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湖南地區開啟現代化新征程

湖南地區開啟現代化新征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1 16:05:13

湖南地區開啟現代化新征程?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确保搬遷群衆過上好日子——,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湖南地區開啟現代化新征程?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湖南地區開啟現代化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懷化)1

湖南地區開啟現代化新征程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确保搬遷群衆過上好日子——

懷化 此心安處是家鄉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軍 雷鴻濤

仲夏燦爛的陽光灑在沅陵縣易地扶貧搬遷點太安社區,社區廣場上歌聲飛揚。太安社區之歌——《太陽出來照窗台》訴說着社區居民的幸福生活。

“‘搬出山窩窩,遷來好生活。’社區越建越漂亮,越來越和諧,大家安居又樂業。”搬遷戶李西玉不住口地稱贊,“社區之歌唱出了我們的心聲。”

“讓搬遷群衆生活更上一層樓。”懷化市委書記許忠建介紹,作為湖南省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市州,“十四五”以來,懷化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确保搬遷群衆“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緻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搬遷群衆既住得放心,又過得安心。

6月9日,懷化市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獲國務院真抓實幹表彰激勵,且是湖南省這項工作唯一獲此殊榮的市州。

身殘也能有事做——

穩定收入更安心

“哒哒哒……”7月11日,沅陵縣太安社區德雲服飾有限公司幫扶車間,4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一張熨衣工作台,是殘疾人李西玉的“特殊崗位”。

“政府幫我找工作,身殘也能有事做。”李西玉說,以前住在大山裡,啥活也幹不了;現在,搬出大山住進了城裡的新房子,樓上是住房,樓下可上班,做夢也沒想到。

2018年底,湖南省面積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沅陵縣太安社區建成,1389戶5320人陸續從大山裡搬到安置點。

這麼多人從山溝裡搬出,靠什麼生活?

搬進新房子,興起新産業。沅陵縣突出後續就業幫扶,将廠房搬進安置點,先後在太安社區建立就業幫扶車間4家,為全省率先在集中安置點建立幫扶車間的縣。

車間搬到家門口,就業不用去遠方。懷化市及時推廣沅陵經驗,先後建成297個幫扶車間,近3000名搬遷群衆就地就近就業。

“樂業才能安居。”懷化市易遷後扶辦負責人說,搬得出的問題解決後,後續扶持最關鍵的就是就業。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确保搬遷群衆穩得住、逐步能緻富,防止返貧。

政府投資項目支持就業,推廣以工代赈帶動就業,支持産業發展促進就業,鼓勵自主創業帶動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一系列推進就近就地就業的舉措,讓全市有就業意願且有勞動能力的搬遷家庭,全部實現至少一人以上穩定就業。

穿行在太安社區旁的太安現代生态農業産業園,黃桃開始采摘,甜柿、連生稻等農作物長勢正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廠房‘搬’進安置點,産業‘安’在家門口,堅持産業就業齊抓、輸血與造血并舉,多渠道推動搬遷群衆就地就近就業。”沅陵縣委副書記、縣長易中華介紹,太安現代生态農業産業園規劃建設總面積1萬畝,目前,産業園初具規模。搬遷戶享受在産業園務工、入股分紅等多重收益。

懷化市持續提升搬遷群衆穩定就業的質量,在大中型安置區發展産業園和新型業态。目前,全市已建成後扶産業項目158個,總投資15.31億元,提供就業崗位3500餘個,促進安置點群衆人均年增收2.47萬元。

“鄉親菜園”解鄉愁——

完善設施更貼心

7月10日,麻陽城西易地扶貧搬遷點龍升社區,不少搬遷戶肩扛鋤頭出門,喜氣洋洋提着新鮮蔬菜回家。

搬遷戶進了城,難道還在幹農活?

搬遷戶鄭雲大的一番話解開了謎團。年逾花甲的鄭雲大在龍升家園安家後,社區分給他家30平方米的“菜園子”。他平時在小區當保安,下班去幹農活。

社區為什麼分地給搬遷群衆?麻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聯席辦主任劉少志告訴記者,不少群衆住進新房,實現了就業,但進城買根蔥嫌貴,種地務農的習慣難舍。

如何讓搬遷群衆住得慣、能融入?易地扶貧搬遷“鄉親菜園”工程應運而生。龍升社區為安置點入住對象按戶均30平方米配套蔬菜種植用地,用地由政府分配提供使用權。

“‘鄉親菜園’菜園既為大家節約了生活成本,也為搬遷戶解了鄉愁。”劉少志說。

“搬得出”隻是易地扶貧搬遷第一步,接下來要讓搬遷群衆“穩得住”。

穩得住,配套設施要完善。記者圍繞龍升社區走一圈,衛生室、幼兒園、銀行、超市、公交站、“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等設施一應俱全。

“過得好快活,就在這裡安心養老。”年近八旬的黃呈召是社區民樂隊的成員,在社區文體活動中心的排練室裡,拉拉唱唱的日子過得樂悠悠。

在懷化,像龍升社區這樣的配套,是每個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的“标配”。懷化市委副書記、市長黎春秋說,懷化以持續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後續幫扶二十條措施”精準落細落實為切入點,進一步優化安置區“硬環境”和“軟環境”,全面提升搬遷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把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寫進群衆心坎裡。

社區嘗鮮“雲治理”——

滿足需求更盡心

每當夕陽西下,芷江海峽路社區文化廣場便熱鬧起來,一群孩子在教練的指導下練習踢足球。

海峽路社區,是芷江規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在社區文化廣場踢足球的孩子,大都是搬遷戶的娃。他們的教練叫趙凱,是駐海峽路社區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

今年初,搬遷戶黃星見工作隊的趙凱在下班後總喜歡到社區廣場踢足球,便通過“社區網格化管理平台”小程序向社區幹部建議:“社區的小孩放學後能否跟着趙幹部踢足球?”

社區幹部接到黃星的反映後,找到趙凱商量,随之成立了“五點半”少年足球隊,現有隊員20餘人。

“每天下午放學後,趙叔叔帶着我們踢足球,結識了很多小朋友,很開心。”留守兒童黃小平高興地說。

從山村搬進城鎮,群衆生活環境變化大,如何有效治理?芷江積極探索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管理服務新模式,堅持黨建引領,安置點成立社區,社區成立黨支部。同時,建立黨群服務中心,劃分微網格,開展便民服務回應搬遷群衆的需求。

“社區嘗鮮‘雲治理’,通過社區網格化管理平台,做到‘居民點單、社區派單、網格跑單’。”海峽路社區黨支部負責人說,社區居民通過微信小程序,可随時反映問題訴求,經社區工作人員及時核驗,精準派發所屬網格的網格長調解處理。

今年5月初,搬遷戶補家培發現小區便利店經營戶彭某華在轉送貨物時,将22棟門前的污水井蓋壓壞,便找其理論,并要求更換新的污水井蓋,雙方因此發生口角。

補家培通過微信小程序反映情況後,網格長牽頭社區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彭某華很快更換了新的污水井蓋。

從去年11月至今年上半年,海峽路社區“雲治理”累計調處群衆糾紛、解決急難愁盼問題245個。

懷化市發改委主任馬源介紹,懷化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推行“一站兩委四會”黨建模式,健全社區治理組織體系,緻力打造管理規範、服務便捷、就業穩定的“睦鄰之家”,讓搬遷群衆找到歸屬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