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為啥是癌症之王?胰腺癌是一組主要起源于胰腺導管上皮及胰腺腺泡細胞的惡性腫瘤,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胰腺癌為啥是癌症之王?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胰腺癌是一組主要起源于胰腺導管上皮及胰腺腺泡細胞的惡性腫瘤。
胰腺癌早期無特異症狀,診斷相當困難,且病情進展迅速、放化療有效率低、死亡率高,素有“癌中之王”之稱,總體5年生存率平均不足5%。
2021年統計數據顯示,美國胰腺癌新發病例中男性位列第10位,女性位列第9位;胰腺癌死亡率占惡性腫瘤相關死亡率的第4位。
同期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胰腺癌在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中位居第7位,在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中位居第11位,胰腺癌死亡率占惡性腫瘤相關死亡率的第6位。
接下來,我将帶您全面地了解這種“癌中之王”。
胰腺癌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胰腺癌發病與多種危險因素有關。
1
吸煙
吸煙為胰腺癌的首要危險因素,吸煙者發生胰腺癌的相對危險度是非吸煙者的1.5倍,而且随着吸煙數量增多而增大。
2
飲食結構
高蛋白(如肉類)、高熱量(如高碳水化合物)飲食都是與胰腺癌發病有關的因素。動物實驗證明高脂肪飲食與胰腺癌的發生有關。酗酒也與胰腺癌有關。
飲食結構中富含高纖維素食物、新鮮水果和蔬菜的人群患胰腺癌較少。
3
環境因素
與胰腺癌有關的職業是與化學物質和金屬接觸的工作,如工作中經常需要接觸β-萘胺和聯苯胺的人群胰腺癌發病率較高。
4
遺傳易感性
胰腺癌具有遺傳易感性,約10%的胰腺癌患者具有遺傳背景。遺傳性胰腺炎、波伊茨-耶格綜合征、家族性惡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遺傳性腫瘤疾病患者的胰腺癌患病風險顯著增加。
5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危險性比其他人高。臨床醫師發現胰腺癌患者确診前數月往往有糖尿病發作,這提示以往無糖尿病史的中年人若突然出現糖尿病發作要考慮早期胰腺癌的可能性,需及時予以明确診斷。
6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尤其是慢性鈣化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癌前病變之一。需要注意的是,胰腺炎發作也可能是胰腺癌的首發症狀。
胰腺癌有什麼症狀?
1
腹部不适或腹痛
腹部不适或腹痛是常見的首發症狀。多數胰腺癌患者僅表現為上腹部不适或隐痛、鈍痛和脹痛等。
胰腺位于胃的後方,緊貼脊柱,是腹膜後深層器官,所以胰腺癌早期症狀體征不明顯。胰腺頭部和胃窦部、十二指腸上部緊鄰。前面為幽門和橫結腸,右側毗鄰十二指腸降部,後面為腹腔大血管(門靜脈、下腔靜脈)、腎靜脈和膽總管。
正因為胰腺的特殊解剖部位及毗鄰關系,胰腺癌在臨床實踐中容易被誤診為“胃病”“腰椎病變”“腎病”等。所以,胰腺癌早期診斷相當困難,在臨床上容易被延誤。若還存在胰液出口的梗阻,患者進食後可出現疼痛或不适加重。
胰腺癌發展到中晚期,腫瘤侵及腹腔神經叢可導緻持續性劇烈腹痛。
2
消瘦和乏力
80%~90%的胰腺癌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乏力、體重減輕,與缺乏食欲、焦慮和腫瘤消耗等有關。
3
消化道症狀
當腫瘤阻塞膽總管下端和胰腺導管時,膽汁和胰液不能進入十二指腸,患者常出現消化不良症狀;胰腺外分泌功能損害可能導緻腹瀉;晚期胰腺癌侵及十二指腸可導緻消化道梗阻或出血。
4
黃疸
黃疸與膽道出口梗阻有關,是胰頭癌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可伴有皮膚瘙癢、深茶色尿和陶土樣便。
5
其他症狀
部分患者可伴有持續或間歇性低熱,一般無膽道感染。部分患者還可出現血糖異常。
哪些人容易得胰腺癌?
