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有一特點,即很難真正改變。所以民諺有“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之金句。小民有性格,帝王也有,沒有本質上的不同。皇帝治國的一生說來都是性格的體現。
雍正帝讀書像軸
雍正帝(1678-1735)壽數不足五十八,尚未滿一個甲子,以其治國成就看,壯年而殁,非常可惜。雍正帝登基時業已45歲,是清朝入關後皇帝登基時歲數最大的,大的好處是人生經驗豐富,不好處是時間緊迫,所以雍正新政伊始就立刻大刀闊斧,雷厲風行,勵精圖治。
雍正帝祭先農壇圖
人的性格許多成分是天生的,雍正幼年的表現曾得其父康熙帝的評價:“四阿哥(雍正)朕親撫育,初年時微覺喜怒不定……”雍正成人後對此評價耿耿于懷,甚至懇請皇父在皇家文書中不必記載此語。另一方向雍正在其繼位後時時提醒自己:“一喜一怒,慎之又慎,未敢輕忽。”喜怒不定固然是性格缺陷,但未必是帝王的緻命傷,尤其适度的喜怒不定還可以成為一種治國策略,讓臣子小心謹慎行事,不敢過于怠慢。
雍正帝禦用馬鞍
多疑是野史賦于雍正最直接的性格,實際上也的确如此。雍正帝執政十三年禦批四萬多條,字數千萬以上,處處可見他以反問或猜疑的方式自問或問他。君王需要明辨是非,不能聽風就是雨,尤其自幼看得見為奪皇權的腥風血雨,雍正治國手段中将密折制度完善,前後有上千臣子直接奏陳密折,給了雍正最直接的信息,幫他執政下定決心。
雍正當親王時寫過閑詩,一頭一尾兩句是:懶問浮沉事……适志即逍遙。做皇帝時禦批寫道: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詩言志乃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禦批則是真性情的具體體現,治國無此氣魄一定愧對江山。
喜歡這篇文章,就點贊轉發吧!關注【博物館大神】,我會每天推送精彩傳統文化知識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