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人都是産品經理【起點學院】,BAT實戰派産品總監手把手系統帶你學産品、學運營。
微交互就是産品中那些功能性的細節,細節是本質,是評價質量的标準,專注于微交互是創建用戶體驗的必經之路。
移動設計發展到現在,各類設計規範的制定,各種app設計風格的統一,産品設計同質化似乎變得更加明顯,同一類的産品往往大緻結構都是相同的,用戶也變的難以選擇。
而app的開發發展到今天,各種功能的開源代碼都有提供,功能的實現也逐漸沒有以前那麼困難,功能的堆砌也能組成一款産品。在這樣的環境下,微交互的作用顯得格外明顯。
例如:一些個人中心頁面的設計
微交互不是功能,但開始在功能都能逐漸滿足的前提下,微交互成了産品的核心競争力之一。
如果産品的結構或功能類似,往往通過産品的體驗來擴大宣傳或提升産品的品牌忠誠度,而産品的整體體驗來自于各種微交互的組成。
可以說,微交互就是産品感官中的“感”,就是所謂的用起來,好的微交互組成的産品讓用戶使用起來輕松爽快。
微交互的結構:
微交互的設計理念
首先,想在已經完善功能的app中融入微交互設計有三種方式
一、逐步分析式
逐步分析式是一種很考驗人細心與耐心的分析方式,具體的做法就是,通過産品的信息結構圖,用戶流程圖等逐步找到用戶與軟件交流的點。盡可能多地統計這些點,針對這一個個觸點進行分析,這裡我建議繪制用戶流程圖的時候采用五線圖方法,分析起來會比較明了一些。按照相應地結構周密考慮,讓每個交互細節都自然舒暢,甚至是讓用戶感覺到驚喜。
這裡要提到一個詞,創造“标志性時刻”,即設計成為同類産品差異化标志的微交互,它甚至會被像功能一樣宣傳,提高産品品牌形象和用戶忠誠度,比如b站app登錄頁面輸入密碼時上面的2233娘會閉上眼睛,這種設計,對用戶流程,消費,注冊率等等都沒什麼明顯幫助,但會讓人覺得驚喜并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有人會将這個有趣的交互社交圈。
二、功能抽取式
功能抽取式是一種簡單暴力的方式,它充分體現了隻讓用戶做一件事的設計原則。“如果你覺得産品應該增加一個功能,那麼你應該把這個功能再做成一個産品。”
這是一種把産品簡化到極緻,最小化産品,簡化到根本的微交互。可能很多人覺得并不适用,很多産品的設計往往大而全,在往垂直領域發展時顯得産品臃腫不堪,且并不能覆蓋對應垂直領域的方方面面。比如從美團中分離出來的貓眼,從最早的一個定電影票的功能延伸發展,覆蓋了電影相關的方方面面,反觀美團中現在的電影訂票功能就能得知其中好處。
三、網狀關系式
網狀關系式不僅僅是一種方法,它還是一種設計理念,将産品視為微交互的組合,所有的微交互共同組合成了産品。這種方式需要較強的細節與整理把控,需要把所有的細節融合成整體看待,也需要把整理細分成無數細節,其中很有可能會陷入無限細節中。把每個功能當作一組相互聯系的微交互,它在你面前,就像一張網,通過你的這張網的控制,讓用戶在其中得到流暢的體驗。
細節是設計的含義,一切都是細節,一切都是微交互。
本文由 @placeless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