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首都航空北京飛澳門一客機在澳門機場降落時疑似遭遇風切變,機組立即采取複飛并啟動應急程序,最終安全備降深圳寶安機場。雖然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風切變這個飛機起飛和降落時的“無形殺手”,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據國家氣象中心強天氣預報中心副主任楊波介紹,在氣象學上,人們通常把空間兩點之間平均風矢量的差異,即在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短距離内風向、風速的變化稱為風切變,而對飛行安全威脅最大的是發生在近地面層的風切變,通常發生在600米高度以下,即低空風切變。
根據風場的空間結構不同,可以将風切變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垂直風切變,即在垂直方向上,一定距離(通常為30米)内兩點之間的風向、風速的改變;第二種是水平風切變,即在水平方向上兩點之間的風向、風速的改變;第三種是垂直風的水平切變,即上升或下降氣流在水平方向上兩點之間的改變,多發生在雷暴雲中。
根據飛機相對于風矢量的各種情況,可以将風切變分為四種表現形式:順風切變,指飛機從較小的順風區進入較大的順風區或從較大的逆風區進入較小的逆風區,以及從逆風區進入無風區或順風區等情況,危害較大;逆風切變,指飛機從較小的逆風區進入較大的逆風區或從較大的順風區進入較小的順風區以及從順風區進入無風區或逆風區等情況,危害相對較輕;側風切變,指飛機從無側風或一種側風狀态進入到另一種明顯不同的側風狀态,危害較大;垂直風切變,指飛機從無明顯的升降氣流區進入到強烈的升降氣流區,往往會導緻飛機突然下沉,危害較大。
楊波分析說,飛機在起飛和着陸時,一旦進入強風切變區,會受到影響,嚴重時甚至導緻事故發生。“如果飛機進入順風切變區,空速(飛機相對于空氣的速度)迅速降低,升力減小,導緻飛機不能保持高度而往下掉;若飛機進入逆風切變區,空速會迅速增大,升力增加,飛機被迫擡升,偏離正常下滑方向;若飛機遇到側風切變,會導緻飛機側滑、滾轉或偏離預定下滑方向。”
風切變通常在一定的天氣背景和環境條件下發生。楊波說,以下幾種情形容易導緻低空風切變——雷暴或積雨雲等強對流天氣,在雷暴雲中有很強的下沉氣流,向地面輻散,在這種下擊暴流及其與周圍氣流之間,會産生強烈的風切變,對飛機起飛和着陸造成重大影響,是威脅飛行安全最常見、最危險的天氣;此外,在鋒面兩側溫差較大和移動較快的鋒面附近更容易産生低空風切變;秋冬季節的輻射逆溫型低空急流天氣,逆溫層頂附近常有低空急流,風切變較大;地形因素,當機場周圍山脈較多或地形複雜時,也更容易産生低空風切變。
“低空風切變具有時間短、尺度小、強度大等特點,從而帶來探測難、預報難、航管難和飛行難等一系列問題,對航班飛行安全造成重要影響。”楊波認為,目前,應對風切變的最好辦法是通過在機場安裝風切變探測儀器(如激光雷達)和開發低空風切變預警系統,從而減輕和避免風切變對航班飛行安全造成的影響。此外,在起飛前,飛行員要及時了解天氣實況和預報,特别是強對流天氣短臨預報,在思想上要保持高度警惕;在起飛後,要及時收聽地面氣象報告,随時關注天氣變化,若在最後着陸時刻遭遇風切變,應立即複飛,推遲着陸或到備降機場着陸。(來源:鳳翔氣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