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精讀古代漢語典籍

如何精讀古代漢語典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7 02:15:34

如何精讀古代漢語典籍?“和而不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主張通過協調“不同”,從而達到協調統一“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所組成的世界裡,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而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中“和而不同”的思想,為理解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提供了諸多啟示,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如何精讀古代漢語典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如何精讀古代漢語典籍(傳統典籍中的和而不同)1

如何精讀古代漢語典籍

“和而不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主張通過協調“不同”,從而達到協調統一。“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所組成的世界裡,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而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中“和而不同”的思想,為理解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提供了諸多啟示。

“和而不同”崇尚“和諧精神”。“和諧”指的是和睦協調,最早指的是一些樂器之間的有序配合可以産生和諧的音律。《國語·鄭語》中談道:“夫合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意思是說和諧是創造事物的原則,性質不同的東西搭配在一起才能産生新的事物,而相同的事物則不能産生新的事物。《春秋左傳·昭公二十年》晏嬰以廚師合羹、樂師操琴為例,也提到了類似的道理:“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專一,誰能聽之?”強調不同的事物搭配在一起才是構成和諧的根本條件。孔子在《論語·子路》中說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已經被上升到了為人處世的高度,和睦,但不是随便地附和,這是君子所為。

“和而不同”提倡“兼收并蓄”。兼收并蓄主張每一種文明成果都有其獨特性,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春秋戰國時期,盡管形成諸子百家相互争鳴的繁榮局面,但都注重通過多元開放的理念推動彼此相互借鑒學習,創造一個“大同的世界”。《禮記·中庸》中的“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便是萬物之間互不相同,通過兼收并蓄的方式可以促進彼此的生長,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莊子·秋水篇》中提到“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海納百川”借此用于形容一個人寬廣的胸懷和無限的肚量。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更是廣為流傳。

“和而不同”主張“求同存異”。人類文明具有差異性、多樣性以及獨立性的特征,但是不同文化、思想的交流碰撞又可以為自身的成長帶來新的生命力。《論語·述而篇》中提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指的是要善于發現别人的長處。《禮記·樂記》中提到“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是說要接納别人不同的地方,這是一種道德寬容以及相互尊重的表現。《黃帝内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中的“智者察同,愚者察異”,說的是智慧的人看到更多是事物的共同點,就可以減少相互間的矛盾與摩擦,即所謂的求同存異。求同存異要求我們要以更加包容開放的心态去接納世界的差異性,尋求利益“最大公約數”。

“和而不同”要求“明辨慎思”。“和而不同”強調和睦地相處,但對不同的觀點要客觀地求證,要有自己的判斷力,不人雲亦雲。《論語》中說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禮記·中庸》中提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都是提醒我們要學會周全地思考和形成清晰的判斷力。在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背景下,我們進行平等交流與溝通,要認真去思考每種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在此基礎上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自信。

讀中華傳統典籍,對“和而不同”的思想,會有更深的感悟和理解。領會“和而不同”的深度内涵,在當下仍具有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對正确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我們強調人我和諧,在社會交往中應理解尊重他人,真誠待人,主動幫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靈公》),自己所不承受的不能強加于人。做到“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論語·雍也》),絕不以己之立而阻礙别人、别國之立;絕不以己之達而扼制别人、别國的發展。做到“與之偕而不自失”(《孟子·公孫醜上》),在保持自我的同時不排斥他人。做到《孟子·滕文公上》所提倡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我們強調天人和諧,這裡的“天”指的是自然,要熱愛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共生共存。做到“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不能以征服、毀壞的方式對待他物,不能隻圖眼前利益,要有長遠的眼光。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自然界的一切本來是現成的,是内在和諧的,人類不能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破壞自然界的内在運作規律,否則将會受到自然界的懲罰。在當下,要提倡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走低碳生态、可持續循環的綠色發展道路,牢固樹立生态防線,堅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我們強調世界和諧,世界上有着多個國家,存在文化、制度、經濟、習俗等方面的廣泛差異,中國在處理國際關系中,一貫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以開放包容的心态虛心傾聽世界的聲音,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充分展現各國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的特色,互相交流借鑒,推動多元價值觀的對話與融通。積極吸收多元文化價值中的精華合理部分,博采衆長,讓中華優秀文化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有效載體,用“和而不同”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維護世界文明的多樣性。

“和而不同”是中華傳統文化貢獻給世界的大智慧,在追求“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交往中,要堅持“各美其美”,看到自身文化的長處,不自卑,不妄自菲薄,形成文化自信。要堅持“美人其美”,看到别人文化的長處。相互間彼此互賞,最後才能達成“美美與共”的文明共同體。

(作者單位: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本文系福建省社科規劃重大項目“中國共産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