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電動車的小夥伴注意了!
電動車不能亂放或充電!
物業服務企業:
應加強物業管理區域内電動車的管理
5月12日,廣州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表示,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該協會為進一步規範廣州市物業管理區域電動車停放和充電的相關事項。
此外,各物業服務企業應加強物業管理區域内電動車的管理,嚴格管理在建築内的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
同時,各物業服務企業應引導居民将電動車停放在指定停放地點,電動車充電應在相關部門指定區域進行充電。
對發現電動車違規停放和充電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及時制止,防止火災事故發生;對不聽勸阻的,要及時履行向公安消防等相關部門報告的責任,并保留證據。
此外,各物業服務企業對物業項目加強消防安全宣傳,配合公安消防等相關部門對電動車停放充電引發火災的防範常識的宣傳和典型火災案例警示提醒,增強居民消防安全意識,引導居民規範停放電動車和為電動車充電。
“各物業服務企業應加強對服務範圍内電動車定點停放區域的充電線路,裝置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并報告安裝運營單位等相關部門,并做好區域防患警戒隔離。”廣州市物協有關負責人表示,各物業服務企業應重點加強消防通道、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定點停放區域的安全巡查,建立巡查台賬。
與此同時,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對巡查過程中每個環節做好記錄及留存相關依據,避免因電動車違規停放或充電行為未及時發現,勸阻和報告,導緻物業服務企業承擔不必要的風險和責任。
電動自行車違規亂停放
造成火災事故要受罰
此前,廣州大力開展“六類場所、十項必查”消防安全專項行動。其中,清理違規停放、充電電動車作為一項必查内容,在小檔口、“三合一”、群租房等場所重點檢查清理,要求在各類建築(場所)内部均嚴禁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或充電,一經發現必須立即清理。
今年5月1日起,《廣東省消防工作若幹規定》正式施行。《規定》明确:
★禁止在不符合消防安全條件的室内場所以及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樓梯間停放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
★禁止違反用電安全要求私拉電線、插座給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充電;
★禁止在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集中充電場所存放易燃、可燃物品。
根據《規定》,違反上述規定的,由有關部門依法處理;造成火災事故的,由消防救援機構或者公安機關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資料圖片
此外,《規定》明确,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督促指導物業服務人做好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停放、充電場所的火災防範工作。
《規定》要求
拟建、在建的住宅小區、住宅建築和人員密集場所等建設項目,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指導督促建設單位設置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集中停放、充電場所,配置符合用電安全要求的充電設施,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走訪:掃碼充電樁受歡迎
“電動車上樓”未匿迹
走訪了一些小區,發現雖然市民對“電瓶車/電瓶上樓”十分警覺,但走訪的大部分小區樓宇對此并無有效措施,日常監管仍需加強。
在海珠區鴻運花園,小區入口處張貼了多張關于電動車的提醒,要求車主進出小區下車推行。小區物業人員表示,小區内有專門停放電動車的區域,需要到小區管理處錄入指紋才能停放,在小區内居委會旁有專門的電動車充電樁供車主充電。
海珠區鴻運花園内張貼的社區防火公約。
從化流溪禦景小區安裝了7個智能充電樁,共90個插座。據小區的物業人員楊小姐說,“充電樁是2019年11月安裝的,業主的使用率挺高的。”
從化流溪禦景小區的公共區域安裝了7個智能充電樁。
電動車起火很危險!
就在5月10日,四川成都發生了一起讓人揪心的電動車火災事故,一居民小區的電梯内,一輛電動車瞬間爆燃導緻多人受傷,其中包括一名5個月大的嬰兒。
無獨有偶。5月10日晚合肥一貨運電梯内也發生了驚魂一幕,事發時電梯上有一名男子騎在電動車上,随後電梯門打開,另一名男子拎上來一個電池,很快電池冒出濃煙,噴出火光,兩人随即逃離。
資料圖
電動車火災到底有多可怕?
媒體曾聯合消防部門做過
一個電動車火災科學實驗——
△電動車短路瞬間立馬冒出濃煙
△2分鐘内濃煙蔓延全樓
△不到5分鐘電動車已經猛烈燃燒起來!
奪命隻需90秒!
電動車引發火災的特别危害表現在兩點,
即火場溫度和毒煙。
數據顯示,3分鐘,火溫高達千度;
30秒,有毒氣體覆蓋整個房間。
電動車火災到底多可怕?
奪命隻需90秒
一台電動車燃燒産生的毒氣
足以使上百人窒息而亡
一旦發生火災
逃生的時間比你想象中短多了!
關鍵問題來了——
家庭火災該怎樣逃生?
消防人員介紹說,遇到家庭火災,應第一時間撥打119報警。
屋内着火,如煙氣不大,逃生通道未受阻,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快沿樓梯逃生。
如果屋内過道起火,逃生受阻,無法安全逃出入戶門,應躲進有外窗的房間,最好是有水源的衛生間,緊閉房門,用濕衣物、毛巾堵住門縫,并往門上潑水降溫,同時打開外窗求救,切勿盲目跳樓逃生。
重視電動車安全隐患
是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負責
擴散!提醒!
來源 | 廣州日報
來源: 廣東廣播電視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