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鋁廠超高利潤落下帷幕
在拉尼娜寒潮尚未襲來之前,電解鋁行業便更早的感受到了這個冬天的寒意。10月下旬發改委密集表态部署煤炭穩價保供措施,動力煤價格随即開啟長達半個多月的暴跌之勢。而作為高能耗代表的電解鋁遭受到成本坍塌的悲觀預期,價格亦一路下跌。随着而來是電解鋁行業利潤大幅縮水,9月份行業平均利潤還一度超過6000元/噸,目前行業虧損1000元/噸左右,行業虧損占比已近4成。
近一個月鋁價波動之大,行業利潤變化之快,确實讓不少電解鋁企業感到難以适從。這種不适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前期鋁價走勢跟期煤價格呈高度相關性,因此在有色品種中跌幅最大,但實際的電力成本降幅并不如期煤走勢那樣明顯。二是電解鋁其他生産成本如氧化鋁、預焙陽極、冰晶石等價格仍處于高位。因此電解鋁平均成本整體處于高位,成本與價格倒挂,高成本地區電解鋁企業處于虧損狀态。
02 成本倒挂不必過分憂慮
生産一噸鋁大約需要耗電13556kwh、消耗氧化鋁1930kg、預焙陽極495kg、氟化鋁25kg、冰晶石3kg及其他輔料,還包括三費、人工、鑄造、折舊等費用。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主要是電費、氧化鋁及陽極的費用,三費、人工、折舊等費用相對固定。因此電費及其他原料價格的變化對成本有重大影響。
目前電解鋁用電主要包括自備電和上網電,其中自備電占比接近63%左右,動力煤價格下跌對自備電廠降成本明顯,但目前動力煤期現價差較大,自備電成本降幅不如期煤價格降幅明顯。同時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之後,不少地區首筆交易價格出現上浮,山東地區較基準價上浮19.8%,江蘇地區上浮20%。電解鋁作為高耗能行業,其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的限制,11月9日四川電力交易中心組織完成2021年11-12月電解鋁火電交易,成交價格較燃煤基準價上漲了74.3%。實際電力成本在電改之後面臨上行壓力。
我們對不同動力煤到廠價及上網電價不同漲幅進行測算,自備電度電成本按照燃煤供電标準煤耗301.8克/千瓦時測算,非燃料成本按0.08元/千瓦時進行估算,上網基準電價按不同電網價格的産能占比加權計算。我們發現在不考慮基準價上浮的情況,動力煤到廠價低于800元/噸,電廠才能保持盈虧平衡。而從目前的動力煤價格來看,為保持電企處于盈利狀态,後期全國或有更多地區面臨燃煤電價上浮的可能。這同樣意味着電解鋁用電成本或長期高于改革之前的水平,而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鋁價的運行中樞将長期高于往期水平。
對于後期的電力成本,我們認為還有一定的下跌空間。第一目前期現價差較大,動力煤現貨基差有較大回歸空間。第二目前煤炭供需矛盾明顯緩解,全國煤炭産量日創新高,電廠存煤可用天數超過20天。進口煤數量重回1500萬噸上方,港口庫存亦開始小幅回升。後期動力煤價格易跌難漲概率較大。
對于後期的氧化鋁價格,我們同樣認為有一定的下跌空間。前期氧化鋁減産疊加成本上漲,價格一路飙升。近期煤炭、燒堿等原料價格有小幅回調,成本支撐開始減弱。同時在煤炭保供穩價背景下,限電因素逐漸減弱,在高利潤的背景下氧化鋁投産意願較強,産能開始恢複。而需求端電解鋁受限産影響開始減弱,在與鋁廠的博弈過程中氧化鋁企業并不占據過多優勢。
其他輔料成本中,預焙陽極市場主流價格持穩,企業成交穩定。原料石油焦價格高位維穩運行,煤瀝青市場僵持運行,價格仍舊堅挺,成本面有所支撐。同時國内需求端較為穩定,國外鋁廠擴産有需求預期,短期陽極價格維穩運行。冰晶石上遊原材料貨緊價高,成本支撐明顯。前期受限電限産影響,冰晶石企業産能偏低,加上企業出貨較為順暢,冰晶石價格或偏強運行。
目前秦皇島動力煤現貨價格在1095元/噸,到廠價估計在1200-1300元/噸之間,根據上表測算結果,在上網電價上浮20%-80%區間内,電解鋁企業的理論現金成本17000-18800元/噸之間。當前鋁價下,部分高成本企業或面臨虧損現金流成本,若鋁價持續下跌,鋁廠長期處于虧現金流狀态,不排除有鋁廠進行主動減産的可能。
雖然目前電解鋁生産成本仍然偏高,但成本是動态變化的,後期動力煤現貨價格及氧化鋁價格有一定的回落空間,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進而帶動利潤回升。而如果虧損導緻鋁廠減産,則會減少市場對原材料的需求,亦會帶動原材料價格進一步回落,同時對鋁價形成支撐,因次鋁企不用過分憂慮。
03 下遊加工企業悲喜交加
對于下遊來說,随着鋁價的大幅下跌并趨于穩定之後,終端采購意願有所恢複,帶來的是加工企業的訂單量小幅回升。同時主流下遊加工産能集中地區如江浙滬、河南地區的限電幹擾因素幾乎完全解除,下遊加工企業開工率普遍有所回升。
其中鋁闆帶企業開工率穩中略升,部分闆帶廠反饋下遊客戶下單意願上漲,新增訂單量回升。線纜企業多按訂單生産為主,江蘇地區部分企業新增訂單增量較好,高導鋁線後續訂單尚可。
型材開工率雖亦表現回升,但受上遊鋁棒加工費持續走高影響,加工利潤并不太樂觀。上遊鋁棒主要受限電因素影響,開工率有所下滑,帶動庫存持續去化。疊加前期輔料如矽、鎂價格大幅上漲,導緻企業生産成本大幅增加。同時在鋁基價大幅回調之後,持貨方挺價意願較強,多因素下鋁棒加工費一度創三年新高。目前鋁棒企業和型材企業存在一定的博弈狀态,部分企業選擇不拿貨或者少拿貨。對于後期型材開工率或出現一定分化,工業型材企業生産和訂單保持旺盛的态勢,開工率穩中有升。建築型材受終端市場及天氣的影響,預計本月下旬開始有一定下調的空間。
大喜大悲用來形容最近鋁行業人的心情頗為貼切,猶記得一個月前目之所及皆為利多,一個月之後所有消息轉為利空。情緒轉換之中,我們仍需保持謹慎的态度面對市場可能出現更壞的結果。對于電解鋁企業來說,前期的高利潤給予了充足的現金流,可以讓企業更從容的面對短暫的寒冬。對于加工企業尤其是中小型建材企業,被擠壓的利潤、較長的賬期以及終端的悲觀預期,在這個寒冬中将更加難熬。
本文源自CFC金屬研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