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一種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明明是一母同胞的孩子,性格、長相、甚至是将來的成就卻各不相同,毫無差别的父母基因、生活環境為什麼會造就出這樣不同的孩子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至今無人可解,不僅現代的人對此無能為力,古代的人也十分頭痛,隻能拿“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來勉強解釋這個問題,但這也讓很多人有了疑問,為何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呢?難道這些龍子并非一母同胞嗎?
事實正是如此,根據古人的記載,龍性淫無所不交,但凡是活着的動物,他們都能來一段露水情緣,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生下了許多奇形怪狀的龍子,其中還有一個是癞蛤蟆。
龍一直是我國古代傳說中最尊貴的動物,古代的天子也一直以龍自喻,稱自己是天降神龍,他們的衣服叫龍袍,他們的位子叫龍椅,他們的兒子叫龍子龍孫……龍一直與皇室有不解之緣。
這一切起源于黃帝時期,據《史記》記載,黃帝在打敗蚩尤之後,中原上的各大部落攝于他的強盛武力,紛紛跪地臣服,黃帝志得意滿,于是将所有部落的圖騰都彙集到一起,各自取了一個部分,創造出了一個新的物種——龍。
根據《爾雅》的記載,龍的形象是“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這些特殊形象的彙聚讓同既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個體,也與其他的動物形象依舊有着請密的聯系,這或許為他的“無所不交”奠定了生理上的基礎。
在古代的傳說中,龍是一個相當沒有節操的動物,它雖然尊貴萬分,卻一直風流浪蕩,不僅和自己同物種的母龍交配不休,還四處沾花惹草尋花問柳,凡是活着的生物,它都可以與之交配。
老虎,獅子,螃蟹,白鶴……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它是一個都不放過。在多次跨物種戀愛之後,龍王擁有了許多“雜種”兒子。
雖然後世人說是龍生九子,但是九在古代僅僅是一個形容數量極多的泛指,真正的龍子隻怕是九十個都打不住。
一直以來,古人都把龍生九子當成一個泛指,并沒有尋根究底,但是明朝中期的明孝宗在讀書的時候,突然對龍生九子來了興趣,龍生九子這句話流傳了這麼久,那這九個龍子究竟是什麼身份呢?
皇帝來了興趣,底下的官員們自然要為他解答疑惑,内閣大學士李東陽帶着一大堆胡子花白的官員們細緻考究了曆朝曆代的記載,最後給出了一個準确的答案:龍生九子各為囚牛、睚眦、嘲風、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赑屃、螭吻。
出身尚可身為神話傳說中頭一号的浪蕩子,這幾位龍子的出身可以說是各不相同,其中有不少龍子的母親雖然不是龍族,但也是動物界中有名的強盛種族,可以說是出身尚可。
出生最為正統的龍子莫過于是負屃了,它的生父生母都是龍族,它的形象也是正統的龍族,這位龍族的貴公子是個正兒八經的文藝青年,對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有着異乎尋常的熱愛,所以古人愛将它刻在石碑之上,以襯托碑文的華麗。
龍子狴犴的生母是一隻老虎,外表也是随母,乃是一隻威風凜凜的獅子,在古人的認知中,海域之中以龍為尊,陸地之上的王者則是老虎,老虎威猛勇武戰鬥力極高,所以狴犴的父母也算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跨物種聯姻。
根據古代傳說,狴犴在龍宮之中掌管法律,它為人勇武剛正不阿,平生最愛的就是為人主持公道,如果有什麼作奸犯科之人犯到它手裡的話,那就會遭到嚴厲的打擊。
所以它的形象經常會被運用在官府或者牢獄之中,以此來體現法律的威嚴。
龍子狻猊乃是龍王與一隻獅子的子嗣,外表也是一隻威嚴的雄獅,獅子和老虎差不多,都是陸地上數一數二的王者,狻猊卻并沒有繼承父母雙方的勇武,而是極其慵懶,能坐着絕不站着,能躺着絕不坐着。
因為這個特點,古人喜愛把子狻猊的形象刻在佛堂與香爐之上,在這樣的佛門靜地,沒有什麼紋路比一個永遠躺着不動的龍子更加适合了,那真是既有尊貴又有靜谧。
龍子睚眦的母親來是一隻豹子,外表也是豹子,豹子性格兇狠,動作敏捷,而且極有報複心,睚眦完全繼承了母親的血統,平生好勇鬥狠,如果有人得罪了它的話,它就一定要追究到死,不死不休。
所以古人形容人小心眼、報複心強的詞語就叫睚眦必報。也正是因為睚眦性格偏激,威懾力強,所以古人愛在兵器上刻上它的紋路,以此來震懾敵人。
無所不交以上的這些龍子出身都還算可以,但是其他幾位龍子的母親卻讓人大跌眼鏡。
龍子囚牛的生母是一隻母牛,自己的外表也是牛,在古人眼中,牛是一種負責耕種的動物,完全沒有沾上什麼仙氣,龍能和它來一段,着實是令人驚訝。
囚牛的性格就像牛一樣溫和,它從不與人争鬥,平生最愛的就是音樂,為此它經常逃到人間,蹲在琴頭聽别人彈奏,古人就将琴頭刻成它的樣子,直到今天,我們還能看到不少龍頭胡琴。
龍子嘲風是龍與猞猁所生,猞猁體積幼小,性格兇狠,戰鬥力極高,這在古人眼中可不是什麼好形象,但嘲風的形象卻相當不錯,它喜愛到危險的地方行俠仗義,極有威懾力,所以古人就将它刻在屋檐之上,以此來威震妖魔。
龍子霸下是龍和烏龜所生,性格兇狠且力大無窮,大禹治水之時,它曾經拖着各大山川在海裡興風作浪,大禹甚為惱怒,請來神兵天将将其收服。
然後将記載了自己治水功德的功德碑壓到了它身上,霸下無法承受這漫天的功德,隻能一直馱着石碑緩慢前行。
龍子螭吻的生母是一隻普通的魚,在海域之中根本就沒什麼地位,它自己也因此沒什麼特長,隻是嗓門特别的大,還喜歡生吞東西,古人将其刻在屋脊之上,讓它吞噬雷霆。
這些龍子們的出身和形象雖然不怎麼樣,但是比起龍子蒲牢,它們還是強得多的。蒲牢的生母乃是一隻醜陋的癞蛤蟆,它自己也繼承了這樣不堪的形象。
而且它性格懦弱,稍微有個異動就吓得大喊大叫,絲毫沒有龍族的霸氣,因此古人對其極為鄙夷,還将它的形象刻在銅鐘之上,以此來祈禱敲鐘的聲音夠大。
在我們現代人眼中,與那麼多不同物種的動物生下九位龍子的龍王簡直是個徹徹底底的“海王”,但是在古人眼裡,這卻是繁衍生息、子嗣昌盛的吉兆,或許正是因為龍族形象的高貴和繁衍力的強大,所以古代的天子才會以龍自喻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