,這是十分恰當的評論。

《勸學》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書開宗明義的第一篇。全文共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論述學習的重要性;後一部分,論述學習的步驟、内容、途徑等有關問題;而以“學不可以已”作為貫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從《勸學》前面部分節選的幾個片段,解放後一直被選為中學語文教材,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傳統名篇之一。

《勸學》各段的條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闡述一個具體問題。而且總在文章的開頭、結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既是全文的一個中心論題,也是第一段所要開始闡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結尾部分則歸結道:“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應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點明了該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來說明個人獨自冥思苦想遠不如學習有益。而又列舉了“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等幾個生活中十分常見而又極有說服力的比喻後,有力地小結道:“君子生(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在這裡,荀子從他的“性惡論”觀點出發,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惡的,其所以不同于衆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師益友學習嘉言懿行,以改變自己的不良天性。這個“物”字就從“舟楫”“輿馬”之類,變成了學習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漸深化了。這裡舉的兩個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應的,也有一些段落,隻在段首揭示該段中心,或者隻在段末予以适當概括。總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卻并不死闆。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較難讀,荀子這種謹嚴、樸實的寫作方法,對幫助讀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說理文中,巧妙地運用大量比喻進行論述,這是《勸學》另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有時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從同一角度反複地說明問題。這種手法,在修辭上叫做“博喻”,不過一般大都是用來輔助景物描寫。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來說明事理。

有時作者又采用對比的方法,将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對照,以增強文字的說服力。例如,在強調學習必須持之以恒、用心專一時,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舉了“骐骥一躍,不能十步”和“驽馬十駕,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蚯蚓,竟能在地下來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卻連一個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這就表明,“積”與“不積”所産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學思想中,“積”字是一個重要觀點。荀子認為,要學有所成,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積累。一個人長期耕田(“積耨耕”),就會成為農夫,長期砍砍削削(“積削”),就會成為工匠;長期販賣貨物(“積反貨”),就會成為商賈;長期學習禮義(“積禮義”),就會成為君子;聖人也隻不過是“人之所積”。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樣,習慣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這一思想觀點的重要意義,我們就不難懂得,他為什麼要費那麼大的力氣,選擇那麼多比喻,不憚煩地對讀者進行諄諄教導。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還善于通過比喻,将議論逐步引向深入。忽視了這一特點,我們就會被衆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缭亂,而理不清文字的脈絡。

試以第一段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論斷性的話外,其餘全部由比喻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藍”和“冰寒于水”這兩個比喻,說明後天的影響可改變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發展。接下來又提出另一個比喻:中繩的直木,經改造後,變成了“其曲中規”的車輪;以後即使曬幹枯槁,也不可能再回複到“直”的狀态。這就說明,後天的影響,對改變事物本性來說,是起着決定性作用的。這樣就把道理的闡述向前推進了一步。然後再用“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兩個比喻,引出結論“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的重要性。這一段以比喻為主的文字,從提出問題到進行小結,邏輯性是很強的。

再以前面提到過的“積”字一段為例。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和“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是比喻,“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才是正意。對一個人來說,“積善”要達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變氣質,具備聖人的思想感情。緊承這一論斷,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四組比喻,它們闡述了前後相承的兩層意思。前面三組論述了“積”字的重要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正面說明,不“積”就将一事無成;“骐骥”與“驽馬”“朽木”與“金石”這兩組對比的比喻,則着重表明,“積”與“不積”必将産生兩種不同的結果。前一組對比,偏重主觀條件的分析,後一組對比,偏重客觀情況的分析。三組比喻的結合使用,把道理講得十分清楚。後面部分的另一組,以“蚯蚓”和“螃蟹”的對比為喻,指出“用心專一”是“積”的關鍵,将論述進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關“積”字的基本内容已經談清,于是作者緊扣“用心專一”進行小結。

荀子這種用比喻說理的寫法,在其他先秦諸子散文中也是罕見的,應當說這是他的一種獨創。

《勸學》的第三個重要特點,是句式整齊,讀時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當夾進散句,使文氣流暢而不呆滞。

由于具備以上一些風格特點,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讀的一面;但是,這并不是問題的全部情況。就以這篇《勸學》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幾個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見的。有了這麼一大批攔路虎,《荀子》當然又有它并不易讀的另一面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