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蝦,這可是很多家庭餐桌上必備的美味,蝦特别是個頭比較大的蝦,别管是蒸着吃或者其他做法,最大的特點就是省時省力,食材處理簡單,做法簡單,還營養美味,所以蝦在普通家庭的餐桌上還是很受歡迎的。
不過說起烹饪前的食材處理,小蝦沒這麼多講究,洗幹淨就行了,個頭稍大的蝦就不一樣了。怎麼說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些人認為蝦頭不幹淨,還有蝦背部的蝦線。蝦頭嫌髒都扔了?錯,這樣美味全失,隻需一根牙簽,輕松清理大蝦。
一,先說一下,蝦背上的這個蝦線,該不該去掉
說蝦線之前,我們先來科普一下魚線。關于魚線有沒有害,是不是該抽出來,我以前也專門介紹過。說魚線必須要抽出來的,也是最近幾年的說法,其實這是“以訛傳訛”,老輩的廚師,以前就沒有“抽魚線”這個操作。
不過民間還是有一個說法,說鯉魚屬于一種“發物”,體質不好的人吃鯉魚時,必須要把魚線去掉。所以說,即使有抽魚線的,也隻是有些地方的人把鯉魚的魚線抽掉,其他的魚,根本不需要。
那蝦線呢?這個還是有說法的,大家可以看下正規酒店做出來的大蝦,基本上都見不到蝦線吧?因為就老一輩廚師處理蝦線的方法,都是要抽走蝦線的,這個可以問下老廚師,說明這個東西還是不好的,必須要抽走。
至于有的人所說的,吃了一輩子的大蝦了,從來沒有抽走蝦線的習慣,那就是個人的習慣問題了,這裡就不多說了。抽走蝦線的方法,在後面會介紹,大家慢慢往下看。
二,再說一下蝦頭部位,這裡有兩個東西,需不需要去掉,很多人就不懂了
蝦頭部位,蝦胡須後面那塊靠上的位置,也被稱作“蝦腔”,蝦腔裡有兩個東西,很多人就弄不明白了,所以就出現了上面說到的,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東西,更不知道幹不幹淨,索性就直接把蝦頭全扔了,其實錯了。蝦腔,我做了标記,見下圖。
大家仔細看下面這張圖片,我已經用邊框圈了下來,這就是标準的大蝦的蝦腔,前面發黑,後面發黃,發黑的地方是“蝦胃”,後面發黃的地方,是“蝦黃”。關鍵就是,很多人分不清這兩個部位。
先說蝦胃,蝦胃這個東西很髒的,經常買大蝦的朋友可能有這種經曆,如果買來的大蝦不新鮮了,或者壞了,最能直觀感受到的,就是蝦頭變黑了,其實,最開始、最容易壞掉、最容易滋生細菌的地方,就是這個蝦胃,我做了标記,見下圖。
蝦黃呢?這也是本文的一個重點了。蝦黃,可是大蝦身上最有營養的部位,也是味道最鮮香的一個部位,很多人由于不懂,直接就把蝦頭扔掉了,也就是把蝦黃也扔掉了,那就真是太可惜了。蝦黃的位置我也做了标記,見下圖。
三,知道了蝦線、蝦胃和蝦黃,我們到底該怎麼去清理大蝦呢?
上面介紹這麼多,其實就是要給大家科普一下:蝦身上這三個部位,蝦線和蝦胃是髒東西,一定要要去掉;蝦黃有營養,味道鮮美,一定要保留。
那接下來該如何處理呢?其實很簡單,一共分為三步,用一根小小的牙簽就搞定了,具體如下。
1,怎麼去除蝦線
從大蝦的頭部往後,也就是蝦黃後面開始,就是蝦身上的關節了,往後數,在第三個關節處,隔着蝦皮把牙簽橫插進去,輕輕一挑,蝦線就被挑出來了,非常簡單,見下圖。
2,去除蝦胃前的一步,把蝦頭上的那根刺剪去
蝦腔的上方,有一根又長又硬的刺,大家都有印象,有時候經常紮破手的,就是這個東西。用剪刀沿着根部輕輕一剪,這根刺就被剪掉了。操作時大家要注意,剪的時候,在蝦胃那個位置兒,一定要将下面的蝦皮剪出一個豁口,見下圖。
3,挑出蝦胃
這就簡單了,這根刺被剪掉了,用牙簽從豁口處紮進去,輕輕一挑,黑黑的、球形的蝦胃就被挑出來了,非常容易。
四,寫在最後
蝦線找準位置,很容易抽掉,去除蝦胃之前,用剪刀剪去那根硬硬的刺,蝦胃也很容易挑出來。關鍵是,那根刺是最容易紮嘴的,去掉了它,吃蝦時拔掉蝦頭,就能夠輕松吸允鮮美的蝦黃,多少還能吃點蝦頭上的肉肉,不怕紮嘴,一舉兩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