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滬上阿姨一天2000單

滬上阿姨一天2000單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09:12:37

新冠疫情嚴峻,東方網記者劉曉晶近期核酸檢測呈陽性,目前已被轉運至方艙醫院進行相關治療。他将在方艙内為大家帶來相關一線報道,聆聽陽性感染者的心聲,講述方艙醫院的見聞,記錄一次特别的“進艙日記”。

“94号,94号跟上!”

伴随着一陣陣“夜行軍”般的急促聲,淩晨4點我被“叫醒”。尋着這低沉且溫和聲音的源頭方向望去,一個病人志願者叔叔正帶領着幾個年輕人有序排隊,等待入住方艙醫院,拖着行李跟在後面的年輕人一臉迷茫。

滬上阿姨一天2000單(上海阿姨成了我的)1

△4月12日清晨4點03分,幾位年輕新病友正在排隊進入方艙,一位拉着行李箱的年輕病友臉上寫滿了迷茫。

揉揉眼睛再看看我的對面,不知道什麼時候新來了一家人,昨天還空着的幾個床位,一覺醒來全滿員了。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又一個年輕新病友拖着行李箱從我身邊經過。

忙碌的聲音仿佛從方艙四面八方傳來,我突然意識到,可能甚至更早的時候,方艙醫院就“醒”了。又或者說,它一刻也沒有“睡”,睡的隻是我們這些确診病人。

滬上阿姨一天2000單(上海阿姨成了我的)2

△4點25分,我對面的空位新來了一家三口,丈夫和妻子正在整理衣架,小朋友正在安靜地看書。“親子倉”的人性化處理讓人感受到溫馨。

“幫我感謝長征醫院的大白們”

一大早,我從水池洗完臉回來,手上拿着盆和牙缸。走在方艙小道上,不遠處一個阿姨上上下下盯了我一圈,然後突然沖過來說:“小夥子,能幫我一個忙嘛?”

面前的這位阿姨個子高高的,體型有點微胖,短頭發顯得很精神,一口上海口音,放在任何一個上海弄堂裡,你也許都能看到她的“身影”,非常熱情和藹。

“阿姨您好,請問有什麼事情嗎?”我有點疑惑地問道。

阿姨拿出手機,給我看朋友圈裡我寫的《進艙日記》——

“他們都說這不就是我們的83号病友一家嗎?小夥子,這文章是你寫的吧?寫得真好!”

“嗯,阿姨,這的确是我寫的。”

“那你能幫阿姨寫點故事嗎?阿姨是真的寫不來。”

什麼故事呢?

原來,居住在黃浦區老西門的張阿姨29日确診後被轉運到世博方艙醫院,當時負責醫療保障的是長征醫院的醫護人員。

張阿姨患有心髒房顫的基礎性疾病,在得知張阿姨的情況後,醫護人員主動進行關照和備注,在得知張阿姨随身攜帶的地高辛片隻剩寥寥幾顆時,長征醫院派出醫生陳挺與張阿姨對接,解決了她的後顧之憂。

滬上阿姨一天2000單(上海阿姨成了我的)3

△張阿姨自己帶的一盒子已經吃完。

“還剩2顆藥了,長征醫院的大白們送來了新的藥,無縫對接上了,真的救了我的命!”阿姨激動地說,還主動給我看手機上與長征醫院陳挺醫生的聊天記錄。

“小夥子,麻煩你了,一定要幫阿姨寫出來,真的非常感謝長征醫院的大白們!謝謝他們!”

