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憾之辯?今年選自《紅樓夢》題材的高考作文題,這兩天在網上的反響很大,我也做過一點評論,但都是一些随大流的話,并非真心話為什麼呢?怕别人噴呀也就是說,實際上我自己真實的想法不是那樣的我跟别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無憾之辯?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今年選自《紅樓夢》題材的高考作文題,這兩天在網上的反響很大,我也做過一點評論,但都是一些随大流的話,并非真心話。為什麼呢?怕别人噴呀。也就是說,實際上我自己真實的想法不是那樣的。我跟别人的想法都不一樣。
試卷的題目是這樣的:《紅樓夢》寫到“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時有一個情節,為元妃(賈元春)省親修建的大觀園竣工後,衆人給園中橋上亭子的匾額題名。有人主張從歐陽修《醉翁亭記》“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賈政認為“此亭壓水而成”,題名“還須偏于水”,主張從“瀉出于兩峰之間”中拈出一個“瀉”字,有人随即附和補充而為“瀉玉”;賈寶玉則覺得用“沁芳”更為新雅,賈政點頭默許。“沁芳”二字,點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親之事,蘊藉含蓄,思慮周全。以上材料中,衆人給匾額題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鑒化用,或根據情境獨創,産生了不同的藝術效果。這個現象也能在更廣泛的領域給人以啟示,引發深入思考。請你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寫一篇文章。作文的要求是通過題匾一事,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去理解文學創作中的“移用”,“化用”及“獨創”對自己的啟發。
我們先看“翼然”。翼然出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文中寫到,“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由此可見,“醉翁亭”翹然立于山谷之間,遙看動感十足,如鷹展翅。故有人建議直接移用文中“翼然”一詞以題新亭,這是一說。然而,賈老爺以新亭壓水而踞,理應從水為由,另拈“瀉”字以引發,故有“瀉玉”之說。賈寶玉随衆人過溪登橋,駐足望亭,但見人立亭中,花木映水,陣陣清香撲鼻而來。賈寶玉私下揣摩,“翼然”雖有藍天之志,但無水國之思;“瀉玉”雖有水鄉之夢,但無惜夢之相;于是失聲而吐“沁芳”一詞。他有意無意的言語,惹得不苟言笑的父親一陣贊許。最終之所以定名為“沁芳”,正是因為一名三用的緣故,沁芳溪,沁芳橋,沁芳亭,一地一名三重境,三重三境一名中。
現在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更多的人以“沁芳”為勝,我在“今日頭條”的評論中寫到:翼然也罷,瀉玉也罷,視覺之得也。前者後者之别,正在靜态動态之分,然皆肉眼所見。所謂沁芳,已脫有形之囿,非意覺慧心而不能識。聞香識物。物人之勝,不在其見,而在其不見。不見之物,唯德是依。對于今年這道作文題的審題思路,專家皆異口同論于“沁芳”之妙,“翼然”之偏,“瀉玉”之淺。普遍認為沁芳之妙,在于押題于無痕無迹之中。我在網上的評論,不敢直說孰優孰劣,但是我要說的是,你現在表明的觀點應該是你自己的,而不是賈寶玉的,更不是賈寶玉他爹的。這樣看來,對于一個立志求學的考場少年而言,“沁芳”也好,“瀉玉”也好,都不如“翼然”。因為你要說出你自己的追求,難道你的追求就是賈寶玉的追求嗎?當然,我們不能說追求有好壞之分,但追求一定有高低之别。
