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麗
立夏以來,今天是最不像夏天的一天,涼快到讓你懷疑是不是秋天走錯了地方。一句話:舒服極了。
這麼舒适的天氣如果不出去走走,都有些辜負老天爺的厚愛。原本是想沿大明湖随便轉轉,一時興起跟很多遊客湊了個熱鬧,排隊去劃了個船。
回想這些年,在大明湖坐過好幾次畫舫船,也劃過小船,但大都是陪外地來玩的親戚或朋友。往往這個時候自己通常兼職半個導遊,在照顧别人的同時也就很難盡情享受過明湖泛舟的樂趣。
弟弟結婚那年,舅舅家表哥跟表嫂帶着侄女從外地趕過來參加婚禮。閑暇時間,我帶他們去大明湖劃船,經驗不足跟着其他遊客租了艘腳蹬的那種船。結果侄女年紀小,我又穿着裙子不方便,隻好表哥表嫂賣力地蹬,蹬了一會兒就蹬不動了。。。。。。走的時候,累得連押金都忘了退;走到大明湖西南門才想起又折了回去。
去年表叔帶新嬸子來濟南玩,趵突泉逛完後,我又陪他們去大明湖坐船去了湖心島——曆下亭。身為晚輩,吃了一路長輩撒的“狗糧”。“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愛情原來跟年齡無關,隻與人有關。
今天這樣跟家人一起,在大明湖上劃船還是第一次。
盡管湖面有風,天工也不作美,時不時地下點兒小雨,但這并不影響劃船的心情,反倒是多了一些小情趣。腦海裡情不自禁冒出“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詩,就是嘛,學學古人樂而往返的态度,着什麼急回家。
可能是下雨天的緣故,湖中心四五十公分長的大鯉魚竟然在船頭不遠處一躍而起,引起人們一陣陣驚呼,很有一番“鯉魚跳龍門”的架勢。如果不是這樣的雨天,如果不是泛舟于湖上,這樣的景觀還真是看不到。
以前常站在岸上看别人劃船,沒覺得湖很大;當自己置身于湖中,一眼望去感覺湖面大了許多。沒有了岸上熙熙攘攘的擁擠,湖面上的空曠是在岸上無法體會的一種舒坦。
有個小夥子自己劃了一艘船,既不前進也不後退,更不着急地去湖心島轉轉,就那麼靜靜坐在船上,任船漂泊在湖面上。
比起他的那種悠然自得,我們則是多了幾分倉促,總想着在有限的時間内盡可能的去更遠的地方,然後在規定的時間内回到出發的碼頭。隻是如此一來,途中難免不停地看時間,患得患失中總不能全心地投入到劃船的樂趣中,少了些小夥子的從容不迫。
剛開始的不理解,變成後來的羨慕,羨慕他有種“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灑脫,就算做不到,我相信他也是一個會享受生活的人。
以前跟很多外地的朋友聊天,發現有個共同點,大家對自己家門口的景區往往并不熟悉,因為總覺得家門口的景區啥時候去都行。平日忙沒空,假日有空的時候,這裡又是外地遊客的天下,不想湊熱鬧添堵。一年到頭也去不了幾次,那為數不多的幾次,多半也是為了陪外地來的朋友。
郁達夫在他的《故都的秋》裡,就曾這樣寫到:“旅遊就是從自己待膩的地方到别人待膩的地方去”。
若幹年過去,在旅遊成為人們生活一部分的今天,盡管人們對旅遊的意義有着各自的不同見解,但這是我看過的關于“旅遊”最精辟的解釋。至少,我認為這也是人們願意出門的初衷,至于旅遊會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收獲和驚喜,那就是出門以後的事情了。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