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當代人對顔值的追求以及我國毛發種植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寄希望于植發手術來告别脫發,但其中也充斥着一些非正規醫療機構的陷阱。術後沒有效果、留下疤痕、毛囊壞死等等,不僅對消費者造成很大的傷害,也對整個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1月26日,中消協确定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消費維權年主題為“守護安全暢通消費”。其中提到将加大對違法失信行為、不良營商手法、顯失公平格式條款等問題的監督力度,推進消費領域規則建設和完善。這對于植發行業來說也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如何營造安全便利消費環境,讓消費者能消費、願消費、敢消費成了植發機構的重中之重。
醫療安全成關注重點植發市場還需穩定根基和保障
據百度搜索指數顯示,植發客戶群體在意價格、效果和安全性三個指标,其中醫療安全是關注重點。植發技術自1997年引入中國,至今已有20多年的曆史,企查查數據顯示,2010年-2014年,國内植發産業發展平緩,年均相關企業注冊量不超過14家。2015年之後,國内植發産業開始走入上升通道,近5年植發企業年均新增注冊量已達到105家,截至2020年12月,全國範圍内植發相關企業(在業、存續狀态)共計811家。一方面是蜂擁而入的商家,另一方面則是市場缺乏行業規範。
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亂象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000家,在合法的醫療美容機構當中,依然有15%(超過2000家)的機構存在超範圍經營的現象,屬于違規行為。行業黑産依然猖獗,經過估算全國依然有超過80000家生活美業店鋪非法開展醫療美容項目,屬于違法行為。不僅如此,2019年中國醫美行業實際從業醫師數量38343名,根據中整協統計非法從業者人數至少在10萬以上。合法醫美機構當中,存在非合規醫師“飛刀醫生”的現象,根據艾瑞估算,非合規醫師數量将近5000人。植發作為醫美行業的分支,同樣面臨虛假宣傳、速成醫生等行業亂象,植發機構又是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的?
探索醫療規範促進植發行業健康發展
縱觀整個植發行業,頭部機構也在安全保障上不斷完善。據了解,新生植發自2012年首次與平安養老險江蘇分公司合作至今,簽約保單上萬份,尚未出現1例保險賠付情況,于2020年榮獲平安養老險江蘇分公司頒發的“連續8年零賠付優質客戶”的行業殊榮。香港植發協會名譽會長、亞洲植發協會會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毛發醫學分會常委、新生植發院長張春傑表示:“植發機構在加快布局的同時,必須要正視植發的行業定位,像醫療機構一樣嚴格進行監管,使消費者能夠獲得誠實、安全的服務。從業者必須從消費者的利益角度出發,對安全、專業持之以恒。平安植發活動是新生植發在探索醫療規範、醫療安全路上的一種持續嘗試,以促進行業規範健康的發展。”
同時,為了加強毛發移植行業的監督和管理、規範手術操作流程,進一步降低植發手術風險,中國整 形美容協會标準化工作委員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毛發醫學分會聯合新生植發等頭部植發機構于2020年11月21日在上海召開《毛發移植規範》團體标準定稿會,促進植發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源保障消費者權益。
消費安全問題始終是根本訴求和基本底線,它涉及人民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也是植發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根基和保障。從植發行業發展來看,未來醫療安全仍是關注重點,各植發機構應堅守醫療本質,不斷提升自身醫療水平,創新和完善植發技術,滿足植發市場所需,實現地區供需平衡,為更多人的脫發人群帶來毛發新生。
來源: 大衆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