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葡萄一樣”是人們用來形容眼睛好看的常見說法。在醫學中,眼部的諸多疾病命名也與“葡萄”相關,如葡萄膜炎。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葡萄膜炎專業組副組長趙潺教授表示,葡萄膜炎的命名來自眼内一層富含色素和血管的葡萄膜組織,當把鞏膜去掉後,看起來像紫葡萄。
“根據病因,分為感染性葡萄膜炎和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根據發病部位,葡萄膜炎有前葡萄膜炎、中間葡萄膜炎、後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四種類型,其症狀會稍有區别。”趙潺表示,前葡萄膜炎多數情況下會出現眼睛紅、畏光、視力下降,而中間葡萄膜炎和後葡萄膜炎一般疼痛刺激的症狀就不明顯,眼睛也不怎麼紅。要判斷具體是哪種葡萄膜炎,就得交給醫生,患者能做的就是及早就診。“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葡萄膜炎,如果不治療或者是治療不規範,反複發作會引發并發症導緻嚴重的視力下降,比如說白内障、青光眼等等,甚至有一部分人會緻盲。”
趙潺介紹,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一方面與系統性疾病相關的非感染性有關,如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等,另一方面與遺傳相關。總的來說,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好發人群主要是青壯年。
對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治療,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是常用方法,相對來說副作用也比較大,患者容易出現體重增加、向心性的肥胖,即“滿月臉”、“水牛背”等。近年來,可抑制腫瘤壞死細胞因子分泌的生物制劑在這一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副作用也相對較小。
“鑒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發病尚無特别好的預防方法,已經确診的患者要預防複發,通過比較規律的用藥通常是可以達到目的的。”趙潺提醒。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校對 吳興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