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論語人生的七大規律

論語人生的七大規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9 22:31:46

師: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這句話你們查到的什麼樣的解釋才合理?

生1:我查到的感覺都不太合理。

師:那你講講查到的不合理在什麼地方?有哪些矛盾的?

生1:我講不太出來······

師:你們都講不出來嗎?好吧,我來講一下,你們在網上看到的這句話的解釋差不多是不是: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禮儀,就不能立身處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話語,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這樣的翻譯就是空談大道理的說教,還制造了一大堆迂腐的教條和概念。知命,知禮,知言這些概念,很多都是被大家亂翻譯制造出來的,這樣的翻譯大家看着就煩,又不落地,又死闆,又晦澀。

我們前面對論語的解讀就知道,孔子是一個極其務實不務虛的人,他一貫的作風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他最反感的就是整一大堆沒用的大道理,最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

論語人生的七大規律(論語講記25不知命)1

首先我們看看這句話正确的斷句,應該是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會正确斷句了,理解這句話才算是入門了。首先這裡的不知,跟我們最前面講的,人不知而不愠的知是一個意思,通假字,通智慧的智。

關于這個知,通假字的情況很多,這裡我講一個小故事,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就是智慧。這句意思就是智慧的人一般是沉默寡言的,整天絮絮叨叨講不停的人就是沒有什麼智慧的。後面白居易讀到這句話,他就寫了一首詩

讀老子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這首詩就是用老子的邏輯來諷刺老子,你如果是個智者的話,為何還來寫五千文的《道德經》出來呢?

用現代的一個悖論來講,小鎮上有個理發師,他有個規矩就是不給自己理發的人理發,那他要不要給自己理發呢?

生:要,好像又不要。

哈哈,到底要不要?白居易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如何替老子解釋呢?這個問題有點複雜,你們要是聽懂了,以後看問題就會入木三分。

莊子講過一句話,得魚而忘筌,得意而忘言。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得到了魚就要把魚簍忘了,筌就是魚簍的意思。知道了語言背後的意境或者意會,就要把語言忘了。用莊子這句話來解釋老子智者不言,言者不知,就很清楚了,老子說這個話,隻是告訴你一個達到目的的途徑,要真正做到,并不是要你把這句話記住。

同樣的用佛經裡面也有這樣一個故事,無盡藏尼對慧能大師說:“你連字都不識,怎解釋經典呢?如何開悟呢?”慧能大師,一言不語,以手指月。然後解釋道:真理與文字無關,真理好像天上的明月,而文字隻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是明月,洞悉真相不一定通過手指,手指隻是一種輔助。

這樣就清楚了,老子說得這句話,也隻是指向真理或者真相的手指,并不是真相本身,我在得到真理時候就應該放棄指向真理的手指,而不是一直抱着手指在那裡研究。

論語人生的七大規律(論語講記25不知命)2

同樣的我給大家講這些話和解釋,也隻是幫助大家理解論語,大家理解後,就可以把我的話忘了,你理解透徹了,換成自己方式來解釋都是一樣的。

好了,我們繼續把剩下的講完,命無以為君子也,是屬于賓語前置,表示強調,論語很多地方都是這樣用的。命就是使命,這句話意思就是,不智慧的人,就不會把成為君子當作自己的使命。

同樣的也是這樣理解,禮就是社會的基本秩序,有點相當于現在的法律。言就是言論和輿論的意思。那麼整句話整體來理解就是:在一個不知的社會裡,人們就不會把成為君子當作自己的使命。也沒有能力建立起一個社會正常的秩序,最後又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導緻這個社會的環境和風氣越來越差,于是就更加無法幫助人們産生智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