胰腺癌高危人群包括以下三大類。
1
第一類
家族性或者遺傳性胰腺癌相關基因的疾病患者,包括遺傳性胰腺炎、波伊茨-耶格綜合征、家族性惡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遺傳性腫瘤疾病的患者,例如家族性乳腺癌或者卵巢癌伴BRCA2突變或BRCA1突變患者,美國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曾因此行預防性乳腺及卵巢切除。
2
第二類
胰腺癌早期病變及癌前病變患者,包括胰腺上皮内瘤變、慢性胰腺炎、胰腺導管内乳頭狀黏液性腫瘤和黏液性囊腺瘤患者。
3
第三類
新确診的糖尿病患者。研究表明,1年内确診的新發糖尿病患者得胰腺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5.4倍。80%的胰腺癌患者伴有空腹血糖異常或糖耐量受損。
對于伴發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其出現血糖升高的時間開始于臨床确診胰腺癌 24~36個月之前。
如何篩查胰腺癌?
胰腺癌之所以難以早期發現是因為胰腺的解剖位置及質地。胰腺位于胃後方、身體“較深處”的後腹膜後方,其周圍含有大量的疏松結締組織,後者與胰腺的質地不容易明确區分。
因此,受腹壁皮膚、脂肪及胃壁、胃腔内容物等幹擾,臨床上胰腺彩超或CT均難以發現胰腺占位,尤其難以發現<2厘米的早期胰腺癌。
超聲内鏡(EUS)檢查不受胃腸道内氣體、皮下脂肪層和骨骼等的幹擾,分辨率較高,可檢出其他影像學難以發現的微小病變(<2.0厘米),敏感度約為94.4%,高于增強CT的敏感度。
EUS尤其适用于臨床上懷疑患胰腺癌、但是行CT檢查沒有發現明确腫塊的患者。多數情況下這些病變小于2厘米,此時CT的敏感度低。
EUS和磁共振(MRI)在胰腺癌篩查方面的價值是互補的,但不能相互替代。研究證實EUS對實性病變更敏感,而MRI對小的囊性病變更敏感,在一次篩查中可以考慮同時采用這兩種篩查方式。
對于懷疑或者已經通過其他診斷方法确診胰腺癌的患者,我們可通過檢測CA19-9來進行協助診斷或進一步确診。确診胰腺癌以後可通過複查CA19-9來監測腫瘤變化。
但CA19-9可以在多種器官組織中表達,因此在急性胰腺炎、膽汁淤積型膽管炎、膽石症、急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中,血清CA19-9也可以出現不同程度的升高。
CA19-9是Lewis血型抗原,約有5%~10%的人Lewis血型抗原呈陰性,這部分人如果得了胰腺癌,其血清CA19-9也不會升高。所以CA19-9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胰腺癌。
如何治療胰腺癌?
多學科綜合診治是任何分期胰腺癌治療的基礎,可采用多學科診療(MDT)的模式,根據不同患者身體狀況、腫瘤部位、侵及範圍、臨床症狀、基因檢測情況,有計劃、合理地應用現有的診療手段,以求盡可能控制腫瘤、減少并發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胰腺癌的治療主要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介入治療、靶向治療和最佳支持治療等。
怎麼預防胰腺癌?
目前還沒有針對胰腺癌的特效預防措施,我們隻能針對可能的病因和危險因素進行預防,同時需注意提高身體素質、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酒限煙;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質、高纖維素和高維生素飲食;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以上就是“癌中之王”——胰腺癌的有關知識,我們隻有了解它,才能早預防、早發現,才能盡量減少罹患胰腺癌。
如果已經患了胰腺癌,也請您相信醫學,相信醫生,通過正規的途徑到正規的醫院進行診治。
随着腫瘤醫學的進步、MDT模式的普及,腫瘤患者可以少走彎路,少承受不必要的痛苦。醫生将帶您在疾病的陰霾中尋找光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