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帶電粒子速度與運動周期

帶電粒子速度與運動周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2 04:22:46

在上個世紀,人類的自然科學有了長足的發展,在前半葉占主導地位的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是兩個基礎理論,一個改變了人們對物質、能量、運動和時空關系的認識,一個改變人類對微觀世界本質的認識。

到了後半葉,自然科學發展的勢頭并沒有減弱,因為粒子物理學異軍突起,讓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又提高了一個深度,粒子物理學說白了就是研究這個世界的組成成分,以及這些成分之間力的運作方式。

帶電粒子速度與運動周期(為什麼摩擦會生電)1

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标準模型。它囊括了目前人類所知的所有基本粒子,以及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說标準模型是人類目前最大的知識成就,也是人類400多年來物理知識的大成。

所以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就說亞原子粒子的發現,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們先說電子,因為它是第一個被人類識别出來的亞原子粒子。

我們現在知道,電子帶負電,它所攜帶的電荷是1.6×10^-19庫侖,那麼庫侖的定義是,1安培的電流在1秒種内,流過一根導線任一截面的電荷。

帶電粒子速度與運動周期(為什麼摩擦會生電)2

因此我們說的1安培就是每秒1庫侖,根據電子所攜帶的電荷,我們就能知道1安培的電流其實就是每秒鐘有6.25×10^18個電子流過。這個我們在後面說到電場力的時候會詳細地說到。

那麼在粒子物理學中,我們一般不太說電子具體的電荷是多少,而是會把電子所攜帶的電荷當作一個基本的電荷單位,就是1,我們會說一個物體攜帶了多少個電子電荷,這樣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我們現在還知道電子的質量是9.1094×10^-31千克,或者也可以說成是0.511Mev,之所以能這樣說,是因為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

那麼電子伏特是能量單位,它的定義是,一個電子在經過1伏特的電勢差後所能獲得的動能。1電子伏特等于1.602×10^-19焦耳,可以看出電子伏特是一個非常小的單位,是專門為表示粒子所攜帶的能量而創造的。

帶電粒子速度與運動周期(為什麼摩擦會生電)3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電子它的質量真的很小,是目前我們所知是除中微子以外,第二輕的基本粒子,是最輕的帶電粒子。

但電子對我們來說是非常的重要,因為它質量很小,而且還非常穩定,且帶有負電荷,因此電子是原子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核外繞着帶正電的原子核運行。

而其他所知的所有基本粒子沒有一個可以勝任電子的工作,不是因為它們不穩定、就是因為它們不帶電,例如缪子和中微子,這兩個一個在2.19712×10^-6秒會發生衰變,另外一個為電中性,所以在原子中就不存在這些粒子。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化學反應、生物學過程、電磁現象都跟電子有着直接的關系。這也是為什麼電子是我們第一個發現的基本粒子。因為它做的事太多了,太重要了。

帶電粒子速度與運動周期(為什麼摩擦會生電)4

那麼是誰發現了電子?英國物理學家J.J湯姆遜在卡文迪許實驗室研究陰極射線的時候,測量了陰極射線粒子的荷質比,确定了原子中基本帶電粒子,電子的存在。1897年,他把這些研究結果寫成了三篇論文。

為了把這件事說得更詳細一些,讓大家都了解湯姆遜是怎樣測量電子的荷質比的,我覺得在這之前還是要鋪墊很多的基礎知識。

這會涉及到電現象的發現、電場、電場力、磁場和磁場力,等等這些基礎知識。好,那我們這節課的後半部分就說,人類是怎樣發現電現象,以及對電現象研究的曆史。

帶電粒子速度與運動周期(為什麼摩擦會生電)5

人類發現電現象其實非常的偶然,并不是我們想象地看到了雷電,就認為大自然有電現象,而是古時候的富人們一手拿着毛皮、一手拿着琥珀,在他們擦拭完琥珀以後,就發現被毛皮摩擦過的琥珀可以吸引細小的物體,比如一些毛發、碎屑之類的東西。

這個現在最早的記錄出現在公元前4世紀柏拉圖的對話集《蒂邁歐篇》當中,裡面就描述了琥珀具有吸引力的現象。

到了16-17世紀,一位叫威廉·吉爾伯特的英國醫生就發現,這種吸引力的現象其實非常的普遍,它也可以發生在像玻璃、石蠟、鑽石、煤玉等等這些物質的身上,吉爾伯特也是第一個仿照琥珀的希臘字,創造了電的這個詞(electricity)。

在這麼多的物體上都發現了電吸引的現象,這就說明電這種奇怪的東西,并不是單個物體所特有的屬性,而是當兩個物體摩擦的時候産生的一種流質。

帶電粒子速度與運動周期(為什麼摩擦會生電)6

1729年,英國人斯蒂芬·格雷就發現把摩擦過的玻璃棒與其他物體接觸以後,可以讓這些物體具有吸引其他物體的能力,這說明電可以傳遞給别的東西。從而就驗證了上面的說法,電是一種流質,不是某一個物體特有的屬性。

随後人們就發現了電不僅有吸引力,還有排斥力,這一下讓電的現象變得複雜了,發現這個現象的人叫弗朗西斯·豪克斯比,他說,用摩擦後的玻璃棒接觸一些銅屑以後,這些銅屑之間竟然表現出了排斥力,和玻璃棒之間也有了排斥力。

