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是一個非常古老、迄今仍然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和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随着結核病防治工作的推進,我國結核病的發病率正在下降,但仍然是結核病高負擔國家,結核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分枝杆菌可以引起人和動物結核病。結核分枝杆菌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黏膜損傷進入機體,主要侵犯肺髒,被稱為肺結核病,也可侵犯肺髒以外的其他部位,如肝、腎、腦等器官,被稱為肺外結核病。結核病在古代被稱為“痨病”。
結核分枝杆菌為細長略帶彎曲的杆菌,呈單個或分枝狀排列,無莢膜、無鞭毛、無芽孢。結核分枝杆菌在體内外受物理、化學、免疫等因素的影響,維持菌體固有形态的細胞壁缺損或喪失,産生細胞壁缺陷型,被稱為L型菌。L型菌一般呈球狀體,但同時也存在長絲體、巨球體等形态。
結核分枝杆菌革蘭染色陽性,但因其細胞壁含大量脂類通常難以着色,而在加溫條件下經苯胺染料染色後,用酸或酸酒精脫色,仍能保留一定的染料。這種特性被稱為抗酸性,因此結核分枝杆菌又稱抗酸杆菌。結核分枝杆菌經抗酸染色後呈紅色,标本中其他細菌、細胞和雜質等均呈藍色。此外,結核分枝杆菌還可用金胺“O”染色,在熒光顯微鏡下菌體可發生熒光。結核分枝杆菌為專性需氧菌,營養要求較高,适宜的生長溫度為35攝氏度~37攝氏度,低于30攝氏度不生長。結核分枝杆菌生長時還需要一定的濕度,常用的有改良羅氏固體培養基。結核分枝杆菌細胞壁中脂質含量較高,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因此生長緩慢。在培養基上一般需要2周~4周或更長時間才出現肉眼可見的菌落。典型菌落為幹燥、堅硬、表面呈顆粒狀、乳酪色或黃色,形似菜花樣。
結核分枝杆菌是胞内感染菌,其免疫主要是以T淋巴細胞為主的細胞免疫,體液免疫隻是起到輔助作用。結核的免疫隻有當機體細胞内存在結核分枝杆菌或其組分時才有免疫力,一旦結核分枝杆菌被完全殺滅,其組分被完全清除後,相應的免疫力也随之消失。因此,結核的免疫被稱為感染免疫或帶菌免疫。
目前,結核分枝杆菌的實驗室檢查方法有以下4種:顯微鏡檢查、分離培養檢查、分子生物學檢測和免疫學檢測。
顯微鏡檢查:痰塗片顯微鏡檢查是發現傳染性肺結核患者簡單、有效的實驗室診斷方法,是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結核病防治規劃推薦的結核病實驗室首要細菌學檢查技術。其特點是簡單、快速和價廉,當天出結果,但無法辨别死菌活菌;敏感性低,通常需要5000條菌~10000條菌/毫升才能夠得到陽性結果;特異性差,各種抗酸杆菌均可着色,需要通過進一步試驗才可确定是否為結核分枝杆菌。
分離培養檢查:結核分枝杆菌分離培養檢查是結核病确診最可靠的方法,是結核病病原學診斷的“金标準”,也是獲得純培養物進行菌種鑒定、藥物敏感性試驗,以及其他生物學研究的基礎。進行分離培養的标本應盡量在未使用抗結核藥物之前采集。其缺點是時間長,使用改良羅氏培養基需要4周~8周才能報出結果,各種分枝杆菌均可生長,需要結合藥物敏感性試驗和結核分枝杆菌菌種鑒定,隻有這樣才可确定是否為結核分枝杆菌。在液體培養基中,細菌生長較為迅速,一般1周~2周即可報告生長,但是成本較高。
分子生物學檢測:以核酸為檢測對象的聚合酶鍊反應(PCR)及其衍生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檢測中,成為結核分枝杆菌分子診斷的主要方法。在結核分枝杆菌快速診斷、菌種鑒定、耐藥性檢測和基因分型等方面被廣泛應用。
免疫學檢測:結核分枝杆菌感染人體後,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産生一系列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反應。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活動性結核病患者的細胞免疫随病變加重而減弱,體液免疫随病變加重而增強,産生特異性結核抗體,這種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分離現象非常明顯。因此,可用已知的結核抗原來檢測待檢标本中是否存在特異性升高的結核抗體及其含量,從而輔助診斷結核病。
在基層,細菌學檢測仍為診斷結核病的常用方法。痰塗片顯微鏡檢查是确診的依據,也是發現結核病簡單、有效的手段。分子生物學檢測具有敏感性高、特異性強、快速等優點。目前,河南省在基層大力推廣使用分子生物學檢測,以提高肺結核患者的病原學陽性率。
(作者:結防所-王少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