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潰,太簡單了。
手機軟件改個小功能,就夠人絕望很長一段時間。如果不按原軌迹行走,生活就能對你下手。比如:最近微博客服工作人員宣布:私信“已讀”功能下線。這意味着用戶将無法再從顯示狀态确認對方是否看到了自己所發的消息。
30000多條評論,指望“已讀”功能來得到回應的人群哀嚎響亮。
想與偶像近距離溝通的粉絲,失去了确認被翻牌的機會,追星的漫漫長路上“再次沒有了姓名”;
渴望在一段關系中得到關注的人,沒了安全感。
微博上蹦迪,微信裡裝死。
要是逆着這條習慣來,把微博的一些功能放到微信環境,可能網友們就不隻要付出鬼哭狼嚎的代價了。
微信裡沒有愛豆,隻有點贊之交和親朋好友。可是,“麻煩”更多,朋友圈三天可見尚且留了些餘地,還會被人嫌棄。
想想,微信要是上線了這三個功能,世界會有多可怕?
正如網友評論:“已讀對于優勢方來說是個想要去掉的功能,而對于劣勢方來說是唯一的指望。”
不平等的關系中,一個“已讀”便是額外的獎賞。
“功能性”的溝通中,顯示是否已讀,是種自我安慰的滿足方式。
微博已讀功能突然下線,原本快樂的雙向互動再次變成了沒有回應的自說自話,卻也給了對社交已經疲憊的群體喘息的機會。
但放在微信,“已讀”卻可能将增進社交的工具,變成“社交事故”的車禍現場。
當你好不容易熬過死亡星期五迎來周末,你的上司卻在微信裡臨時安排任務。
原本想肆無忌憚地“裝死”,一旦手滑點開了對話框,在明确顯示的“已讀”下,便成了“明目張膽向領導挑釁”。
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
逃避沒了借口,社交情緒也不會被理解。
相同時間段,你在與别人的對話框裡的顯示是“已讀”,很可能被受你冷落的人打小報告。
“你昨晚怎麼回他不回我?”
本可以避免的問題,在“已讀不回”下被無限放大。
曾經有起離婚案件,妻子将丈夫對自己 Line(一款類似微信的社交軟件)上的多次“已讀不回”記錄上交,作為丈夫對自己感情冷漠的證據。
法官最後将此予以采納,判定雙方離婚。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已讀不回 = 感情無法修複。更有口難言的是,其實無論“已讀不回”,還是“未讀”,隻要顯示,都容易讓人傷心。
前者是冷漠暴力,後者是滿不在乎。
“我在現實生活中是高冷的冰山之花,微博點贊的都是沙雕段子。”
“我在微信裡是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學霸,微博點贊全是愛豆的激情小同人文。”
點贊的公開,暴露生活中不為人知的喜好、觀點。
“小丫頭片子還兩幅面孔”。
如果點贊公開被微信引進,這種“雙面人”的尴尬就由網絡與現實的分裂,變成了現實的社交中的bug。
比如:你作為已經分手的一對情侶—— A 和 B 的共同好友,本來對兩邊都保持着友好的社交關系。
他倆互相屏蔽了,但對你都沒有。
有天你點贊 A 的朋友圈,B 在你的主頁發現後火冒三丈:當初我們分手時 Ta 那麼對我,你不是不知道,竟然現在還在給 Ta 朋友圈點贊?!”比前任相見更眼紅的,是在朋友的點贊記錄裡發現各路前任陰魂不散。
點贊記錄不僅會暴露隐私,引起紛争,同時也可能是一個“被抓現行”的“幫手”。
再比如:為了保持在父母面前的“乖小孩”形象,精心設置了朋友圈分組可見。一張人模人樣的圖書館自拍附帶最佳文案:“秋蟲聲聲伴我讀書”,特地發到“家人和親戚”的分組。
結果回手點贊了一串電競比賽的戰況報告:“牛X!内牛滿面!青春不老我們不散!!!!嗷嗷嗷嗷!!!”要命的是,你點贊的其中一個隊友,發朋友圈時配了圖:網吧裡全部電腦全在放比賽直播,還有你倆涕泗橫流的自拍。
父母看到你的點贊記錄給你發微信,點開消息對話框後,留下一條燙手的“已讀”語音消息:“孩砸,你和小同學看的什麼書啊?有這麼好看?”
