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今年前四月gdp?據日本《産經新聞》23日報道,日本名義國内生産總值(GDP)排在美國、中國之後,位居世界第三,但由于經濟發展長期停滞,可能最早在2023年被德國超越,從而跌至世界第四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日本今年前四月gdp?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據日本《産經新聞》23日報道,日本名義國内生産總值(GDP)排在美國、中國之後,位居世界第三,但由于經濟發展長期停滞,可能最早在2023年被德國超越,從而跌至世界第四位。
報道指出,近年來随着日元貶值,日本以美元計算的經濟規模縮小,再加上被稱為“日本病”的低增長影響了經濟。
根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的經濟預測數據,2022年名義GDP(預測值)排在第三位的日本,到2023年的名義GDP為4.3006萬億美元,而德國為4.311萬億美元。
根據IMF的預測,即使日本在2023至2027年能勉強避免被趕超,但到2023年日德兩國GPD(預測值)差距将縮小至6.7%左右。專家警告說,如果不采取刺激經濟政策以提高企業勞動生産率和國際競争力,日本GDP早晚會被德國趕超。
用于在國際上比較經濟規模的名義GDP,是在國内生産的商品和服務附加值的總額。與剔除物價變動影響的實際GDP相比,更接近經濟的實際情況。
報道稱,日本名義GDP在1968年經濟高速增長時期超過西德,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經濟第二大國。但在2010年被中國趕超,排名跌至第三位。如果再次被德國趕超,産生最大影響的是日元不斷貶值,以及拉動名義GDP的物價上漲率之間的差距。
日本銀行在2013年實行的“異次元貨币寬松政策”導緻日元貶值,這雖然提振了出口企業的業績,但也使得按美元計算的日本經濟規模縮小。被稱為“四低”的低收入、低物價、低利率、低增長也持續下來。
報道稱,而德國2022年的平均物價上漲率為8.7%,呈較強的通貨膨脹傾向,而且單位時間的勞動生産率比日本高60%。靠着這些力量,德國在迅速追趕日本。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參考消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