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YU SHUI
水
2022.02.19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伴着春風的腳步,春雨如約而來。
今天是雨水
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
雨水一到,春回大地,
田野一片生機,大雁從南方歸來,
萬物欣欣向榮,春天真的來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時節,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這意味着春天真的來了。
水是萬物之源,冰雪融,雨水落,給沉寂了一冬的生命以滋養,于是,萬物有了生機。
如果說立春是春天的“序曲”,隻是剛春意萌發,還會乍暖還寒的話,那麼雨水便進入了春天的第二樂章“變奏”。
小草、柳葉,悄無聲息中,吐露着新芽。
鳥兒叽叽喳喳,歡欣雀躍,告知着春的消息。
俗話說:七九八九雨水節,種田老漢不能歇。
進入雨水節氣,嚴寒多雪之時已過,氣溫回暖,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長。
為了秋日的好收成,農民伯伯開始忙碌起來。
“春雨貴如油”,珍貴的春雨,滋潤着地裡的秧苗,預示着秋日的好收成。
萬物都渴望着這一場甘霖,等待新生。
雨水
三候
我國古代将雨水分為三候。
一候獺祭魚;雨水時節,水獺開始捕魚了,将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
二候鴻雁來;天地回春,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動。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雨水
習俗
拉保保
雨水這天,民間有一項非常風趣的活動,就是拉保保,保保指幹爹。
以前民間有為女兒求神問卦的習俗,看女兒命相如何。
為了讓孩子順利成長,于是流行“找幹爹”。希望借助幹爹的福氣将孩子帶大。
而雨水節拉幹爹,意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
接 壽
雨水節的另一個主要習俗則是女婿去給嶽父嶽母送節。
送節的禮品則通常是兩把藤椅,上面纏着一丈二尺長的紅帶,這稱為“接壽”,意思是祝嶽父嶽母長命百歲。
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節,嶽父嶽母還要回贈雨傘,讓女婿出門奔波,能遮風擋雨,也有祝願女婿人生旅途順利平安的意思。
雨水回娘家
雨水節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帶的另一項風俗。
民間到了雨水節,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
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制一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據說,這樣可使其盡快懷孕生子。很多地方還依然流行此風俗。
雨水
詩詞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詠廿四氣詩·雨水正月中》
唐·元稹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見龍。
祭魚盈浦嶼,歸雁過山峰。
雲色輕還重,風光淡又濃。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野步》
唐·齊己
城裡無閑處,卻尋城外行。
田園經雨水,鄉國憶桑耕。
傍澗蕨薇老,隔村岡隴橫。
何窮此心興,時複鹧鸪聲。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寒》
宋·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雨水
寄語
院中一夜春雨,枝頭又添新綠。
春天就這樣,在一夜微風細雨中,緩緩走來。
我們将要迎接的,不僅有溫暖的晨曦,更是一場被東風吹來的,新的、充滿生機的甘霖。
雨水沖去陰霾,喚醒萬物向上生長的希望,潤澤心靈,給你破土的勇氣。
陸遊說: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雨水歸來,萬物複蘇,花兒開放,愛情,也在歲月中萌芽。
歲月逢春,細雨驚落,一切都在醞釀關于美好的希望。
春天是最溫暖美好的時節。
莺飛草長,花期已至,在日漸繁茂的春花翠柳中,放松心情,敞開心扉,好好享受這一季的美好吧。
一場春雨,十裡春風。願你一路繁花相送,淺笑安然。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詞世界整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