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趣的問題,在《三國演義》中被黑最慘的是誰?周瑜、孫權、華歆都可以競争一下,還有被“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顔無恥之人”定型的王朗,字景興。
撫掌擊節作為人生赢家,王朗在魏國的仕途是順風順水,孫權稱臣納貢時,曹操還咨詢過王朗的意見。王朗表示“孫權接旨的時候,那叫一個高興,手都鼓出節拍來了,顯然不是真心臣服。”話是這麼說,但孫權姿态擺得這麼低,确實迷惑了不少人。“撫掌擊節”用來形容非常贊賞。
雞鳴狗吠曹丕即位後,王朗又開始提建議“自先王起兵已經30年啦,治下百姓也越來越多,咱再減輕點刑罰,幫助百姓休養生息吧”。這話沒毛病,三國時期戰争打得就是人口,占了地盤沒人口才尴尬。“雞鳴狗吠”用來形容某處人口很稠密,雞鳴、狗叫都能互相聽到。
名實不副
曹丕任命賈诩、王朗、華歆為三公,認為他們三人是“一世偉人”,事實證明活得久就是好。王朗擔任司空後,又給曹丕提了個建議,他覺得虎贲、羽林等精銳的名聲與實際不相符,要求整頓軍隊。“名實不副”用來形容空有虛名。
窮兵黩武曹丕要求孫權派兒子孫登來當質子,但孫權一直各種推脫,曹丕就要率軍親征,左等右等也沒等來人,還是默默撤退了。回來曹丕就檢讨自己“我太任性啦,不該随意發動戰争的”,君主都這麼說了,底下人要準備好安慰詞。“窮兵黩武”用來形容極其好戰。
過而能改依然是曹丕的檢讨内容,他表示“我雖然損失了些士兵,但我能迷途知返呀,知道錯我也會改呀,就不要責怪我了哈”,曹丕一個人把戲都演完了,王朗等人負責在一邊說“附議”就行。“過而能改”用來形容犯了錯誤能改正。
簡在帝心
輪到王朗的兒子,王肅。雖然王肅也是海内大儒,但他屬于欺世盜名的那種,他僞造了《尚書傳》、《孝經注》、《孔子家語》等一堆書...王肅還給曹叡提建議,“應該裁撤多餘的官員,減少不必要的支出,這建議好不好,您懂的。”“簡在帝心”用來形容皇帝已經知曉。
順便,王朗還有個孫女,王元姬,晉文帝司馬昭之妻。228年王朗去世,243年王朗配享曹操廟,因為王元姬身為太後,王朗的“王學”在晉朝更是大行其道,一度壓倒了鄭玄的“鄭學”。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沒想到吧,這話居然出自《三國志》。一本書讀上百遍,自然也就明白書中真意。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悟。說實話,多讀書總是有用的,這是最廉價的提升自己的途徑了。
希望能讀到這的你,還保有讀書的習慣。
王朗:他是人生赢家,輔佐過魏國3代君主,孫女婿還推翻一個王朝
王元姬:司馬昭背後的女人,賢妻良母的楷模
曹丕:他三辭三讓後才篡漢稱帝, 卻是個愛憎分明的文學青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