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寶媽發現自家寶貝睡覺時總有些怪癖,比如:“ 睡覺時,總得摸着媽媽的耳朵,不讓碰,就又哭又鬧不肯睡”這是怎麼回事,正常嗎?
孩子的這種“睡癖”正常嗎?
放心,這是嬰幼兒發展過程中很正常的心理現象,而且表現形式不僅是摸耳朵。
“ 有愛摸頭發的、有愛抓着媽媽的手的、有愛摸着媽媽乳房的、有愛靠着媽媽身體睡覺的……”總之,孩子的各種睡癖,花樣百出。
為什麼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表現出這種心理共性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1、對媽媽依戀
孩子對媽媽的依戀狀态還處于嬰兒時期,也就是還如嬰兒期般需要媽媽更多的關愛。
盡管不同孩子的表現形式各異、持續時間長短不一,但這些行為都是正常的,屬于親子依戀後期的表現。
2、缺乏安全感
反思下,是不是因為工作太忙,太少時間陪伴孩子,使孩子缺乏了安全感。或者,即便天天都陪伴孩子了,卻沒有滿足孩子足夠的肌膚接觸需求,于是,孩子“自力更生”,自行去摸媽媽來滿足自己。
3、不能獨立入睡
孩子睡覺要經曆三個階段:需要大人作陪、安撫物作陪到獨立入睡。有這些“睡癖”的孩子,多半還處于前面兩個階段。
這些都是孩子産生五花八門“睡癖”的原因哦~
需要糾正孩子的“睡癖”嗎?
基本上是不需要的。
前面說過了,這是孩子發展過程中很正常的心理現象,通常到孩子3歲後,會逐步消失或自己找到其他的替代物。
但若是媽媽覺得:“ 老摸耳朵,好癢不舒服,孩子喜歡摸咪咪睡覺,太尴尬。有些麻煩,不容易抽身做其他事情……”
也就是,孩子的這些“睡癖”影響了媽媽,造成了媽媽的困擾,那麼可以嘗試去糾正。但不建議以強硬或暴力的方式解決,比如:有些媽媽用打的辦法,孩子摸一次就打一次。
雖然孩子可能迫于暴力不再“伸手”,但這種忽視孩子心理需求、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勢必不利于孩子日後的生長發育。
媽媽不妨可以試着這麼做:
1、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睡癖問題”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以此打趣孩子:
“ 你都這麼大了,還要粘着媽媽,摸着媽媽的耳朵睡覺,羞羞臉哦~”
不僅是媽媽,其他家庭成員也不要去特意提起這件事情,反而要淡化、忽略這件事。
2、日常做足肌膚接觸
日常時候多親親、抱抱孩子,捏捏孩子的小手、小腳。做遊戲的時候也多些身體上的接觸,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愛,滿足他的肌膚接觸需求。
這樣,孩子在得到足夠的愛和安全感後,就會慢慢改掉睡前的小毛病了。
3、尋找替代物
若是孩子已經可以基本表達了,媽媽可以試着問孩子:
“ 媽媽的耳朵摸起來舒服嗎,有什麼東西摸起來跟媽媽的耳朵一樣?”
然後根據孩子的回答,尋找類似的替代物,逐漸讓替代物将媽媽從孩子的“睡癖”中解放出來。
4、講道理
适用于3歲以上的孩子。
當然,這個年紀的孩子單純地講道理可能沒什麼用,那就需要用上這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寶寶睡覺摸媽媽耳朵的時候,媽媽也動手摸孩子的耳朵,然後問孩子:
“ 一直摸耳朵不舒服,對不對?你愛媽媽嗎?愛的話,我們慢慢改掉摸耳朵的習慣,好不好?”
不過,也别指望孩子知道摸耳朵不舒服的時候就立馬改掉這個習慣。所以,媽媽在和孩子溝通完後,依舊可以允許孩子在睡時摸耳朵,但要限制次數,比如5次。然後逐漸減少次數,直到孩子改掉摸耳朵的習慣。
5、訓練孩子獨立入睡
有“睡癖”的孩子多半都是不能獨立入睡的,針對這個問題,媽媽可以嘗試找個安撫物:
于是,就能慢慢訓練孩子獨立入睡。你家孩子在入睡時,都有哪些有趣的“癖好”?不妨留言一起分享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