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仔豬被農民稱為“最難養的豬”毫不為過,一方面因為斷奶後的各種應激,另一方面因為失去母源抗體的保護而自身免疫系統又未有效建立,所以養豬過程中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保育仔豬幾乎都是易感豬群。那怎麼飼養保育仔豬才能達到保育仔豬全活全壯,為後期肥豬的生長打好基礎呢?這裡就要求養豬人做好仔豬斷奶的“三過渡”。
仔豬在斷奶之前主要以吃奶為主,吃教槽料為輔,教槽時要求養豬人一天添加教槽料5-6次,做到少量勤喂。而仔豬斷奶後就轉變為完全采食教槽料,若是直接改限量供應5-6次為自由采食,仔豬很容易因為采食過大,傷及仔豬的脾胃功能進而導緻豬群腹瀉。
所以,仔豬斷奶之後養豬人不可立即改為自由采食,仍需以斷奶前的限量飼喂5-6次/天為主,輔以少量的自由采食飼料,持續3天後,再逐漸減少每次飼喂量,加大自由采食投喂量。整個飼喂方法的過渡建議持續一個星期的時間,有利于保護仔豬脾胃功能保證後期育肥豬的生長。
仔豬斷奶之前的飼料來源為易消化的液體奶水,斷奶之後一次性轉變為不易消化的固體飼料,固體飼料進入仔豬胃腸道中,是會對小腸絨毛造成一定的損傷,而導緻小腸絨毛長度變短,腸道消化功能減弱,嚴重時影響飼料的消化吸收,導緻斷奶後腹瀉的發生。
我的飼喂習慣是仔豬斷奶後一窩小豬繼續飼喂一包教槽料,到教槽料快吃完時再用仔豬料進行飼料過渡(換料一般需要7天時間)。因為仔豬更熟悉開口料的味道,仔豬斷奶後繼續飼喂開口料有利于仔豬采食,不至于掉膘。再者在剛斷奶時不更換飼料,還可以防止仔豬水腫病的發生。
産房的溫度、濕度的環境條件相比保育舍要高出不少,仔豬斷奶後由環境優越的産房轉入環境稍差的保育舍,若環境過渡不成功,很容易導緻仔豬斷奶後副豬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線杆菌、流感等疾病的發生。
産房在哺乳後期的溫度要求達到25℃,仔豬斷奶後因為沒有保溫箱和母豬的保護要求保育舍的溫度達到27℃,以後每星期下降1-2℃,直至下降至22℃。防止環境變化對仔豬的應激最好的方法是,仔豬斷奶後将母豬趕離産床,仔豬仍然在産床飼喂7-10天的時間,這期間再結合飼料類型和飼喂方式的過渡,讓仔豬成功渡過斷奶關。
此外,若豬場斷奶後仍然出現斷奶後應激性腹瀉以及呼吸道疾病問題,可通過藥物防控:
1、斷奶後應激性腹瀉。中西藥結合防控方案:苦參止痢顆粒/白頭翁散 安普黴素+健胃散。因為仔豬斷奶後的腹瀉多是因為斷奶應激導緻消化系統免疫功能下降,腸道感染大腸杆菌、沙門氏菌等病原導緻的。使用苦參止痢顆粒等中藥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的功能,再輔以健胃散的健脾開胃之功效和安普黴素對病原菌的殺傷作用,可以起到良好的預防腹瀉效果。
2、呼吸道疾病。呼吸道重點防控藍耳、圓環等病毒病,副豬嗜血杆菌、鍊球菌和胸膜肺炎放線杆菌等細菌病,中西藥結合防控方案:荊防敗毒散/銀黃可溶性粉 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泰妙菌素。
仔豬成功過渡後,仔豬的主動免疫慢慢建立,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也逐漸健全,消化道中的有益菌菌群也逐漸建立起來,這些都是仔豬全活全壯的保障,也是後期肥豬快速生長的必要條件。
文/果然悠
想每日第一時間獲取生豬價格,歡迎關注果然悠,每天更新生豬、玉米、豆粕的全國報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