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塑料用品,全都扔掉!”
“你這又是唱得哪出,你直接把整個家扔了得了!”
王姨退休後特别清閑,時不時就和小區裡的幾個阿姨們聚在一起談天說地。這不,前兩天王姨的老夥計李姨又說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她說昨天兒子給她看了一篇文章,說現在塑料制品可不能再用了。
天天用塑料制品的人,連血液内都存在塑料品。塑料的危害多大啊!經常這樣下去會導緻身體患癌的,說罷把文章翻出來給王姨她們一行人都看了。
幾位阿姨面對一大長篇的數據看的有些頭疼,隻抓住了一些“關鍵”信息,塑料品會緻癌,會對健康不利。
當天晚上回去後,王姨非要把家裡所有的塑料制品都丢掉,老伴看見後非常生氣。自從退休後,王姨總是想一出是一出的,這次怎麼也不同意她丢東西。
對于老伴的做法,王姨氣得不行,但是卻也無法說服老伴,自己的确講不出個所以然來,難道就這樣讓家裡人繼續再用塑料品嗎?到底李姨說的有沒有道理?跟随小妙一起往下看。
一、最新研究:人類血液中首次發現微塑料
微塑料這一概念,早在2004年就被提出。因其廣泛存在于海洋環境,且對生物産生多種不确定的危害而備受社會關注。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調查了我國11個省市的參與者糞便樣本發現,經常食用外賣食品、喝瓶裝水或是經常粉塵暴露的人群,糞便内含有的微塑料含量更多,發生腸道炎症的風險也會随之增加。
2022年3月,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也曾對此進行過研究。研究人員招募了22名健康受試者,通過靜脈穿刺獲得了他們的全血樣本。
通過分析後發現,77%(17人)的受試者血液内有可量化的微塑料,每毫升血液内的數值可達到1.6μg,最為常見的包括有PET、PS、PE、PP等塑料制品,這些塑料制品多用于礦泉水瓶、食品包裝材料以及塑料袋等。這也意味着,微塑料或已遍布人體。
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微塑料在體内停留的時間是未知的,它們可通過全身循環系統進入到各個器官内,但目前對于人體所帶來的傷害還尚未明确。
可以肯定的是,微塑料在實驗室中被證實了在實驗條件下誘發炎症和細胞損傷。血液内存在微塑料,可能會在體内不斷彌漫,至于給健康帶來的長期後果,需要更多的研究進一步佐證。
多項研究證實人體内存在微塑料,那麼微塑料到底是什麼呢?在我們生活中的哪些用品上較為多見,一起往下看。
二、微塑料,來源于哪些日用品中?
業内将直徑小于5㎜的塑料碎片定義為微塑料,目前已經有多項研究發現微塑料入侵人體,人體内的微塑料可通過飲食、呼吸、皮膚接觸等途徑進入。
經常食用水産品是人類微塑料暴露的主要途徑之一。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秦潇等研究人員曾在《生态毒理學報》上發表一項文章指出,微塑料存在于河流、湖泊等自然水體内,一旦人體攝入這些含有微塑料的水制品,微塑料也會随之進入體内。
在我們每日呼吸的空氣内,也存在大量的微塑料,法國研究人員曾對此進行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發現,擁擠的市區内室内微塑料濃度範圍可達1~60根纖維/立方米,而室外微塑料濃度則可達到0.3~1.5根纖維/立方米,人體每天呼吸這些空氣,也會攝入一定量的微塑料。
微塑料還可以經皮膚接觸而被吸收,洗化用品是微塑料最常見的載體。那麼,在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日用品内存在微塑料?
1、茶包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曾在《環境科學與科技期刊》上發表一項研究,研究人員選取了4款市面上常見的袋泡茶,将茶包内的茶葉倒出後單獨用熱水浸泡茶包五分鐘。
結果發現,茶包在浸泡後會有明顯的開裂、降解,同時水中會有116億個微塑料、31億個納米塑料顆粒。換言之,喝一杯袋泡茶,至少會咽下140億個塑料微粒。
2.瓶裝水
《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的一篇論文估計,愛喝瓶裝水的人,平均每天喝進去578顆微塑料,每年可能會攝入21.1萬顆。
3、奶瓶
《自然·食品》雜志上的一篇論文曾指出,嬰幼兒使用聚丙烯塑料制成的奶瓶泡奶粉,嬰幼兒每次可能攝入1600萬個微塑料顆粒。在使用21天後,這些微塑料顆粒依舊會釋放,水溫越高釋放的量也就越多。
4.果蔬和肉制品
《自然·可持續發展》雜志的一項研究指出,莴苣和小麥的根部能吸收土壤和水中的微塑料,進而傳播至食物本身。而海洋裡的魚,自然也深受微塑料影響,最終,這些魚會成為人類的食物。
三、塑料微粒有危害,4個問題悄悄傷害你
長期接觸微塑料,會給身體帶來隐患,這4個危害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破壞免疫系統:微塑料在進入體内後,會通過胃腸道系統轉移至淋巴循環系統,然後可能會進入肺部系統内被人體吸收,易導緻免疫系統出現不良反應,破壞免疫系統健康。
引起炎症反應: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艾麗絲·霍頓博士表示,在多項實驗中發現微塑料會引起身體發生炎症反應和細胞損傷。
消化道損傷:微塑料會導緻消化系統出現不同程度損傷,導緻體内生物的存活性、酶活性等均受到損傷,易導緻消化道功能異常出現。
導緻癌症等多種疾病:國際權威報告《塑料、内分泌幹擾物及其健康危害》指出,塑料内含有的多種化學物質,會導緻内分泌系統紊亂,易誘發癌症、生殖小孩以及糖尿病等病發生風險增加。
四、牢記4點,遠離塑料
想要遠離微塑料攝入,在日常要注意做好這幾件事。
首先,盡可能的減少使用塑料袋,在外出時最好自己帶編織袋或者是布袋。同時要注意減少喝奶茶、點外賣的次數,這些塑料制品同樣會讓身體攝入微塑料;
其次,在丢棄垃圾的時候,盡可能的做好垃圾分類。塑料制品等要單獨放置,這樣做有助于有關部門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處理;
第三,日常購買衣服時要注意查看衣服的标簽,如果有發現聚酯纖維含量高的衣物,建議不要購買,這也是塑料的一種;
最後,在一些必要情況需要使用塑料制品時,盡可能選擇可降解塑料,這類塑料相較于普通塑料,危害會更小一些。
看完上文,相信大家都對于塑料的危害有了一定的了解,為了自己的健康,在生活中一定要盡量的減少使用塑料的量。從我做起,做不“塑”之客。
參考資料:
[1]《人類血液中首次發現微塑料,大部分來自這些日用品》.生命時報.2022-03-29
[2]《科學家首次在人體血液中發現微塑料!或已遍布全身...》.中國生物技術網.2022-03-25
[3]《吓人!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15分鐘幾萬個塑料顆粒,進入身體!》.健康時報.2020-12-1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