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九月,疫情來襲的第五天,當遵義市人民政府舉行的第五場新聞發布會宣布抗疫取得階段性成果後,作為這場戰“疫”的親曆者,“五天”深深地震撼了我。
記得2021年的10月,同樣是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那時也是全市勠力同心,創下了十天成功抗疫的遵義奇迹。時隔近一年,新冠疫情反複,遵義卻在五天取得了戰“疫”的階段性成果,再創新的佳績。五天,對于目前全國抗疫形勢而言,都是令人震憾與驚歎的。五天,更勾起我對“五”這個數字的無限感慨。
伸出雙手,兩個五組成,五也是認識事物最原始的方式。“五”也是我生命中繞不開的一個數。家中有五姊妹,自幼共同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共同的興趣愛好,把我們五人緊緊相連。多年來,不經意間,又形成了謝氏五姐妹的一個創作組合,出版的三部詩文集作者都一個——“謝氏五姐妹”,其中一本書名也與數字五直接關聯:《五味真情》。“五”對于我們而言是數字,更是整體的含義,就如一隻手的五個手指,互相依靠,互相幫襯,缺一不可。
百度百科對五的诠釋:五,大于四小于六,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是金、木、水、火、土,構成宇宙的要素,代表天地間萬物構成元素的極限數。
五的釋義提到了五行,五行的概念始于《尚書》,後經春秋戰國至兩漢的發展演變形成五行學說。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獨創的智慧,它富含哲學思想,意味着萬事萬物的運動,意味着萬物之宗。并且在一至九的數字中“五”居于中間位置,承上啟下,代表着平衡、調和,寓指和諧。
“五”的寓意和象征似乎包羅萬象,而此時,我更想咀嚼它在遵義2022年這個初秋蘊含的特殊意義。
9月9日,中秋月圓,萬家團圓,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遵義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堅決扛起疫情防控的重大政治責任,按照“圍住、撈幹、撲滅”的工作要求,僅用五天時間,抗疫戰役就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這五天的背後,值得我們去深入探尋。
趙傑攝
“五”的背後,是分秒必争。9月9日8時15分、15時40分,紅花崗區核酸檢測初篩發現2人陽性,經市疾控中心複核為陽性後,遵義便立即啟動三級管控措施:9月9日中午12時對進出中心四城區通道(高速公路和國、省、縣道)進行管控,車輛、人員隻進不出;9日下午對涉疫的6個街道實施靜默管理,10日6時對中心四城區實施靜默管理;對2例陽性感染者及3名重點人員活動的重點場所進行封控管理。正是這種以快制快、分秒必争、背水一戰的打法,為抗擊疫情、奪取勝利赢得了寶貴的時間與戰機。
“五”的背後,是精準溯源。疫情發生後,為精準流調、強化管控,全市共投入510人,組成17支聯合流調隊伍,全面排查陽性病例的密接、次密接人員。五天裡,彙川區、新蒲新區完成了2次抗原檢測 2次核酸檢測;紅花崗區、播州區完成了3次抗原檢測 3次核酸檢測。精準的溯源與篩查排查,确保了我們能以最快速度摸清和斬斷疫情傳播鍊條。
“五”的背後,是公開透明。五天五場新聞發布會,将最新的防控措施、最新的疫情動态第一時間告知全社會。發布會成為幹部、群衆獲取一手抗疫信息的權威來源,成為解疑釋惑的權威渠道。以緻疫情突然再次來襲時,全市商超物資供應充足,市民沒有哄搶物資、手忙腳亂,靜默的人們生活一切有條不紊,井然有序。我的妹妹樹林9月9日晚在家裡的微信群發了一張空冰箱的照片,她說:“我們隻囤了滿滿一冰箱對政府的信任。”可以說,五場新聞發布會,發布的不僅是抗疫的信息,更是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底氣。
“五”的背後,是萬衆逆行。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将抗擊疫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牢牢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始終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抗疫一線,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最前沿彰顯。醫護工作者、公安幹警、志願者和新聞媒體記者等逆行出征、白衣執甲,投身一線,彙聚出“遵道行義·同心抗疫”的強大合力。
“五”的背後,是患難與共。面對洶洶來襲的疫情,全市人民共患難同擔當。據初步統計,遵義市工商聯共收到各界愛心企業捐款近400萬元,遵義市紅十字會共計收到捐贈物資價值876萬元。遵義市文聯及時發出以“藝”戰疫倡議書,号召全市文藝工作者争當抗疫宣傳員、記錄員、志願者。五天裡,累計創作抗疫文藝作品1200餘件,其中200餘件在省級以上媒體刊出;市文聯還籌集價值108萬元的抗疫物資送達一線。文藝志願者參與抗疫志願服務累計2000餘人次。五湖四海的愛心,在這裡彙聚,為一線抗疫者,為全市靜默者服下了定心丸、注入了強心劑。每一份愛心的背後,是患難與共的擔當,是溫暖與希望,更是戰勝疫情的決心與力量。
……
五天,是遵義智慧、遵義經驗、遵義速度、遵義精神的深刻展示。
這座英雄的城市,有800萬英雄兒女的勇毅擔當,陰霾必将散去,美好未來可期。
中國古代哲人在生命價值的最終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境界。在探究五天抗疫的背後,我想這五天裡遵義人民衆志成城戰“疫”,不就是社會和諧的最高境界嗎?此刻,“五”在我心中無限延伸,它是革命戰争年代紅軍帽檐上那耀眼的紅色五角星,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染紅的五星紅旗。這個數字,早已與五角星一起與那抹中國紅緊緊相連,融為一體,成為紅色基因,在遵義800萬兒女骨子裡赓續,支撐起“遵道行義·同心抗疫”的磅礴偉力。
這個季節,從“五”說起的,其實,就是我們深愛着這座城市,深愛着祖國的滾燙之心。感恩一切人民至上的逆行和那些果斷的決策和有力的措施,成就了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我想,這個初秋的“五天”,已經成為一種永恒,定格在遵義的城市記憶裡,讓每個遵義人每想一次就增長一份自豪與自信,在面對艱難困苦時就多了一份戰天鬥地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作者簡介
About the authors
謝國蕾,筆名曉蕾,系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于遵義市文聯。與謝氏五姊妹已聯合出版三本詩文集。作品經常發表于全國、省、市級媒體、報刊雜志等。(來源:做文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