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關于重陽節都有什麼内容

關于重陽節都有什麼内容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3 11:37:40

關于重陽節都有什麼内容?《九月九日憶**兄弟》,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關于重陽節都有什麼内容?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關于重陽節都有什麼内容(關于重陽節你知道多少)1

關于重陽節都有什麼内容

《九月九日憶**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大家都耳熟能詳,每到這個特定的節日總會第一時間在腦海裡冒出來。這首詩确實完美地诠釋了重陽節的主要活動和寄托的情懷,所以流傳至今。

那麼,你知道重陽節的更多知識嗎?

别稱

菊花節,是因重陽日正值菊花盛開;

茱萸節,是因重陽節人們都要插茱萸以驅寒祛邪;

女兒節,是因民間在重陽時節有接已嫁女兒回娘家的習俗;

登高節,是因在重陽這天,人們都有外出登高的習俗;

老人節,是因九月九日是一年中的二九相逢之日,“九”與“久”相諧為長壽的象征。

盡管重陽别稱很多,但主題隻有一個,即健康祥和。

起源

重陽節濫觞于先秦,形成于秦漢,發展于魏晉,鼎盛于唐宋, 綿延至今。

重陽節俗的許多因子源于遠古先民的活動,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應都屬于先秦時期的佩俗和食俗,其形成時期絕非漢代,要遠早于漢代,先秦時期的文獻資料記載足以證明這一點。

《呂氏春秋》載:“季秋之月……其神蓐收……其數九……菊有黃華……命冢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祗敬必饬……霜始降,則百工休。是月也,大飨帝,嘗犧牲,告備于天子。合諸侯。制百縣。為來歲受朔日……天子乃教于田獵,以習五戎……天子乃厲服厲饬,執弓操矢以射。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由此可知,在先秦時期,九月就有收藏糧食、祭祀谷神和上帝、軍事訓練等重大活動。

  • “辟邪消災說”

    據《荊楚歲時記》引《續齊諧記》載:“汝南桓景随費長房遊學,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大災厄。急令家人縫囊, 盛茱萸系臂上, 登山飲菊花酒, 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 婦人帶茱萸囊,蓋始于此。” 該觀點認為重陽節源自桓景躲避災禍,這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思潮密切相關。

  • “養老祈壽說”

    南朝蕭梁的宗懔所撰《荊楚歲時記》載: “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宴飲。” 對此,隋杜公瞻在其注中言及:“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漢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節,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近代皆設宴于台榭。 ” 說明魏晉時期祈求長壽已是重陽節的重要内涵。

  • 綜合說

    “九為陽數,九月初九,二九相逢,二陽相重,是光明、幸福、吉祥的象征;加之‘九九’與‘久久’諧音, 是長久、長壽的象征。兩個意義相加,更增加了在秋季豐收季節加以慶祝的喜慶意義,因此也就更加受到古人的重視。

  • 其他說

    關于重陽節的起源還有“大火星祭祀說” 、 “慶祝豐收說” 、“嘗新說”

    主要習俗

    1、登高

  • 豐年慶、祭拜天神等多種習俗的融合

    第一種說法:登高源于原始聚會中的競賽活動,即認為它“最初起源于原始宗教節慶時期的一種競争或者遊戲方式”。随着這種聚會活動的宗教化,登高演變成一種儀式,即“在階級社會出現後,國家是‘集體性的代表’,諸如祭祀山川、河流等‘公共性’活動就為國家所壟斷。‘登高’等儀式由此在民間社會失去了本身的功能,久而久之就演化成一種風俗”。

    第二種說法:認為重陽節登高活動源于長安登高遊玩之俗或與遼代中原地區的拜天古禮有關。

    第三種說法:認為登高是升天成仙神話與逃避洪水的結合,将與九月九有關的升天、成仙和遠古逃避洪水的記憶摻入重陽節俗,“不論是哀悼火神的死亡,還是逃避人類的災禍和死亡,在上古時期均與九月的豐年慶和祭祀、酬謝天神、祖先的月事活動沒有關聯,但到了漢代,這兩條線索卻被整合在同一個節日中”。

    經過整合之後,佩茱萸、登高、食蓬餌、飲菊花酒等節俗,反而比豐年慶、祭祀酬神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而且成為後世九九重陽節傳承的主要内容。

    2、菊花酒和茱萸

  • 菊花酒和茱萸習俗主要基于其藥用價值

    重陽節飲用菊花酒的習俗,是建立在古人對菊花和酒的藥用功效産生認知的基礎上的。重陽節聚宴活動是古代豐年慶典的流變。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秋收标志着一個生産周期的結束,也預示着新的生産周期即将開始。人們在秋天進行豐年慶,既有對豐收進行慶賀的意味,也有祈禱來年有好收成的意味。在這樣隆重的慶賀和祈禱儀式上,酒當然是必不可少的。

    植物的花自古就被認為是植物的精華,是可以延年益壽,甚至可以成神成仙的物品。菊花是一年中開得最晚的花之一,自古以來被人們認為是生命最旺盛的植物,它凝聚了天地之精華,具有特殊的力量,食用菊花也自然會給人帶來相應的生命活力,可以使人延年益壽。

    重陽茱萸習俗的演變一直貫穿着茱萸避邪醫病的理念。在古代,辟邪與醫病是密不可分的,病是邪的外在表現,患病就是中了邪,會直接影響人的健康和壽命。可以說,茱萸習俗與重陽追求健康長壽的主旨是完全重合的,隻不過在其中增添了許多想象的成分而已。

    茱萸是一種藥草,俗稱艾子,有驅寒熱、除風濕的作用。茱萸有山茱萸、吳茱萸和食茱萸三種。其中,吳茱萸有除濕血痹,逐風邪,開腠理,去痰冷的功效;山茱萸能逐寒濕痹,強陰益精;食茱萸有食藥兩用,藥用可溫中、燥濕、殺蟲、止痛,食用可為調味品。

    由于茱萸有這些功效,所以人們便認為它有辟邪祛疾、延年益壽的神效,于是重陽節便将其插在身上,或者制作成囊佩戴于身,也或者放入酒中飲用。

    3、重陽糕

  • 重陽糕習俗主要源于心理暗示

    重陽糕的來曆與登高有密切的關系。因為,登高是躲避災患的主要手段,登高預示着能躲過災患的襲擾,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這在古人看來是一件生死攸關的大事。但登高需要一定的條件,那就是有高可登,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具備登高的條件,不具備登高條件的地方就無處可舉行重陽登高的儀式。于是,在那些不具備登高條件的地方,人們便采取折中的辦法,以食用重陽糕來化解不能登高躲避災患所帶來的心理陰影。重陽糕習俗主要源于心理暗示,是人們對重陽不能登高的一種補救,也是對重陽不能登高所造成的心理恐慌的化解,但這絕不隻是重陽糕習俗的唯一内容,重陽糕習俗同樣還包含了古人很多心理訴求和美好期盼。古人追求福、祿、壽、祥,而重陽糕中“高”的寓意至少有壽高、位高和生活質量高三個,既有人們對健康長壽的追求,也有人們對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祈求,還有人們實現自己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的願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