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條件寫作#
假前就多次跟老婆膩,想吃餃子,想吃餃子,可是因為彼此忙于工作,聚少離多,一直不得實現。
老婆是個好手藝。菠菜、荠菜、韭菜、粉條、雞蛋,這些普普通通的東西,經她的調配,做出的餃子餡,鮮美無比。以至于慣出了我挑剔的毛病——一般的水餃館,我看不上眼兒。
新型冠狀病毒讓這個年假一再延長,兒子女兒也放假在家,一家人難得這麼長時間聚在一起。自從孩子上高中,我就有一種深切的體會,孩子們在越走越遠,團聚将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奢侈品。自我隔離也好,讓我們一家宅成了一座溫暖的孤島。
我們是兩天必吃一頓餃子。老婆負責和面,調餡料,擀餃子皮,包是我的活。前期準備耗時稍長,包餃子很快,我是一把攥,一次成型。對餡料的配方,我不懂,但是對面的要求很高,水比要恰到好處,和好面要醒透,這樣揉出來的面柔韌光滑,擀出來的皮經煮不破,吃起來爽滑有彈性。
當熱騰騰的水餃端上桌的時候,是我們家最歡騰的時候,他們各自忙着準備自己的蘸料。我與他們的吃法不一樣,獨據一盤,白嘴吃,什麼都不蘸。
我向他們推銷自己的吃法,不吝用誇張的表情來贊美它的美妙,換來的多是不以為然的白眼。人往往就是這樣,在自己習慣的軌道上奔跑,多一點不聽,遠一點不看。其實,要想徹底的理解一個人也是很難,就像我永遠無法掌握老婆調餡的秘料一樣。
我們就隻享受眼前的美餐,不念過往,不想将來。
法定假日結束後,網課代替了學校上課。“停課不停學”聽起來是口号,一旦被代入到組織機構的運轉中來,照樣壓得你喘不過氣來。早七點打卡早讀,上午三四節優秀微課學習,下午鞏固練習。從學生不斷上傳的筆記、作業看,學習效果還不錯。隻是,冠狀病毒催生的網上教學來得太突然,各大軟件、平台一擁齊上,造成交叉重疊,應用起來狀況百出,很是麻煩。我想一個手機,隻用一家平台,或許會好得多。
上課相對來說輕松一些,微課教學,知識點羅列清晰明了。少了互動,也少了很多煩惱。鞏固練習,收取作業就困難多了。農村的基礎教育,受到重視的程度不夠,為了不讓一個學生掉隊,需要跟家長反複溝通,反複提醒。
很羨慕程颢程頤這兄弟倆,能夠得到楊時這樣的學生。不需要擔心他們的怠惰,隻要把自己的學問研究深,研究透就可以了。把全部的精力放到對學科學術的研究上,引領一時潮流,這才是師。我很懷疑現在老師的身份,感覺就是一個教書匠,整天為了優分率、及格率,和那些不上進的孩子戰鬥。每次聽課,看到老師在台上賣力的表演,都感覺到悲哀。師道尊嚴啊,什麼時候堕落到如此卑微的境地。
靠乞求喚不起教育的崛起。
《天下糧倉》裡描寫了一個昏庸的小官,就着火爐,喝着小酒優哉遊哉地唱:“鹽豆炖豆腐,皇帝不如吾。”一直不敢承認,自己的心中實際上就住着這麼個庸人。一盤餃子,就吃美了,在這個微冷的冬天裡,即使沒有冠狀病毒,也不想走出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