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傳》中的英雄人物,他們最多的壯舉,就是“劫富濟貧”,其實,這個貧,就是“劫匪們”自己。當時,各處山賊、水寇多如牛毛,隻要一棒鑼響,就可以财源廣進。而《水浒傳》中最大的一起劫案,就是晁蓋與吳用等人在黃泥崗用計“智取生辰綱”了。
《水浒》第一神人公孫勝将刺探的北京大名府梁中書收買了十萬貫慶賀生辰禮要進京為蔡京祝壽的消息告訴晁蓋後,大家就想幹一票大買賣。但是,當時的晁蓋與吳用等人還是良民,所以不用敲鑼打鼓地喊着“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要想打這過,留下買路财”的口号,吳用隻是略施小計,用幾筐山東大棗,加幾包蒙汗藥,就将武裝押送的楊志等人擱翻,制造了朝野震動的“黃泥崗大劫案”,十萬貫橫财就被他們輕易地收入囊中。
此案發生後,楊志吓得亡命天涯,而晁蓋等人也抛家舍業地投奔梁山,落草為寇,從而揭開了群英大聚會的大幕。此案,當之無愧的是為梁山“第一大劫案”。
那麼,十萬貫究竟是多少錢?竟然讓許多人因此而改革命運?在當時,把一千個制錢用麻繩穿起來就是一貫,也叫兩吊。一萬個制錢是十貫,十萬個是一百貫,一百萬個是一千貫,一千萬個是一萬貫,一億個是十萬貫。
如果換算成人民币,十萬貫是多少錢呢?
古代貨币基本以金,銀,銅錢(其實是含銅為主的合金)為主要貨币。而宋代和後來的明清兩代的銀本位制不同,是銅本位制,銅錢是主要貨币,金銀是不作為貨币使用的。
昆曲有個代表曲目叫《十五貫》,說的是婁阿鼠因盜十五貫而殺死肉店主人尤葫蘆的故事,可見,十五貫錢已不算是小數目了。根據宋史職官志,宋代一個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貫,一個普通縣令的月薪也就15貫。
當代宋史專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嶽飛新傳》的第7章“克服襄漢”一章中,曾經提到朝廷在給嶽飛的省劄中有:“第四,支付六萬石米,四十萬貫錢,以作軍需。四十萬貫錢以十萬兩銀和五千兩金折支,當時金銀尚未作為獨立的貨币使用”。從而可見南宋初40萬貫銅錢,相當于10萬兩銀子和5000兩金子。
曾經有人給出一個綜合算法,将宋代一貫錢定為300元人民币。
1兩金=3000元人民币
1兩銀=1貫銅錢=300元人民币
這樣一換算十萬貫大約是人民币3000萬。而3000萬之巨的劫案,放在現在也是在案要案了,晃蓋等人離家出逃,也就在情理之中,否則,被逮住,那可不是一年兩年的牢獄之災了。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