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又稱“自閉症”,是由一種由于神經系統失調而導緻的廣泛性發育障礙。2007年12月2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自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日”。兒童孤獨症的發病率已占我國精神殘疾的首位,且逐年上升,速度驚人。北大醫療腦健康公司仔細研究各領域總結出,孤獨症指由精神系統發育障礙,導緻孩子在言語、社會交往、行為表現等多方面出現的問題。是孤獨症譜系障礙中最具代表性的疾病之一。以下是孤獨症兒童的行為表現,家長們可以對照一下自己的孩子會不會也有這些問題?
1. 對聲音過于敏感
自閉症孩子對聲音特别敏感。對于普通人來說很平常的聲音,也許會給自閉症孩子帶來強烈的恐懼和緊張。無法忍受的表現,他們會有雙手捂住耳朵哭出聲來等行為。他們不擅長忍受的聲音,如救護車的鳴笛聲、吸塵器的聲音、斥責聲、嬰兒的哭聲和鞭炮的聲音等。有的孩子讨厭普通人所喜歡的鋼琴聲,也有的孩子能夠忍受對一般人來說不舒服的聲音,例如用指甲撓窗玻璃和物品、與黑闆摩擦等聲音。這可能是因為自閉症孩子聽聲音的某些頻率同普通人的感受有所不同。同時,自閉症孩子被認為存在着選擇性注意聽力障礙,即無法從各種噪音和雜音中分辨出自己所需要的聲音。例如自閉症孩子進入人群中,聽到的聲音全部是人的說話聲,因此會産生慌張的情緒。
2. 對食物有微妙的感覺
在自閉症孩子中,也會有味覺和嗅覺有偏差的孩子。有的孩子偏食很嚴重,無法接受青菜,能吃的東西隻固定那麼幾種,或者隻吃肉類,也許因為他們深信一直吃同樣的東西不會産生變化,會感到安心,也有的孩子有很微妙的特點——明明不喜歡吃橘子,卻非常喜歡食用橘子罐頭。有的孩子對氣味的感覺很特别,對于普通人來說很舒服的氣味,他們會感到難以忍受。但對于普通人不能忍受的氣味,他們又表現出較大的興奮,如有的孩子專門去聞他人的腳,或他人脫下的鞋,剛剛坐過的椅子、沙發等。周圍的人不明白孩子産生這一行為的原因,就會把這看成是異常的行為。有時孩子對第一次接觸到的東西會先聞一聞,确認一下是不是自己不喜歡的味道。這被認為是借此減少不安和警戒心,從而平複心情。
3. 不擅長理解所處環境的氛圍和察言觀色
自閉症孩子不擅長感受所在環境氣氛,不會通過對方的表情來察覺出對方的心情。對他人說的話隻按照字面的意思來理解,無法讀懂語言所要傳遞的真正信息。這是因為他們無法通過識别别人面部表情和說話的語氣、語調來理解他人需要表達的情感。這也是自閉症的一個特征。自閉症孩子從一出生就對周圍人的興趣和依賴很淡,很難讀懂他人的表情和察覺别人的心情等。因此,他們無法針對别人的心情來進行适當的交流。他們不知道怎樣用正确的方式與周圍人接觸,所以有時會存在不符合情境的言行,因而也常常被誤解。他們無法理解,也不在乎自己說出這樣的話,做出這樣的事,他人會怎樣看。因此,在集體生活中總是出現障礙。
4. 無法和同齡孩子一起玩耍
對于自閉症孩子來說,同齡孩子是最難交往的對象。自閉症孩子不擅長應對變化着的或者無法預測的狀況。對于他們來說在日常生活中,接下來應該采取什麼行動、做出什麼反應他們并不知道,他們不知道自己與大人和比自己年幼的孩子有何不同,所以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會産生很大壓力。自閉症孩子無法很好地理解對方的心理、不能讀懂他人傳遞的信息,不能與對方産生共鳴。所以即使是想去關心對方,也不知道該怎麼去表達。因此,對于自閉症孩子來說,交朋友是非常複雜和困難的事情。
——文章摘自《家長專業解讀自閉症走進孤獨的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