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親戚家做客,他端出一大筐橘子來招待我們。這是他剛從超市裡買回來的新鮮橘子。看着這一大筐色彩紅潤,光鮮誘人的橘子,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食欲,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剝了放進嘴裡,清甜清甜,一個不過瘾,我又剝了第二個,可是這個橘子味道卻非常酸,酸得不想再吃一口,又拿了一個試了,這個又是跟第一個一樣,很甜。
其他的人跟我一樣的感受,吃的橘子也是一個甜一個酸。親戚說他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買橘子時一個一個挑選的,看着非常新鮮大小顔色一樣的橘子,可是拿回家一嘗卻是有的甜有的酸。親戚一家人都喜歡吃橘子,為了過嘴瘾,買回來的橘子隻好吃一半丢了一半。也不知道是他挑選得不對還是橘子本來就是這樣的。
無獨有偶,單位有一女同事也很喜歡吃橘子,簡直到了把橘子當飯吃的地步,甚至在感冒生病後也不吃藥,買幾斤橘子一吃就好了。但是嗜橘如命的她卻不懂得挑選橘子,更分不清什麼是柑子、橘子和橙子,有時候明明是想買橘子,回家一吃卻是橙子,每到柑橘上市的季節,她既興奮又苦惱,得知我來自農村,而且家裡父母還種柑橘,經常問我柑子和橘子怎麼區分,買柑橘時如何挑選到比較甜的。
說實話,我不太喜歡吃柑橘,平常也隻是偶爾嘗嘗,跟女同事一樣,也不太分得清柑子和橘子,更不會挑選哪個橘子甜哪個柑子是酸的。
我有個表叔在農村種植柑橘三十多年,他種的有柑子,橘子,橙子,柚子,品種多達十幾個。對于柑和橘的區分,如何挑選味道甜的柑橘,他肯定在行,我決定向表叔請教。
經過表叔的一番現場實物比對講解,我立刻明白了柑和橘還是有區别的,也知道了如何挑選甜柑橘。
表叔的經驗整理如下:
市場上的柑橘黃黃的、橙橙的、圓圓的長相都差不多,普通消費者一般很難分辨。要想分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沃柑
品種的區分我們常見的柑子品種主要有:蘆柑,沃柑,金柑,澳柑,不知火(醜柑)等;
橘子品種主要有:砂糖橘,金錢橘,紅橘,貢橘,蜜橘等;
橙子品種主要有:甜橙,臍橙,血橙,紅橙,冰糖橙。
外觀個頭上來區分個頭大小排列:柑>橙>橘
柑子的果實較大,外觀近似于球形,外皮一般呈黃色、橙黃色或橙紅色;
橘子的果實比較小,外形一般為扁圓形,外皮一般呈朱紅色或橙紅色,也有少量呈橙黃色;
橙子,是橘子和柚子的雜交品種,果實較大,外觀呈長圓形或橢圓形,表皮光滑,外皮橙黃色和橙紅色。
果皮的厚度來區分果皮厚度排列:柑>橙>橘
柑的果皮粗厚,海綿層厚;
橘子的果皮簿而寬松,海綿層簿;
橙子果皮層比柑子薄,比橘子厚。
剝離的難度區分剝皮難度排列:橙>柑>橘
柑子果皮厚實,剝皮稍有難度;
橙子果皮包裹緊密,不容易剝離;
橘子果皮簿而寬松,剝離非常容易。
上市的時間區分上市時間排列:橘>橙>柑
橘子最早,一般是8月至11月;
橙子是11至12月;
柑子是12月上市。
橘子
分清了柑子和橘子,怎麼挑選買到甜的柑橘呢,隻需要這幾招,學會了,挑甜柑橘的幾率有九成。
其實,挑選柑橘和橙子行内流行一句俗語:“高身橙,扁身柑,光身橘”。就是橙子要挑選瘦高個的,柑子呢要選外形是扁圓的,橘子要選果皮比較光滑的。
挑選味道甜的柑子和橘子經驗是差不多的,無論什麼品種,首先要選柑橘底部中間有環形圓圈的,這樣的通常都會比較甜;柑橘子底部中間有個點狀的不要選,這樣的味道比較酸。另外,柑橘的頂部也就是連接莖葉那裡凹進去的比較甜。而頂部突出來的味道要差一點。
柑橘的底部對比
其次外皮要選光滑的,像嬰兒的皮膚一樣光滑的,果皮粗糙得像麻子臉的别選,不過冬天流行的砂糖橘則相反,要挑皮很粗糙的,光滑的反而不好。
挑選橙子:買橙子首先要挑瘦高個橢圓形的,拿手上掂量要沉甸甸的,别買太大太肥胖的,橙子個越大,靠近果梗處越容易失水,吃起來就幹巴巴的。
其次是要挑橙子底部即“肚臍”上有個小圈的,味道比較甜,如果“肚臍”的地方是個點,那麼味道就會差很多。臍橙呢,則是“肚臍”上的那個圓圈凹下去的比較甜。
橙子的肚臍對比
看完後您是不是能夠區分什麼是柑什麼是橘了呢?以後再購買橘子的時候,按照這幾點挑選方法,保證你挑的橘子個個又甘甜又好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