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總是有看不盡的花,微風吹過,滿滿都是花香,而每到四五月份,大家定在期盼着薔薇開花,那是極其燦爛而明媚、繁茂而清香的場景。
十姊妹薔薇
可如果月季長了薔薇筍芽,那花友們都會高呼:我的月季長叛徒啦!可這到底長出來的是薔薇芽還是月季強筍,有些花友可能分不清楚。
為了不錯怪好芽,今天就讓狼哥來教大家如何區分薔薇芽與月季芽~
月季與薔薇的區别
首先一般能長出薔薇芽的都是嫁接苗,月季嫁接一般都是采用薔薇砧木,所以經常有花友擔心嫁接點出長出來的筍芽是薔薇的。
月季嫁接點
那這長出來的薔薇芽要不要擔心?确實要擔心,它會搶占月季的養分,導緻月季長勢虛弱甚至有可能死亡,因此看到後要及時處理。
其實大家糾結的主要在于嫁接點附近長出來的芽,因為嫁接點上面的肯定不用擔心那就是月季的強筍,嫁接點下面長出來也不用猶豫,那肯定是薔薇芽,主要是嫁接點周圍的,沒有辦法判定。
嫁接點處長出的薔薇芽
所以今天來認識一下月季與薔薇的區别,之後摘除時也得心應手啦。
❶葉片
一般薔薇的小葉片是比較多的,有5~9片,葉片的背面與葉柄上偶有絨毛(有些野薔薇葉片光滑或兩邊均有絨毛),并且我們采用的砧木大多為無刺野薔薇,它的托葉為篦齒狀。
月季上冒出薔薇筍的葉片
篦齒狀托葉
無刺野薔薇葉片
而月季的小葉多為3~5片,葉背與葉柄光滑,月季托葉基本為鋸齒狀。
月季葉片
鋸齒狀托葉
❷莖杆
薔薇的枝幹一般比較粗壯并且生長迅速,如果你發現新長出來的筍仿佛異軍突起,幾天就能竄老高,并且莖杆還沒有刺,那多數是薔薇了。
莖杆光滑沒有刺
月季的枝條上多數會有扁平的皮刺,少數月季品種可能沒有刺(這就得看你種植的品種,多數月季都是有刺的),然後它的生長速度與月季持平。
月季莖幹有皮刺
❸花苞
如果實在不能辨别,那就看花吧!
大家都知道月季多數為多季節開花,所以它的枝條隻要不是盲枝,最後肯定會出花苞,而且一般一個枝條上為1~3個花苞,偶有簇生。
月季的花苞
而薔薇的花期在四五月份,所以一般不怎麼會出花苞,即使在春天出了花苞也是一連串簇生于枝條頂端,數量非常多,大家都能識别。
無刺野薔薇的花與花苞
以上3個方法明白後,大家基本都可以判定到底是薔薇還是月季。
長了薔薇芽怎麼辦?
那如果真的在月季根部發現了“叛徒”怎麼辦?别擔心,處理方法很簡單!
從根部把它掰掉或者剪掉都可以,也不會影響月季後續的生長,但一定要從根部将整個薔薇芽都清理幹淨,否則後面還會繼續生長出來。
花友們也不用特别害怕薔薇芽的出現,因為凡是嫁接苗,出現薔薇芽也是正常現象,一般概率在1~1.5%之間,概率是非常低的。
它的出芽大多跟嫁接前芽點的處理方法有關,如果清理幹淨也會大大降低出芽的概率。
在狼哥拍攝這個視頻的時候,環繞地裡一圈看了1000多棵苗也就找到了1棵用作拍視頻,可見,它并不是普遍的現象。
狼家自育薔薇砧木
當然,除了手法,它的出芽也與薔薇砧木品種有關,不同的品種出芽概率是不一樣的。
像狼家自主選育出來用作根接的自育薔薇砧木,它的爆筍率極低,經實驗測試,它爆出薔薇芽的概率僅0.1%。
而除了爆筍率低,它的根系活性非常強,以及對環境的适應性很強。
❶活性強:它的根系表皮呈黃色并不是黑色(如果是黑色,說明活性在降低),但是把表皮剝開,裡面還是白色的,說明它的活性非常好,吸收養分的能力很強,養分足了這樣上面的月季就能長得很好。
❷适應性強:它的适應能力非常強,這個适應能力不止對外界環境的适用,還有對土壤環境的适應,大多數的土壤(垃圾土、黏土、砂性土壤......),哪怕是容易積水的地方,它都可以長得很好,不挑土就能良好生長。
春天正值生長旺季,可能會有薔薇芽偷偷冒出來,小夥伴們學會了如何判别薔薇芽後,可以看看家裡的嫁接月季有沒有長出“叛徒”呀,來檢驗一下學習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