在我看來,“翼然”這個題名最适合進取少年。題名有神形之辯,見形辯神,藏神見形。我們題名是要見形賦神,這個神是什麼呢?神就是那個看不見摸不着,但的确存在的東西,它是核心,中心,重心。我們來看翼,瀉,沁三個動詞的區别,翼用作動詞,有展翅的意思;瀉是由上而下傾倒的意思;沁有滲入或滲出的意思。讓我們來分辨這三個題名,進取之心寄于“翼然亭”,翼然而欲飛,志指藍天,見其形猶見儲勢之态,得其神猶得沖天之志;福祿之心祈于“瀉玉亭”,瀉然而欲得,竊望天賜,見其形猶見乍起之狀,得其神猶得乍得之歡;歡愛之心隐于“沁芳亭”,沁然而欲化,情牽女國,達其意猶在男歡女愛,得其神猶在紅樓春夢。你看看這是三個動詞,翼然之狀,目标是藍天,有發奮向上之勢;瀉然之狀,目标是低地,有敗落向下之兆;沁然之狀,目标是内質,有潛移默化之用。沁這種動作行于無形,虛相之屬,另外兩個動作都行于有形,實相之屬。我們看“翼然”之狀,這是以形賦神,以實寫虛。我們再看“瀉玉”之景,這是以景寓情,以水拟福,。看第三個,“沁芳”之德,這是以德潤物,以虛拟虛。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匾額題名的重點往往還是其背後那個無形的寓意,這個寓意就是它的神。為了活化其神,或以形寄神,或以物寄神,或以意寄神。孰優孰劣,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别。我們看問題,都喜歡由淺入深,深入淺出。也可以理解為由實入虛,虛入實出。以形神而論,則可以理解為由形入神,神入形出。所以沒有更好的題名,隻有更适合場景的題名。“沁芳”其名,更适合大觀園的氣象;“翼然”其名,更适合進取少年的志向。所謂“瀉玉”之名,則因“瀉”之陋而不足以論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看,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境界來了。一個人若雄心翼然,他必心向藍天,好男兒當志在四方嘛,這是一種境界。一個人的心思如果僅僅局限在财富上,那麼,他的追求一定是向下的,動如瀉玉之狀,這也是一種境界。一個人的追求如果隻是男歡女愛,沁芳之說則止于男女私情;一個人的追求如果是天下至善,沁芳之說則止于人間美德。所以沁芳之說,其境界或高或低。高低不由其名,但由其人呀!賈寶玉口中的沁芳,跟聖賢口中的沁芳能是一回事嗎?自然有别呢。這種區别正在于境界之分。孔子說人有三立,立德立言立功。三立之中,首先就是立德,沁芳就是立德之相。賈寶玉那個時候還達不到那種境界呢,他眼中的芳不可能是德行呐。治國理家那種大胸襟大境界的德行,他是不可能具有的。所以這樣來比較,翼然之說才最符合一個少年的口吻。它是通過姿态來展現一個人的精神追求,這就是“翼然亭”這個題名的好處所在。
我們在題名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一種物體,一種物體的形态,這是可見之見。然後呢,通過命名,我們要把自己的精神追求體現出來,這是不見之見。所以可見之見賦予形,不見之見賦予神。你的追求是什麼呀,通過你的題名就可以暗示出來。你所展現的就是可見之見,你所暗示的就是不見之見,不見之見就是你的追求和精神。一實一虛,以實寫虛,而不是以虛寫虛。所以這篇文章可以寫成議論文,既然是議論文,就要有自己的觀點,你的觀點越新穎越好啊。當然,能不能讓讀者接受你的觀點,就要看你的文章說服力強不強了。你的觀點就是你所寫的文章的論點,論點是靠論據來支撐的,論據充分,觀點自然突出。
當全國的專家都認為“沁芳”這個題名好的時候,我反而認為“翼然”才是最好的。這就是議論文,你不要人雲亦雲呢,要有自己的觀點,要有自己的立場,觀點要新穎,立場要鮮明。立志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天地,作為進取少年,夢在藍天,志在四方。看看藍天,多麼寬廣,多麼無限。再看瀉玉之景,以玉喻水,以水寓勢,一派敗落之相。一上一下,境界分明。至于“沁芳”,它既好又不好。以聖賢之眼觀之則好,因為它有立德之志;以貪婪之心觀之則不好,因為它有攀貴之嫌。最後我要說的是,年輕人應該有進取精神,所以“翼然亭”這個匾額,就把年輕人的這種進取精神充分展示出來了。而“瀉玉”之相,根本就不能體現年輕人的精神呀,反而給人以庸俗的印象。“沁芳”雖有新雅之氣,但也有庸俗之嫌。恰到好處即為雅,過猶不及皆為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