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區的河谷兩側灌木叢中或稀疏林内及林緣通常生長着一種纏繞草質藤本,其明顯的特點是藤莖細長可達5米,葉片三角狀卵形,掌狀葉脈明顯,根狀莖橫生,堅硬,有很多分叉,皮部薄片狀剝落,人們常叫“穿山龍”或“穿地龍”。其實它的正式中名叫穿龍薯蕷,是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目薯蕷科薯蕷屬植物。下面我就談談“穿山龍”這個植物的一些情況。
一,“穿山龍”的植物學信息
“穿山龍”是一個别名,是東北和山西等地的一種叫法;正式中名叫穿龍薯蕷,這個名稱來源于《中國藥用植物志》,在《中國植物志》中确定為正式中名;别名還有穿地龍(因根橫走)、山常山等。
我查閱資料得知,“穿山龍”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東北、華北、山東、河南、安徽、浙江、江西、陝西、甘肅、甯夏、青海、四川等省區;通常生長在山腰、河谷兩側半陰半陽的山坡灌叢中、稀疏雜木林下及林緣,在山脊分布少。近些年在東北等地人工栽培的面積不斷擴大,也是農民增加收入的一項途徑。
“穿山龍”最明顯的識别特點:一是藤莖細長纏繞,根狀莖橫走,圓柱形,分叉多;
二是葉互生,葉柄長10公分左右,葉片三角狀卵形或掌狀心形,葉形變化大,葉邊有3-5淺裂或近全緣,掌狀葉脈明顯;
三是花雌雄異株,雄花序穗狀,斜上伸,雌花序穗狀,下垂,花小,花被片6個,不明顯,6-8月開花;蒴果成熟後枯黃色,三棱形,串狀排列,8-10月果實成熟。
二,“穿山龍”的利用價值
第一,它的塊根含有薯蕷皂苷元,是合成甾體激素藥物的重要原料。我國在1957年以後開始了薯蕷皂苷元植物資源普查,發現穿龍薯蕷(穿山龍)、盾葉薯蕷、小花盾葉薯蕷中含有薯蕷皂苷元豐富,因此“穿山龍”的根狀莖就成為合成甾體激素類藥物的重要原料。
第二,“穿山龍”(穿龍薯蕷)作為中藥記載稍晚,在《植物名實圖考》(清代1848年)記載的穿山龍不是薯蕷科植物;穿龍薯蕷的原植物最早記載于《中華本草》,之後的《東北藥物志》、《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河北中藥手冊》、《陝西中草藥》等書籍中對其功效有記載,認為穿山龍具有祛風除濕、舒筋通絡、活血止痛、止咳平喘功能。藥用時請遵醫囑。
第三,“穿山龍”分布較廣,藤莖纏繞細長,葉片密集,形态美觀,綠化面積大,可作為棚架等垂直綠化植物栽培應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