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诘講經文》中有一句話,叫“聞名如露人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現在常用“醍醐灌頂”來形容人被灌輸了智慧,從而境界通明,大徹大悟。
能以“醍醐”象征智慧,說明它是世間輕易不可得的東西。那麼醍醐到底是什麼呢?
《說文新附·酉部》說:“醍,清酒也。”
所謂“醍”,其實是一種速釀的薄酒。這種酒釀成後,本色丹赤又微帶黃,因此在《玉篇·酉部》中又有介紹:“醍,酒紅色。”
“醐”,指的是呈糊狀的粘稠液體。所以“醍醐”二字連起來,原意是指赤黃色的精煉奶油。
奶油自然要從乳制品中提煉。《大般涅槃經·聖行品》中曾記錄過醍醐的來源:
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在技術不發達的古代,制取奶油的過程相當繁瑣:首先加熱牛奶,待放涼後撈出上層已經凝結的奶皮;接下來曝曬剩餘的牛奶,再一邊加水一邊抨舂,一直操作到成功分離乳脂;最後再将成品慢慢熬煮,去除多餘的水分,這一步可以熬制出白軟的“酥”;如果将酥再進一步熬煮提煉,就能夠制作出珍貴而美味的“醍醐”。
來之不易的食物自然要物盡其用。除了直接食用,醍醐還常被用做藥引或直接入藥,可以清涼去燥熱。
詩人顧況曾有“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的詩句,唐朝的裴铏在《傳奇·江叟》中也提過醍醐治病的典故:“龍既出,必銜明月之珠而贈。子得之,當用醍醐煎之三日,凡小龍已腦疼矣。”
醍醐質地細膩,入口即化,“在酥中,盛冬不凝,盛夏不融”。
美味的口感加上繁雜的制作過程,讓人們對“醍醐”無比珍視,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以“醍醐”比喻終極智慧一說。
“釋經,言聞正法,如食醍醐”。後世所謂的醍醐灌頂,并不是将醍醐自頭頂澆下,而是通過描述食用醍醐後的清涼口感,借以隐喻人精神境界上的心神通明。
至于精釀美酒或人品高尚的指代,則又是人們關于醍醐這類珍貴美味的更多引申含義了。
二、屬于中國人的醍醐制造
1.冰淇淋的前身之一——酥山
史料記載,在唐代甚至更早以前,出現了一種叫“酥山”的食品:從乳制品中提煉出的“酥”被加熱至開始融化後,慢慢滴淋在盛有冰沙的盤子上,細心堆塑成小山的形狀後,再放進冰窖中進行冷藏。
經過冷凍的固型操作,托盤上的酥看起來晶瑩剔透,形似雪山,因而被取名“酥山”。
在品嘗酥山時,人們往往還會在它的外表裝飾一些葉片或花瓣,看上去秀色可餐,令人垂涎。
“酥山”這類食物甜而不膩,非常适合消暑,唐代才子王泠然曾在《蘇合山賦》中稱贊:“雖珍膳芳鮮,而蘇(酥)山奇絕”。
到了五代,詞人和凝有一篇《春光好》,用以描述大宅貴婦們點綴酥山的閑情逸緻:“紗窗暖,畫屏閑,亸雲鬟,睡起四肢無力,半春閑。玉指剪裁羅勝,金盤點綴酥山。”
到了宋代,酥山的顔色也開始多樣化,比如曾出現過“貴妃紅”或“眉黛青”的酥山。陸遊《钗頭鳳》中提到的“紅酥手”,意象便是出自酥山。
詩人楊萬裡還專門寫過一首《詠酥》:“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銷。”
詩中關于酥的形态和口感,看起來和現代雪糕非常類似,也因此,有一部分學者認為經過考證,認為冰淇淋的雛形就出自宋朝。
唐代章懷太子李賢墓壁畫,後者手中就是“酥山”
2.冰淇淋的前身之二——冰酪
元代時期,蒙古族掌管朝政,将大量遊牧民族的特色食物也一并傳入了中原,關于乳制品制造和提煉技術也進一步發展。
元代宮廷中曾出現一種叫“冰酪”的美食。官員陳基曾作詩記錄自己被賞賜冰酪:“色映金盤分外近,恩兼冰酪賜來初。”
所謂“冰酪”,有一種說法是元世祖忽必烈愛喝牛奶,為了在夏季方便儲存奶制品,忽必烈就命人在牛奶中加入冰塊,延長保質期。
由于冰塊本身也需要制作和存儲,後來人們又改進技術,使用硝石直接降溫,從而将奶凝結成冰,也就是“凍奶”,再仿造前朝酥山的裝飾,向凍奶加入蜜餞和果醬,就成了終極豪華般“冰酪”。
