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農村師資隊伍的舉措?紅網通訊員 石自行 潘志強 浏陽報道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加強農村師資隊伍的舉措?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紅網通訊員 石自行 潘志強 浏陽報道
浏陽地處湘贛邊界,面積5007平方公裡,人口143萬。全市中小學300餘所,90%以上是鄉鎮學校,學生16萬餘人,是典型的基礎教育大縣。師資是鄉村教育發展的重點,也是難點,普遍面臨着“下不去、教不好、留不住”和學科失衡等問題,但在浏陽這些問題卻得到有效解決,浏陽是如何做的?近日,筆者走進浏陽進行探訪……
精準“供給”:定向招聘補充鄉村學校
畢業湖南文理學院舞蹈編導專業的宋豔紅,今年參加浏陽市教師招聘,并以總分第一名進入了考察環節。她報考是洞陽鎮九溪教學點音樂崗位,較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這個崗位僅限浏陽考生。“我是浏陽人,即使是教學點,再遠也是在浏陽。”宋豔紅說。
在浏陽今年的教師招聘中,除九溪教學點音樂崗位外,另外雙獅坪中學音樂等10個崗位僅面向浏陽考生。同時,還有45個崗位僅招男性,24個崗位僅招女性。這是浏陽首次在招聘條件上進行地域和性别的限制。“這是對學校崗位需要、性别比例、學科平衡等方面的綜合考慮。我們不是簡單的分給學校一個教師,而是根據學校實際量身定招。”市教育局人事科負責人說。
浏陽現有在編在崗教師9000餘名,由于山區學校多,“麻雀學校”也不少,班小班額多,實際配備教師數遠超規定的配編比。近幾年,浏陽依托“5358”工程,招聘教師近千名,80%以上都補充到了鄉村中小學校。同時,浏陽大力開展免費師範生培養,近年來就有200餘名本地“免費師範生”回到了浏陽鄉村學校,僅今年就有88個名額,這樣一批“從鄉村來,回到鄉村”的教師,有着濃厚鄉土情結,能落地生根,成為鄉村教育的中堅力量。
多元培訓:促進師資素質提升
到北師大參加培訓,這是達浒長益完小湯樂老師想也沒想過的事。今年浏陽市教師高端異地培訓,50名教師到北師大參加為期兩周的培訓。“能參加這樣的培訓,收獲很大!”談起這次培訓的收獲,湯樂老師顯得異常高興。與此同時,另外還有100名老師将赴其他高校進行培訓。
不僅有走出去的高端異地培訓,也有請進來的教育大講堂。5月21日,浏陽第一期教育大講堂在歐陽予倩大劇院正是開講,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校長高峰為3000多名教師講述了《學校文化認同和課程重構》這個課題。同時,浏陽通過創新培訓模式,組織教師全員參與繼續教育培訓,2015年,浏陽市借助各類培訓計劃,培訓教師達10518人次,教師參培面超過80%,培訓合格率100%。浏陽被評為“省培計劃高中學科送培到縣項目工作先進單位”“中小學教師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市教師進修學校被評為省“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工作先進單位”。
依托名師工作室,通過名師的引領、帶動和輻射作用來培訓教師,這是浏陽師資培訓的一條重要途徑。目前浏陽名師工作室已達到19個,涉及幼兒園至高中各個學段,涵蓋了心理、幼兒、職業教育等各個領域。這些建立在學校的工作室,就像一個培訓基地,在日常工作中培訓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幹教師。2015年,浏陽市新增長沙市級骨幹教師24人、浏陽市鄉村骨幹教師142人。
“在做好教師培訓的同時,從2015年我們啟動了志願支教工作,設立10個支教分隊,組織500餘名音樂、美術、體育、英語等學科的專任教師對全市偏遠山區33所學校(教學點、單人校)進行志願支教,為學生送去了2萬餘堂。專任教師在給學生上課同時,更注重對本校教師的培訓,從本質上解決學科失衡的問題。”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
築巢引鳳:建1861套教師周轉宿舍
“住進學校周轉房,我不用早出晚歸奔波,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搞教學了。”這個學期,浏陽沿溪完小羅巧豔老師結束了多年的“走教”生活。筆者走進她住的房間,三四十平方米的宿舍配套了廚房、衛生間、生活陽台、電熱水器和必要的家具。“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羅巧豔老師由衷地為周轉宿舍點贊。
從2013年起,浏陽計劃每年完成400套左右教師周轉房的建設任務。周轉房分為面積35平方米和55平方米兩種類型,結構合理,非常實用,很受教師歡迎。截至2015年底,浏陽已建設教師公共租賃房1861套,建設面積達4.6萬平方米,累計投資1億多元,惠及鄉村教師近2000人。
“教師周轉宿舍讓我們招聘新老師有了底氣!”岩前中學校長李衛東說。學校由于偏遠和教師住房難,往年招的一些新教師總是留不住。20套教師周轉宿舍建成後,學校近幾年來的新教師都留了下來。
特殊待遇:用足用夠政策留住農村教師
績效工資、農村教師津貼、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鄉鎮工作補貼,這一系列政策體現了浏陽對農村教師的特殊待遇。
“鄉村教師為浏陽教育付出很多,我們想盡辦法,用足用夠政策,确保财政資金保障到位不留任何缺口,盡最大可能提高老師們的福利待遇。”浏陽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說。
缪昌聯老師是澄潭江龍家教學點的老師,他很樂意将農村教師的“特殊待遇”拿出來曬一曬:鄉鎮工作補貼每月500元,山區教師津貼每月400元,教學點的教師每期還有2000元,按不同條件可重複享受多項,最多的每月補助近千元。“真金白銀,讓農村老師有了實實在在的優越感。現在長沙市又出台鄉村教師新的補助政策,以後待遇會更高。”
“我和幾位老鄉都是外地來的,一直在農村學校工作,現在已在浏陽安家,也不會離開浏陽了。”從湘西永順縣來到浏陽張坊中學的盧長雲、黃芳兩夫婦說,“我們夫妻都在學校工作,兩人年收入加起來有十幾萬,在浏陽城區也買了房,幾年前就買了車,回城也很方便,感覺當老師日子還是很不錯的。”
“教師隊伍建設任重而道遠。接下來,我們将在增加教師數量,提升師資質量的同時,開展教師輪崗交流,促進學校師資均衡發展。”浏陽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