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端午節為什麼叫小孩節

端午節為什麼叫小孩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21 11:39:49

什麼時候開始有“六一”兒童節?

兒童節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利迪策慘案,為了悼念因為戰争受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了理事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六一兒童節日設立不到百年,因為二戰中納粹焚燒利迪策村,毒殺兒童的慘案,因此而設立的特别節日,所以一般都說:祝“六一”國際兒童節快樂!

兒童節是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撫養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而設立的節日。

兒童節為什麼定在每年的6月1日。

最早對于兒童權利的重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人們的生存環境變得千瘡百孔,特别是兒童的生存環境變得尤為嚴峻。1925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召開會議,首次提出兒童節的概念!

而其他世界各國兒童節設定時間也各異,比如日本将每年3月3日設為女孩兒童節,5月5日設為男孩兒童節等等;韓國是5月5日,哥倫比亞是7月4日,巴西是8月15日。

各國建立的兒童節日期各不相同,而且部分國家存在多種兒童節,時間不一形式多樣,這不利于保障兒童權益。

懂曆史的都知道,1925年到1949年是苦難的日子,一次剛完二戰又開始,全世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特别是兒童,連基本的生存權都沒有!

6月1日是一年中最中間的一天,經過一段時間協調。終于于1949年在莫斯科的會議上達成一緻意見,正式定為“六一”國際兒童節,全世界人民同一天通過一個節日,最大程度保障所有兒童的權益!

古代有“六一”兒童節嗎?

中國是禮儀之邦,文明古國,從古至今都崇尚尊老愛幼,那麼古代有兒童節嗎?

有,而且十方豐富,可以說一年從年頭過到年尾,無憂無慮的童年!

農曆三月第一個巳日,被稱為上巳節。《論語》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最開心的莫過于“童子”了。他們踏青、玩水、野炊、捕蝴蝶、放風筝,把上巳節過得歡快而熱鬧。雖名為上巳節,其實也可稱為古代“兒童節”。

端午節為什麼叫小孩節(你知道端午節是兒童節嗎)1

五月初五端午節,人們吃粽子、賽龍舟、挂艾蒿,最開心和活躍的還是孩子們。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二,按莆田農村的習俗,其實從5月初一就開始過端午節了,有民謠:初一糕,初二粽子,初三螺,初四艾,初五食一日,初六嘴翹翹,說的是兒童過端午有吃又好玩的快樂勁兒。現在如今呆在高樓大廈鴿子間内,玩着手遊的兒童是體會不了這個樂趣!

那時候可以看見,一群群孩子胸前挂着一大串香甜的糯米粽子,後背上背着用紅布制成形似雞心,内裝茶葉、米、雄黃、艾香等物的小袋子,三五成群聚在河邊草戲、放自己手折的紙船,歡樂極了。

端午節為什麼叫小孩節(你知道端午節是兒童節嗎)2

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七夕節,這天稱“乞巧節”“少女節”或“女兒節”。因此古代七夕節,亦可看作古代少女的“兒童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玩兔兒爺,還有童子結伴在月光下,或在房前屋後捉迷藏,一個個小孩童快樂又開懷,古代中秋節又怎不是古代“兒童節”?

十二月孩子開始盼着過年,那時候經濟條件差,一年吃不到什麼好東西,窮苦人家,隻有過年除夕時候才能夠吃大餐!那時候的孩子,不是現在一邊心不在焉地看着春晚,一邊刷抖音。而是吃大餐,燃爆竹,快樂無比!

正月初一,最快樂的仍是孩子們。穿新衣,燃爆竹、吃糖果、點焰火、逛戲場、看龍燈,無憂無慮的孩子們逍遙又自在。

現在的孩子已經體會不到古代孩子的快樂,簡單并快樂!

現在的孩子趕上了好時代,沒有戰争,沒有饑荒,但放眼世界,依然是不太平的年代,兒童節的初衷,我們不要忘記!

外國人怎麼過“六一”兒童節?

美國兒童不過六一,美國小學基本就快要放假了,每年放假以前,學校要舉行一次“類運動會”,英文叫Field Day(野外日),就是孩子們都跑到外面的草地或運動場上玩一天。

英國的兒童節定在每年的7月14日,既是兒童節又是諾丁丘嘉年華會。澳洲,六月一日除了是進入冬季的标志外,并沒有其它特殊的含義。新加坡的兒童節在10月1日,新加坡國家遊樂場專門為兒童節出台了一條特殊規定:兒童節當天小朋友要買全票,大人要買半票。

所以大家有沒有發現,隻有中國一過就幾十年,差一點把我們自己的兒童節(從初一到除夕)都忘記了!

看了大俗整理的這篇短文,大家是否多了一些思考?

為在戰争中受苦受難的世界人民,特别是兒童,送上一聲祝福:祝你“六一”國際兒童節快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