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中國國家地理”訂閱微信!
你喜歡聽相聲嗎?
那你肯定聽過《報菜名》。那段貫口絕活地理君特别愛聽,什麼“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爐豬、爐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
不過地理君愛的不是相聲演員那超溜的嘴皮子。
而是讓地理君哈喇子直流的大菜。有幾道菜光聽名字你絕對想不到是什麼,來,聽地理君跟你念叨念叨。
蒸鹿尾兒:和鹿尾巴無關
報菜名一開始就提到了三個蒸菜——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第二道熊掌地理君一定要說一下,黑熊、棕熊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吃它們可是犯罪行為,再說了,熊熊這麼可愛,你怎麼可以吃他?
好了,說回正題,第三道菜蒸鹿尾兒。
圖片錯啦!聽名字你可能覺得這道菜和鹿有關,其實,它的主要原料是新鮮豬肝,這道滿族風味的大菜需要将豬肝剁爛,再加入香油、松子、花生調味,灌進腸衣中,蒸熟而成。之所以得名鹿尾兒,可能是外形和鹿尾巴有幾分相似罷了。
芙蓉燕菜:沒有花也沒有鳥
如果你和地理君一樣熱愛美食,那你可能就會知道,菜品裡的芙蓉其實是雞蛋清,跟芙蓉花沒有一點兒關系。
攝影/王峻
這道菜後半句的燕菜并非鳥肉,而是燕窩。燕窩是稀有名貴的烹饪原料,清代八珍中,就包括了燕窩。
不過,洛陽水席中也有一道“燕菜”——洛陽燕菜,它的主要原料是白蘿蔔,這可比燕窩平價得多,而且更接地氣了。
炸海耳:比海木耳名貴得多
海耳可不是我們平常涼拌菜裡的海木耳,而是名貴的食材鮑魚,在清代海八珍中,它也占據了重要一席。
攝影/邊緣
我們常在影視劇裡聽到關于鮑魚的一個專業術語——“頭”,這是指1司馬斤(約0.6千克),如果1司馬斤能稱20隻,那就是20頭鮑。頭數越少,鮑魚的體形越大,價格也越昂貴。怎麼樣?知道為什麼民間會有“千金難買雙頭鮑”的說法了吧。
馬牙肉:原料不是馬肉
小時候一直以為馬牙肉是馬牙齒上的肉,但要多少匹馬才能炒一盤菜啊?
後來才知道,之所以叫馬牙肉隻是因為成品形狀像馬牙而已,主要原料還是豬五花肉。這道菜制作工藝很複雜,炸和蒸等烹饪手法也都用上了,一道菜做下來起碼也要四五個小時。
說着說着,地理君就餓了。誰來請地理君吃南北大菜、滿漢全席,地理君給你背報菜名!
以上部分圖片由地理君的小夥伴提供
文章由地理君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