到了1733年,這個現象就變得更加複雜了,因為法國科學家迪費就發現,和玻璃棒接觸過的銅屑雖然互相排斥,但是它們卻和與帶電樹脂接觸過的銅屑,表現出了吸引力。

所以迪費得出結論,有兩種完全不同的電,一種叫玻璃電,一種叫樹脂電。玻璃電和玻璃電、樹脂電和樹脂電互相排斥,而玻璃電和樹脂電互相吸引。

這樣的結論就可以解釋以上的現象了,當玻璃與絲綢摩擦以後,玻璃上會帶玻璃電,絲綢上會帶樹脂電,當像琥珀這類樹脂與毛皮摩擦以後,琥珀就會帶樹脂電,毛皮就會帶玻璃電。

這種說法就是電的雙流體理論,在很長一段時間内他符合我們的實驗的觀察,但是到了18世紀中期,人們就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論,叫單流體理論,相比于雙流體它更加的簡潔。

帶電粒子速度與運動周期(為什麼摩擦會生電)7

提出并發揚這個理論的人我們非常的熟悉,他是美國費城的著名學者:本傑明·富蘭克林。他說,每一個物體本身都可以容納一定的電,在沒有摩擦的時候,這種電是滿的,不缺也不多,所以物體不帶電。

當摩擦以後,比如玻璃棒與絲綢摩擦,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電就會從絲綢上跑到玻璃上,這時玻璃上就會攜帶更多的電,叫盈餘電,這種電跟費迪說的玻璃電是一樣的。

但這時由于一部分電跑到了玻璃上,那麼在絲綢上就會出現一些缺額,這些缺額就是迪費所說的樹脂電。

同時富蘭克林還發明了一些名詞到今天仍在使用,比如說他把缺額,也就是樹脂電叫負電,把盈餘電,也就是玻璃電叫正電。

同時他也創造了電荷這個詞語,用來描述物體上攜帶電的數量,提出了“電荷守恒”這個非常超前的基本假說,說的是,電荷不會被創造,隻會從一個物體的身上上轉移到另外一個物體的身上。

富蘭克林的單流體理論也可以解釋電現象的排斥和吸引,他假定有盈餘電的物體相互排斥,但它們卻可以吸引有電缺額的物體,而有電缺額的兩個物體之間卻會表現出互相排斥的現象。

那麼到底是單流體理論還是雙流體理論,這個問題直到電子發現以後才沒有了争論,以我們現在掌握的知識來看,其實兩種理論都是正确的。

你看,是這樣的,我們可以認為電隻有一種就是電子攜帶的負電荷,當玻璃棒與絲綢摩擦的時候,是玻璃棒上的電子跑到了絲綢的上面,玻璃棒有了缺額帶了正電,絲綢有了盈餘帶了負電。

所以說單流體沒有問題,但可以看出富蘭克林當年把一件事給搞差了,他把缺額,也就是樹脂電叫負電,把盈餘,也就是玻璃電叫正電。

後來物理學家就沿用了一部分富蘭克林的說法,把玻璃棒上的電荷就叫正電荷,把絲綢上的電荷就叫負電荷。

所以電子就帶了負電,原子核就帶了正電,正負完全是人為規定的。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那為什麼說雙流體理論也是正确的?

因為确實有正電荷的存在,确實有兩種電荷,比如說在鹽的溶液當中,我們就可以得到帶負電的粒子流,和帶正電的粒子流,這就是兩種電荷的流體。

而且從更高的層面上說,帶負電的電子還有一個反物質版本叫正電子,他跟電子的質量和自旋是一樣的,但是電荷相反,所以雙流體理論也是正确的。不過在一般情況下,單流體理論使用起來更加的方便。

帶電粒子速度與運動周期(為什麼摩擦會生電)8

可以看出人類對電的認識是從摩擦生電開始的,但是為什麼摩擦會生電?為什麼用絲綢摩擦玻璃棒,電子會從玻璃棒上跑到絲綢的上面?為什麼毛皮上的電子會跑到琥珀的上面?

說起來也奇怪,看似簡單常見的問題,其實我們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而且摩擦生電也是人類第一個認識到的電現象。對此,我們沒有一個詳細完整的解釋。

不過通過大量的研究,我們總結出了摩擦生電物質的順序表,前面的物質傾向于失去電子,而後面的物質傾向于獲得電子,也就是說,每種材料它們對電子的渴望程度不同,當兩種材料相遇,一種容易失去電子,一種渴望獲得電子,它們隻要一接觸就會傳遞電子。

其實并不是摩擦本身的原因,就算不摩擦也可以生電,比如說,一張塑料紙,你沒有摩擦它,它都會粘在你的手上。

隻不過摩擦是一個比較充分的、長時間的接觸過程,所以才讓我們産生了一個誤區,認為是摩擦生電了,其實是接觸就可以生電。

所以問題就變成了為什麼不同材料的物體,它們對電子的渴望程度不同?這就涉及到了複雜物體表面的物理學問題了,這個分支學科的發展并不成熟。

而且有一點特别的重要,每一種材料對電子的渴望程度并不是固定的,随着溫度的變化、空氣濕度的變化都會影響它們對電子的态度,因此以上的這個摩擦生電順序表中物質的相對順序并不是固定了。所以加上影響因素比較多,摩擦生電的過程非常複雜,現在還沒有一個詳細合理的解釋。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這裡,下節課我們說人們對陰極射線的研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