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正是中國語言的精華,成語中包含了華夏民族的曆史、文明與智慧,是當之無愧的文化瑰寶。在國家公務員的考試中,自然也少不了這塊文化瑰寶,在國考行測的言語科目中,成語的辨析是必考的内容。今天就來為各位介紹一組國考中的高頻近義成語:“一蹴而就”和“一揮而就”。
從詞語的構成來看,“一蹴而就”和“一揮而就”隻差了一個字,因此首先要明确這一個字的差别。“一蹴而就”的“蹴”光從字形上就可以猜出意思,它的字義一定和腳有關,它的第一層含義是“踢”,因此古代的足球運動被稱為“蹴鞠”;它的第二層意思是“踏”,“一蹴而就”中的“蹴”正取的是它的第二層含義,形容踏一步就能成功,形容成功的速度很快,一下子就能成功。“一揮而就”的“揮”指的是揮動,在古代無論是寫文章、書法,還是作畫,都需要使用毛筆,因此這裡的“揮”指的是揮動毛筆,形容一揮筆就寫成了,多用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從詞義上來看,二者的差别在于搭配的範圍。“一揮而就”一般搭配的是寫文章、寫字、畫畫這類文學藝術創作領域,而“一蹴而就”一般用來搭配巨大的工程,艱巨的任務或者偉大的事業,凸顯成功的速度快。因此,要通過不同的語境和搭配範圍,來确定選擇哪個詞語。
例如:
在金屬的發展史上,從隕鐵的鍛制到人工冶鐵的出現,這一演進絕不是________的,而是經曆了長達600年以上的摸索。
A.一揮而就
B.一蹴而就
在這一語境中,“不是……而是”表示反向并列,意味着前後文意相反,後文提到“長達600年”,與之相反應該強調“時間短”,文中搭配的是金屬發展曆史,并不是文學藝術創作,因此應該選擇“一蹴而就”,既能夠體現時間短,又可以搭配金屬的發展。
再如:
一般而言,一幅大畫不可能________,藝術家應該有一段時間收集資料、深入實地、寫生采風,進而精心構思、反複推敲,甚至數易其稿,從而成就一件佳作。
A.一揮而就
B.一蹴而就
在這一語境中,搭配的是藝術家作畫的特點,因此應該直接選擇“一揮而就”,來搭配藝術創作的領域,不能選擇“一蹴而就”。
總而言之,“一揮而就”和“一蹴而就”雖有一字之差,但是卻有着不同的搭配範圍,在考試中要結合文段的具體語境來做抉擇。希望大家能記住這一對高頻成語,也提前祝願各位考試成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