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火災隐患背後所折射出來的很多都是人的問題,特别是單位員工不懂得火災預防知識,不掌握火災應急技能,違反規定用火、用電、用油、用氣等,既可能引發火災,也可能使火災危害擴大。
一、典型案例2019年9月29日,甯波一小工廠發生火災,火災初起時并不太大,但肇事員工在發現着火後居然隻顧用嘴吹火、用桶蓋扇火,而不會用滅火器、不會報警、不會疏散,其他員工起初觀望,發現火勢增大又不知如何援助。最後不僅初起的小火沒能滅掉,工廠三樓的員工也無人警示或指引疏散,小火成災後導緻20人死亡,教訓十分慘痛。
二、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常見的火災隐患
(一)未持證上崗的情形
消防法規定,在單位消防控制室裡管理、操作消防設施的值班人員,應該持有消防設施操作員證書後才能上崗。如果由不經培訓、未取得證書的人員上崗,一旦發生火災時冒險操作,可能導緻嚴重後果。
(二)未設立消防力量
消防法規定,部分重點單位應建立專職消防隊伍;根據有關行政規定,部分單位要建設微型消防站等。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單位撲救初起火災、疏散人員的能力,是單位消防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按規定建設專職消防隊(包括微型消防站、志願者消防隊伍)、未配備相應器材設備、未進行針對性的消防訓練、組織管理不到位,就無法形成作戰能力,在單位發生火災時,有可能緻使火災危害擴大。
(三)火災應急能力欠缺
火災發生後,位于第一現場的員工、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員、單位内部能在幾分鐘内到場參與應急的人員,都可以看作是單位内部的火災應急響應員,火災就要由這些人首先進行處置。這種火災應急的時間,短則隻有幾分鐘,一般情況下專業消防隊随後就會及時達到現場,火災應急的中堅力量就轉換為專業消防隊。在這短短的幾分鐘、十幾分鐘時間内,單位内部應急人員要結合火災現場、人數的實際情況,完成“發現确認火災,報告火警,疏散保護人員,滅火,控制火災”等實戰任務,并在後期配合消防隊作戰,這就需要平時的紮實訓練和認真學習。
(四)火災預防能力欠缺
消防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火災預防工作永遠是第一位的。在火災預防方面存在糊塗觀念,不知道存在何種火災危險,不會從事防火檢查,也不會整改存在的火災隐患,這種情況本身就是火災隐患。
(五)其他不安全行為
人的不安全行為,包括可能引起火災的行為、可能使火災危害擴大的行為。人的不安全行為在生活、工作中普遍存在,如經常性地酒後卧床吸煙;在林地附近放孔明燈;打開樓梯間的防火門,并在門下放置木楔使防火門處于常開狀态;滅火器集中放置、不符合布局規定;火災逃生沒有避開火災煙氣危害的意識,取道樓梯間往外疏散;在樓梯間放置電瓶車或紙箱、花盆等雜物等。
總策劃:肖磊
制作:宋文琦 張琰 張鵬
審核:王珺
出品: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