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杜牧的《清明》可謂是家喻戶曉,尤其是後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千百年來更是人人頌傳,婦孺皆知。雖然大家對古詩都能倒背如流,但詩中牧童所指的杏花村在哪裡?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其實關于杏花村的地理位置,一直也是有争議的,而山西汾陽和安徽池州就在這場杏花村的争奪中大打口水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讓誰!
池州人認為杜牧曾經做過池州刺史,并且在池州西郊的秀山腳下也有一個杏花村,做過兩年池州刺史的杜牧曾多次到秀山遊覽,詩中杏花微雨的美景很有可能就是杜牧在一次的清明祭掃後寫下的。
并且池州人還提出,在一位研究杜牧生平的著名學者所編撰的書中,并未提到過杜牧曾經到過山西,既然從未到過山西又何談詩中的杏花村會在汾陽一帶呢?況且山西地勢偏北,氣候幹旱少雨,又怎會出現清明時節連綿陰雨這種南方才會有的氣候呢?
對于池州的質疑,山西汾陽也拿出了同樣有力的證據。
産自山西汾陽又名揚全國的杏花村酒自唐朝以來就從未改過名字,而詩中牧童遙指的杏花村便是如今杏花村酒的發源地。
池州人一再認為杜牧沒有到過山西,汾陽人則認為這一點是站不住腳的。在杜牧的詩中有很多涉及山西的詩文,《并州道中》就是杜牧從太原出發,南下去汾陽的官道上寫的。
并且汾陽人還提出,杜牧的祖父杜希望曾在汾州(今山西汾陽)做過刺史,死後就葬在汾陽,清明時節,杜牧前往祭拜自己的祖父,也是人之常情。
談了半天,杏花村之争貌似是一個頗有争議的學術問題,然則是一個很熱的社會現象,一場關于旅遊資源的争奪。
在這場利益之争中,誰占據了上風,誰就獲得了開發權,誰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但不管是安徽池州還是山西汾陽,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合理的開發,真正為遊客着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