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老李又約了老馮喝茶,但才幾杯下肚,老李就忍不住去了3趟廁所。老馮納悶,說最近幾周發現他這廁所也去得太頻了。
“别看自己坐在這裡啥事都沒有,其實挺難受的。”老李挺不好意思的,說自己這段日子不知怎麼了,腸胃不好,一吃東西就想去方便。
而且自己這一年痔瘡挺厲害的,老感覺那裡濕哒哒的,癢得厲害,有時還便血。但因為去看醫生要光着屁股蛋,老李覺得太丢人了,隻好一忍再忍。老馮聽說後,放下手上的茶杯,說什麼都要拖着老李上醫院檢查。
老李拗不過好友,去做了直腸指檢,結果醫生還真的在肛門約2cm的地方摸到腫塊,并建議他盡快安排進一步檢查。最終,老李被診斷為肛門癌,幸好是早期,還可以挽回。
一、為啥有些人屁屁會長毛?
肛門為什麼會長毛?這就跟我們老祖宗有關了。我們的老祖宗“猿”,渾身是毛,随着進化,毛毛變得越來越稀少了,有些地方毛直接進化沒了,但有些地方還是被保留下來,其中就有肛毛。
跟腋毛、鼻毛、眉毛等一樣,肛毛的存在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隻不過有人稀松、有人密麻。
屁股毛看似“不雅觀”,但其實它相當于肛毛的“保護帶”,可以抵擋部分的細菌、病毒入侵,還能幫助肛門排氣,抑制細菌滋生。
二、“難以啟齒”的肛門瘙癢、潮濕,是怎麼回事?
癢是一種讓人坐立難安的體驗,尤其是私密處瘙癢。你知道嗎?有數據顯示,大約1~5%的普通人群存在肛周瘙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引起瘙癢的原因一部分可能與日常着裝不當或衛生習慣不佳有關,除此之外,肛門瘙癢往往可能暗示一些疾病找上門了。
1、肛周感染
肛門周圍容易受細菌、真菌的感染,患上肛周膿腫的患者,肛門周圍會有持續性的疼痛和腫脹感,一旦膿腫破潰,刺激肛周皮膚,可引起潮濕瘙癢。
2、真菌感染
念珠菌等喜歡潮濕的環境,若免疫力低下者容易受到感染,也容易引起肛周瘙癢。
3、肛瘘
肛瘘由于肛周膿腫破潰,或是切開引流形成外口引起,其分泌物容易造成肛門潮濕、瘙癢。
4、肛門癌
早期肛門癌患者會感覺肛周不适或瘙癢,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現直腸出血症狀,若肛周腫塊形成潰瘍,産生分泌物,可導緻肛門的潮濕。
5、皮膚疾病
接觸性皮炎、銀屑病、濕疹或特應性皮炎等,也容易引起肛周瘙癢。
6、系統性疾病
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貧血、白血病、肝病、腎病等系統性疾病也有可能導緻肛周瘙癢。
三、肛門周圍長了“小肉球”,要及時治療
不少人可能會覺得肛門長了一些“小肉球”,都以為是痔瘡在“作怪”。其實沒這麼簡單,這幾種原因也需要考慮。
初起時,可呈微小淡紅色、暗紅色或污灰色乳頭狀隆起,随着病情變化,隆起逐漸增多增大,并可融合成片或相互重疊生長,可呈菜花狀、雞冠狀或巨大團塊。
如果還伴随了排便習慣改變、大便性狀改變、肛門流膿、流液、肛門疼痛等症狀,很可能是某種疾病引起,應該及時治療,做肛門指檢。
一次肛門指檢,僅需一兩分鐘就查完了。可以及時發現不同形狀異物,如息肉、結節腫塊等,甚至能揪出70%的直腸癌。
四、肛門疾病如何治療好得快?這些建議不妨聽一聽
部分人群在出現肛門瘙癢或者潮濕的情況,可能覺得害羞,不好意思就醫治療。
如果是由于衛生情況不佳導緻的,應注意衛生清潔,大小便後用手紙擦拭。洗澡時,采用蹲位徹底清洗肛管中殘留的糞便。為了避免出汗悶熱,内褲最好選擇舒适透氣的,并且注意勤換。
如果病情較重的,可根據瘙癢程度來選擇藥物治療:
對于還沒有體驗過這種菊花濕哒哒,“坐立難安”的人群,更要提高防護意識,平日注意肛周的皮膚護理,以及保證我們的菊花潔淨。
參考資料:
[1] 《癢癢癢!肛周瘙癢不一定是痔瘡,還可能"暗藏"腫瘤?勸你一定要重視…》.科普中國.2020-12-27
[2] 《肛門有腫塊,可能是這8種疾病!這些知識你要知道!》.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2020-10-06
[3] 《肛門指檢,到底是查什麼的?能查出直腸癌嗎?》.家庭醫生.2020-03-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