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工作13年含淚辭職的古詩大全

工作13年含淚辭職的古詩大全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6 11:17:47

“一條林蔭道/通往城鄉/你是厚實的張望/你是聲張的向往”,你願相信嗎?這樣唯美動聽的語句,并非名家所作,而是出自一位賣水果的中年大哥之手。2017年開始,在紹興打工的趙傑寫了300多首詩歌,摞在一起可攢滿一抽屜。他快樂時寫,悲傷時寫,感到孤獨時也在寫,店裡賣的榴蓮、西瓜、荔枝都能成為他詩中告白的對象。

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時,趙傑說,他沒有專業學過寫詩,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寫的算不算詩,他隻知道這些句子是他對外抒發感情的窗口,“有些話,我說不出來,就把它寫進了詩裡。有時賣水果,我突然想到一句話,會馬上把句子記在一張紙條上,裝進兜裡,晚上回到家再想想怎麼寫。”

水果店有一位

愛寫詩的“野生詩人”

趙傑今年47歲,河南人,2001年來到浙江紹興打拼謀生,換過許多工作,打過苦工,賺過血汗錢,也做過小生意。2007年,随着老趙水果店的開張,他和妻子的生活終于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新階段。兩人還把孩子從老家接到了身邊,生活雖然忙碌,但小家庭能感受到的卻盡是快樂。

就在這個時候,趙傑決定重拾起對詩歌的創作熱情,一邊賣水果一邊找時間創作,忙起來沒空寫,他就等到晚上下班回家加班寫。

他其實沒上過什麼學,初中畢業後,一直為了生活打拼,除了吃穿住行,所有的時間都是盡量花費到工作上。那麼是怎麼與詩歌接觸上?趙傑告訴記者,他和詩歌的緣分可以追溯到小學四年級,聽起來好像格外玄乎,但對他而言,那段記憶像貼在一個人身上永遠的烙印,完全揭不下來。

第一次作詩,他獻給了剛剛離開人世的父親。“那時候我11歲,我父親去世,家裡條件差,沒治好。”這段時期,籠罩在他小小年紀身上的是憂郁的情緒,他隻感覺到空虛,想說的話不知道對誰說,想傾訴的語言不知道用嘴巴怎麼表達。

于是他用稚嫩的文字寫了下來,寫出了第一首詩《土坯牆的眼睛》:“土坯牆很厚/那是父輩們筋骨托起的學堂/每每走進教室/不大的窗戶似眼晴寄托給我們希望”。趙傑小時候,村裡的教室都是用土坯牆築成,牆上的兩個窗口總讓他以為父親還活着,父親還站在那,來觀察他有沒有好好讀書,來接他下學。

工作13年含淚辭職的古詩大全(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寫詩)1

“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喜歡上寫詩了。”趙傑說,但是他沒有機會深入學習,以至于到現在詩歌對他來說,還是一名陌生的夥伴,舊體詩、新詩怎麼區分?他都搞不懂。

不需要發表

也不求被人欣賞

水果店就開在諸暨茅渚埠農貿市場門口,不大不小的店面,看上去中規中矩,不張不揚,和趙傑平時總說“順其自然”的淡然氣質很是相配。與許多做生意的老闆一樣,趙傑的日子并不輕松,早出晚歸是常态。這些天連續高溫,他每天都要頂着烈日外出拉貨卸貨,以保證水果的新鮮度。

工作之餘,他仍會找時間看書,隻是生活确實忙碌,沒以前那麼熱衷研究文學了。剛辍學那會兒,是他最癡迷讀書的階段,他會閱讀自己偷偷買來的高中語文課本,摸索着進行自學。不論什麼時候,不管遇到什麼事,文字一直陪伴着他,是一團火苗,後來變成澆不熄的熱愛,在他心中不斷地搖曳生長,有過黯淡,但絕對不滅。這也許是多年之後,人到中年的他還能走回詩歌創作路的原因之一。

趙傑清晰地記得,重拾詩歌寫作是在2017年的一個下雨天。他向記者描述,“那是一個下雨天。我聽見雨打在棚上,我心裡感覺有些東西,話說得出來,又說不出來,好像勾起了以前的詩歌記憶,畢竟這麼多年了,風也過,雨也過。”

那一刻他提筆寫下了數首詩,如果說十一二歲的趙傑,詩歌裡展現的是少年憂郁,那麼四十二歲的他,寫詩是為了純粹的表達自我,也充滿他對生活的思考,“想把以前丢掉的記憶,撿回來,人不就這回事,表達自己一個不太理想的心态。”他告訴記者,他的“不太理想”指的是生活上還想有所改進,給家人更好的條件。

工作13年含淚辭職的古詩大全(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寫詩)2

就這樣,趙傑有時也感慨時間變遷,滄海桑田,有時又去為榴蓮、西瓜作詩。他詩歌的題材和意象總是離不開生活的細節,從細微之處出發,小到隻寫一條林蔭路,一種顔色鮮豔的水果,但總富含着生活底層的美感和深意,“我寫詩并不是非要别人的認可,或者給别人看、要發表,我現在就是當成自娛自樂。”

趙傑說,有些話說不出來,他都寫進了詩裡。他寫詩的沖動,就比如他最近發給朋友的一段話:“人總在一邊回憶,一邊前進。往事魚貫而入,對真善美的崇貞,對黑暗的憎惡,我隻有悄悄地記下,有些不能直言的,就潛移默化或沉在水底的淤泥裡。”

白天留給生活

夜晚是用來寫詩

但是詩人還是希望寫的詩能被人欣賞的,去年春節,附近商店老闆勞煩他寫了些對聯,有一些被他挂在了自家店裡,趙傑說,他看到進來買東西的客人停下來讀詩的時候,特别開心。

現在,對于趙傑來說,白天留給生活,夜晚是用來寫詩的。在他心裡,白天要認真工作,掙到錢,讓妻兒過上好日子,有了物質基礎才能談寫詩。炎炎夏日,水果店生意很好,客人都是一陣一陣的來,趙傑的時間被分成許多個忙碌的碎片。晚上十一點多,水果店打烊之後,他會鄭重地坐在收銀台前,開始創作。他用一隻兩塊錢的黑筆,在封面磨得發毛的本子上,一筆一畫,記錄下一天以來有所感觸的瞬間。

他最滿意的作品,《孤獨》也是在夜間誕生。“靠近(半夜)一點,我從水果店回家,走夜路,忽然想起來其實那天我要去看海,結果忙了一天,最後也沒去成。”工作忙碌的疲憊和沒能看海的遺憾,在這條空曠的夜路上,挑起了他内心突如其來的孤獨。在跟記者聊起這段經曆的時候,他還有些感慨,“當時我在想,我孤獨,我孤獨啊,我孤獨看海,但海比我更孤獨,隻有我一個人在看它。”

趙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總是強調“我隻是個普通人”。采訪結束後,他又要在那間不大不小的店面裡忙前忙後,招呼客人,稱重收銀。他說,附近的生意人,有的知道他寫詩,有的并不了解,但這些都不會影響他寫詩的念頭。

工作13年含淚辭職的古詩大全(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寫詩)3

7月15日,他的個人經曆在網絡上小小走紅後,紹興市諸暨市作家協會正式頒發會員證給趙傑,鼓勵他在詩歌創作的道路上堅持前行。趙傑則表示,自己的水平遠不夠加入作家協會,“我是加入後,努力向其他作家學習。”和他今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得一樣。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孫慶雲

實習生張雨瑄

校對 陶善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