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自古享有“八大地方風味名吃”之,其飲食文化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冀菜重要組成部分,那麼,邯鄲特色菜有哪些呢?
1、聖旨骨酥魚
聖旨骨酥魚,也稱酥魚,是河北省傳統名菜,骨酥刺爛,魚肉香鮮。曆史上以“骨酥刺爛、滋補保健”著稱,現代則以“魚絕、味絕、營養絕”被人傳誦。
2、大名二毛燒雞
大名二毛燒雞原名珍積成燒雞,是河北省邯鄲市的傳統名菜,屬于冀菜系,算得上邯鄲的一道地道菜,重頭菜。
據說當地也流傳着這樣的歌謠“想吃雞得跑快腿,吃了以後得捂住嘴,頂風無腥味,順風鼻子眼裡冒香氣”說的就是這二毛燒雞,透熟離骨、肉嫩且爛、鹹香清純、回味鮮美是它的名片哦。
3、馬頭天福酥魚
馬頭天福酥魚是馳名中原的河北省傳統名菜,早在魏晉時期即被列為貢品。馬頭酥魚源遠流長,以其獨特的風味,名揚晉冀魯豫四省,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睐。選取滏陽河上遊純天然生長的優質鮮活鲫魚為原料,加以糖鹽、白糖、天然香辛料等配制而成,不含任何防腐劑是純天然食品。
4、磁縣胖妮熏雞
磁縣胖妮熏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肴,屬于河北菜。此菜起源于邯鄲市磁縣磁洲滏陽街焦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已是五代傳人。經熏制的胖妮熏雞,水分少、皮縮裂、肉外露、香味濃、肉質嫩,素稱存放一年不變質。
選用一年左右的肥嫩戶養家雞,經過十幾道工序,加十幾種香料上籠熏制,熏制過程中不但要連續翻動,而且還要掌握煙量、火侯與鋸末的多少,雖然工藝繁瑣,但這樣制作出來的熏雞,水分少,保質期長,而且熏香味濃,色澤紫褐油亮,香酥鮮美,是飲食餐桌上的上等佳肴。
5、峰峰三下鍋
峰峰三下鍋又叫彭城三下鍋,是河北邯鄲彭城地區民間具有獨特風味的名菜。主要是以做菜的食物命名的,分為葷、素各三種:
葷三樣——五花肉、肉丸子、酥肉。
素三樣——蒸皮渣、炸豆腐、炸土豆(也有用山藥的)。
彭城“三下鍋”不同于一些地方的大鍋菜,它選料考究,做工精細,需要好幾道加工程序。三下鍋裡有炖肉、酥肉、丸子葷三樣、蒸皮渣、炸豆腐、炸土豆素三樣,用大鍋熬制,再加少許菠菜、蒜薹等綠色蔬菜,色香味俱全,是彭城人結婚、做壽、做滿月招待親朋好友的首選飯菜,體現了彭城鎮的悠久曆史和熱情好客、淳樸憨厚的鄉土風情。
6、臨漳臨英扒兔
臨漳臨英扒兔是邯鄲一道特色風味菜,五香脫骨,味道鮮美,口感純正,具有濃郁的民族風味特色。兔肉制品擁有高蛋白、高賴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等特色。熏兔自清朝距今曆史悠久,臨漳縣為國家著名“獺兔之鄉”,臨漳的扒兔、熏兔是用享有“兔中之王”美稱的優質獺兔做原料,有多種名貴中藥材及香辛料腌制。焖煮等多種工序加工而成。
7、磁縣焖子
磁縣焖子是邯鄲磁縣的一種特色美食,到過磁縣一定會被推薦嘗嘗磁州焖子,磁縣焖子分為肉焖子和菜焖子,不管是肉焖子還是菜焖子,制作的工藝基本是一樣的,隻是制作原材料上有些區别,利用上好的精肉,将其剁制成肉糜,加上配料攤在薄薄的雞蛋餅上,四面将其裹好,上籠蒸其成熟,然後再進行冷卻凝固成長方形的大塊狀,再進行改刀切成條或小方塊裝其進盤修飾點綴,配好蒜汁和芥末汁,既香滑爽口,又刺激味覺,吃起來令人回味,口中環繞,又因為在當地家家戶戶都可以自行制作,絕對是稱得上邯鄲當地地道的一道菜品。
8、成安扣碗
成安扣碗又叫成安八大碗,是邯鄲一道宴席菜,成安八大碗的扣碗用料十分的有講究,酥肉選材是隻要豬的前半身,因為這裡的肉最嫩,并且肥瘦相間,通過一系列小料腌制,澱粉調制,再經過油炸,最後上籠大火蒸,因為最後的一道工序是要将蒸好的食物倒扣在容器中,所以得名扣碗。并且成安扣碗有酥肉扣碗、蝦米白菜扣碗、香酥雞塊扣碗、魚塊扣碗、海帶豆腐扣碗、丸子扣碗、辣椒肉扣碗、排骨扣碗俗稱八大碗,所以在邯鄲也要吃上地道的成安扣碗,絕對算得上地道的邯鄲美食。
9、魏縣大鍋菜
魏縣大鍋菜又叫大鍋菜,也稱燴菜,是包括邯鄲在内的冀南魯西地區的特色菜肴。熬菜是石家莊、邢台、邯鄲地區方言中對大鍋菜的稱呼。邯鄲地區最出名的大鍋菜當屬魏縣大鍋菜,一般是傳統佳肴的統稱,多用于婚娶、迎嫁,或是給新添小孩子過喜三時,招待親朋、故舊、鄰裡、街坊的一種喜菜,因為大鍋熬制,有的地方直接稱作大鍋菜。主要材料一般有豬肉、海帶、粉皮、金針(黃花菜)木耳、炸丸子、芫荽、蔥段、三和油(醬油、香油、米醋)等。
10、涉縣黃焖兔
涉縣黃焖兔是邯鄲一道風味特色菜,造型美觀,口感濃厚,配上關鍵當地的大山中天然食材,最主要關鍵的是焖整兔,整隻野兔肉質鮮美,最後辣椒溝汁進行澆灌,鮮香充滿整個屋子,絕對算得上當地一大特色美食,邯鄲地道的一道上桌菜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