滬上阿姨一天2000單(上海阿姨成了我的)4

△這是張阿姨平時需要吃的所有藥丸,右邊三盒藥是長征醫院的大白們為她添配的藥。

“小狗勾”也是一條生命啊

記得來到世博方艙醫院的當晚,我去上廁所時,碰到一個正在遛狗的病友。當時有點震驚,也沒多想,畢竟這“小狗勾”也沒有錯。說來也巧,我今天居然再次碰到了小狗和它的主人。

這隻小狗隻有1歲,叫做豆豆。遇到它的時候,它正在被主人抱着曬太陽,小狗似乎嗅出了陌生人的味道,一直用它那大大的圓圓的水汪汪眼睛盯着我看,套用網上形容“小狗勾”的詞語就是:萌萌哒。

滬上阿姨一天2000單(上海阿姨成了我的)5

△小狗豆豆正在曬太陽。

小狗的女主人來自浦東塘橋,3月26日進入世博方艙醫院,一起被确診陽性轉運來的還有她的丈夫。

“阿姨,這狗叫什麼名字啊?怎麼跟你們一起進來了?”我好奇了幾天的問題,終于脫口而出。

“它叫豆豆!”

接下來的對話,讓我有些意外。阿姨話鋒一轉,開始自責起來:“我知道帶寵物狗進方艙醫院是不對的,也不符合規定,但是不帶來怎麼辦?它那麼小,會餓死的啊,小狗也是一條生命啊,對不?”

阿姨繼續說:“為了這事,警察也的确找過我們,怎麼辦呢?我們實在沒有辦法了,總不能眼睜睜看着它死吧?”

滬上阿姨一天2000單(上海阿姨成了我的)6

△進方艙醫院的第一天晚上拍到的豆豆。

我也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但是,從現在阿姨還能帶着豆豆曬太陽這個事實來看,當時處理這件事的警察同志十有八九是采取了柔性管理了。無論如何,我默默在心裡,為他們尊重小動物生命的做法點了個贊。

方艙Tony老師竟是兼職!

先跟讀者們說聲抱歉,前兩天,我搞錯了一件事——之前稿子裡走紅的“Tony老師”,理發僅僅隻是他的副業!實際上,仁濟醫院物業員工才是這位世博方艙醫院Tony老師的真實身份。

今天下午,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還是忍不住跑去找Tony聊了聊。當然,是以病友的身份,而不是采訪。

不善言語的陳師傅老家在湖北,從小就跟着師傅學理發。“我師傅82歲了還在給人理發,老人家身體真的好!”提起自己的理發師傅,陳師傅臉上寫滿了敬佩。

目前,陳師傅在仁濟醫院西院做物業工作,因為有理發這一技之長,所以平時不少同事也找他理發。“我給同事理發都是15元一次,100元就可以包年,包年的這些顧客或者同事想什麼時候過來找我理發都可以。”陳師傅還說,平時理發的工具他都是随身帶着的,主要還是不想浪費這門手藝。

怎麼就在方艙醫院理起發來了?陳師傅回憶說,3月29日進方艙醫院的第一天,他在公共洗浴水池邊自己給自己剪頭發,有病友看到了就問,“你會理發?能幫我們理嗎?”想了想,也就答應了。

“現在每天的生意談不上固定,多得的時候一天7、8個,少的時候一天1、2個。嗨!混口飯吃而已!”陳師傅平靜且輕描淡寫地說道。

滬上阿姨一天2000單(上海阿姨成了我的)7

△陳師傅的内心很平靜,當然這種平靜之中也透露出一種堅強。

這大概就是生活。如果不是因為同為方艙“新冠人”,我和這些病友也許一輩子都很難有交集。這大概就是一種因為疫情而産生的緣分,且行且珍惜!大家一起攜手早日康複!

最後唠叨兩句。

今天,和我對接的編輯同事告訴我,評論區留言裡不少網友特别關心我母親的情況。

我今天跟她通了電話,她現在在一個中轉站裡住着,同一個房間的其他患者有些已經就近轉移到方艙,房間人數也從6個變成了2個。人少了睡眠質量也提高了,現在她還有點咳嗽,但抗原自測已經轉陰了。母親因為打了三針疫苗,所以症狀應該是我家裡最輕的。

在此,非常感謝大家的關心!

最後,我也希望今天這三個可愛的方艙醫院的普通人,以及他們溫暖的故事,能給艙外的你一點力量。其實,我們的生活很平凡,但那平凡之中的微光,恰恰是我們勇敢和堅持的希望。

記者:劉曉晶

來源: 東方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