據說為了保護冰酪的制作工藝不外傳,忽必烈頒布過一道敕令,嚴禁皇室以外的人制造冰酪。
到了13世紀,意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進入元朝宮廷,受到忽必烈的接見,有幸嘗到了這道難得一見的美食,覺得非常好吃,于是偷偷把制作方法帶回了西方。
兩百年後的1413年,在英國國王亨利五世的加冕典禮上,一道由冰、牛奶、糖混合制作的“凍奶油”甜點,受到賓客的廣泛歡迎,這也是歐洲史上中第一次出現的冰淇淋記載。
自那以後,這道“凍奶油”開始風靡歐洲,經過多次改良,它最終孵化成了現代的冰淇淋。
到底這盤凍奶油,是不是和馬可·波羅帶回的“冰酪”秘方有關,就衆說紛纭,難以考證了。
三、這曲千百年前的冰與奶之歌,暗含了中華民族不斷創新的智慧傳承
不管是酥山,還是冰酪,制作原料除了珍貴的醍醐之外,還有一個重要成員——冰塊。
早在周朝,就有專門的“淩人”負責采集和儲藏冰塊。《周禮》有雲:“淩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淩。”
《詩經·豳風·七月》也有人們采冰的記錄:“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淩陰。”
由于冰的制取和貯藏成本都很高,隻有王公貴族才有條件使用。慢慢地,除了日常的降溫消暑,冰塊開始用于大型祭祀和宴飲。
一開始,人們嘗試着将冰加入酒中,發現口感清冽,屈原曾在《楚辭·招魂》中描述 “挫糟凍飲,酎清涼些”,就是喝冰酒,爽口無比的體驗。
之後人們又開始冰鎮水果。魏武帝曹操曾建造“冰井台”,用于避暑,兒子曹丕留下“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的詩句,記錄品嘗冰鎮的甜瓜和紅李滋味,想來也是格外清甜。
再之後便是冰鎮團子、冰鎮飲料,最後遇到了醍醐,便制造出了讓很多人欲罷不能的冰鎮甜品——酥山和冰酪。
這曲千百年前的冰與奶之歌,是一場獨屬于中華民族的食物狂歡,更是一次不斷創新的傳承之旅。
從冰的制取和使用,再到乳制品的加工提煉,無不暗含着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
在物質貧乏的時代,人們為了不浪費食物,隻能用盡心思将原材料翻新,盡可能發明和創造新物品,用以對抗當時的生存艱難。
習慣流傳到最後,便成了一種信仰。對食物的态度,也慢慢影響了人們對待生活的态度。
俄國人類學家史祿國曾經說過,就算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一旦住下,不管天氣如何,都會種下種子,看看能不能發芽。
與天争與地鬥,這類不信命的倔強,也讓中華民族一次次用勤勞和創造,改寫了曆史。
從兩種難得原料制取工藝的不斷精進,再到冷藏實力的逐年提高,這類冰雪佳肴終于慢慢走下神壇,由宮廷貴族進入尋常百姓家。
這類制作精良的食物背後,是一代代古人的智慧結晶,也是他們身後堅持和探索的精神傳承所在。
作家周華誠曾說“他們行走在崎岖泥濘的鄉間小道上,風雨兼程,且歌且行,為自己也為别人,在身後留下一行淺淺的足迹。”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在勤奮的勞動人民看來,經過不斷地打磨與改良,不論是食物還是人生,終将成就一番屬于自己的天地。
自然主義作家梭羅在《種子的信仰》一書中寫道
如果你在地裡挖一個池塘,很快就會有水鳥、兩栖動物及各種魚,還有常見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池塘。大自然就開始往裡面填東西。盡管你也許沒有看見種子是如何、何時落到那裡的,自然看着它呢。
你對于食物和人生,又有怎樣的觀點和态度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