點贊記錄公開,父母可以通過你的點贊記錄順藤摸瓜發現你閨蜜、伴侶的生活日常;你的前任可以通過你們共同好友的點贊記錄偷偷“視奸”你的生活。逃不掉的“藕斷絲連”。
3. “經常訪問的主頁”出現在醒目位置
微博用戶自己能夠看到“經常訪問的人”,這個功能本來的是讓用戶可以很方便地去随時看到自己喜歡的博主的動态。
現在被很多網友認為是微博最雞肋的功能之一。
如果出現在微信,最大的尴尬莫過于我們最經常聯系的,很可能并不是我們最想聯系的。
被工作纏身的你每天都要與上司微信交流幾百條,當他出現在“你經常聯系的人”,不光是你,所有的人都會發現:原來你的生活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追求你的人對你死纏爛打,當他出現在“經常聯系的人”,可能連你的父母都要問一句“你和 Ta 是不是在談戀愛?”
你悄悄在微信聯系默默暗戀的人,本是一段美好的懵懂故事,但當“最近聯系的人”變成公開的,一場自我滿足的暗戀卻變成了極易被發現、調侃的“苦戀”。
我們自己的生活,在這些功能面前,徹底淪為一場公開表演。
非現實世界,互相留點“裝死”空間
哲學家叔本華說,絕大多數人對他人的所思所想都會給予主動的高度的重視。
無論身處何種文化系統,他們都無法絕對地漠視他人的意見和評價,會把他人眼中的自我畫像放大再放大。而在社交網絡的擴大下,生活的展示與評價被集中在朋友圈,也讓人們學會了僞裝。
一邊努力從對方的朋友圈、頭像裡尋找蛛絲馬迹,一邊精心設計着自己發朋友圈的頻率、内容、哪些人可見。
發了旅遊、美食、打卡自拍希望有人點贊,看到别人的,又常常選擇性失明。刷一次朋友圈,腦補出好幾場大戲。
與其步步緊逼,不如,給彼此留一點“裝死”的空間。
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的 Thuy-vy T. Nguyen 曾進行過一個獨處對人情緒影響的實驗。開始之前兩組完成一份當下情緒體驗問卷,之後實驗對象被分為兩組。
在接下來的15分鐘裡,實驗組的被試可以随心所欲走動或放松,隻需要保持清醒,但無法使用任何電子設備,無法進行任何社交活動。對照組的被試則與研究助手進行社交活動。之後,所有被試者再次填寫情緒問卷。
獨處的被試,無論是積極情緒(如:興奮)、還是消極情緒(如:憤怒、焦慮)均有下降,而參與社交互動的被試的情緒沒有變化。
結果發現,獨處一般對人的情感體驗有失活作用,可以減少情緒的高喚醒效應——人們可以利用獨處來管理情緒。
社交軟件裡的人們,總是帶着一顆八卦和看客的心,好奇地想知道别人的生活,但也在營造着被别人窺視的生活,互相侵占着彼此的空間。唯獨,沒留出自己和自己溝通的機會。
各退一步,各自保留一點隐私和神秘感,留出釋放情緒的獨處時間。
人都需要活得像“刺猬”。太遠了容易感到冷漠,太近了則會紮到彼此,唯有保持适當的距離,才更容易相互取暖。
三、别被軟件徹底綁架了
日本街頭有這樣一個标牌:不立即回消息就會失去的友情,稱不上是真正的友情。
日本街頭提示語 / 微博@日語學習
也許是真的,也許,隻是種自我安慰。
即便社交軟件占據了現代人生活的很大部分,但如果真成了一種判斷标準,怕是大部分人都無法避免心生失望。
這是把對人性與特定溝通習慣的失望,轉嫁到了某個特定的人身上。
社交軟件裡的交流無法完全代表一段感情的分量,而在真正的親密關系裡,沒有任何一款社交軟件,能夠代替面對面的溝通。
你講了一個笑話,你若是在我面前,我一定笑得拍自己大腿,或者拍拍你的背,說你真逗;可若是再微信上,無論多麼好笑,我都隻能回複“哈哈哈”。
線上的溝通中,存在“透明度錯覺”,人自然而然地認為,彼此之間的溝通是透明無阻的。
“被誤會是表達者的宿命。”
在無法真實感受對方情緒的社交工具中,信息會有損耗,讓人不自主地猜忌。更何況,“已讀”二字,能表達的信息十分有限。
或許隻是碰巧,或許隻是個人習慣不同,“已讀不回”并不能代表一個人在關系中的态度,不小心點開一段對話,機器認定的“已讀”,真不一定意味着你走進了對方的世界;點贊記錄,也不應該決定對一個人的全部看法。
網上适當“裝死”,回到現實,心中那真切的存在感才最珍貴。
作者:公開課知醬,網易公開課(ID:open163)傳播屬于全人類的知識,一個實現自我提升的平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