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灣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

大灣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6:47:36

大灣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來源:南方日報巡檢機器人、裝配機器人、打磨機器人……如今走進格力、格蘭仕、美的等粵港澳大灣區的知名工業制造企業生産基地,這些陌生而忙碌的身影已經成了最搶眼的風景“目前智能巡檢機器人,在很多工廠的智能監控和巡檢中已經應用很廣泛”作為這道風景背後重要的推動力量之一,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企業運營總監梁萬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頗為自豪地說,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大灣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大灣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大灣區高端制造業将插上AI翅膀)1

大灣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

來源:南方日報

巡檢機器人、裝配機器人、打磨機器人……如今走進格力、格蘭仕、美的等粵港澳大灣區的知名工業制造企業生産基地,這些陌生而忙碌的身影已經成了最搶眼的風景。“目前智能巡檢機器人,在很多工廠的智能監控和巡檢中已經應用很廣泛。”作為這道風景背後重要的推動力量之一,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企業運營總監梁萬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頗為自豪地說。

然而這還隻是一個開始,在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先機技術的助推下,會躲閃、能搬貨、甚至可“對話”的工業機器人正漸漸成為大灣區衆多智能産業園中的标配。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的大背景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将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發展”的藍圖也正在加速變為現實。

突破掣肘 工業互聯網保障智能化生産

“上雲上平台”,這是去年以來,廣東工業企業圈子中的熱詞,不少企業在這個“時尚”中嘗到了甜頭——廣東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正是通過應用工業物聯、邊緣計算等新技術,将5000多台CNC(數字加工中心)聯網上雲,實現以設備實時數據為驅動的數字化生産管控,短期(1—6個月)可提升生産效率約5%,中長期(6—12個月)提升生産效率約10%,良品率提升約5%。

所謂“上雲上平台”,就是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AI智能升級的必經步驟。“當前,互聯網正從人與人的連接進入到萬物互聯的新時代,從消費互聯網向工業互聯網拓展,工業互聯網成為數字經濟的新動能。”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早在去年3月,《廣東省深化“互聯網 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方案》和《廣東省支持企業“上雲上平台”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若幹扶持政策(2018—2020年)》明确,到2020年,我省将率先建成完善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和産業體系。

能不能廣泛利用工業互聯網,網絡建設可謂重中之重。據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去年年末,佛山工業互聯網标識解析二級節點上線啟動,成為全國首個正式上線的二級節點;随後,廣州工業互聯網标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正式開通,這構築了網絡建設的重要基礎。“工業互聯網标識解析中的‘标識’,相當于機器、物品的身份證,而‘解析’則是利用标識進行定位、查詢。”

這些節點的開通,不僅讓制造業企業的信息互通更加高效,更重要是的,借助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等先機技術,工廠與工廠之間還能實現能力共享。

對此,中國聯通大數據首席科學家範濟安向記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業互聯網具有充分必要性和廣闊前景。“工業互聯網在推進資源共享上有着獨特的優勢,比方說,有的大企業資金雄厚,購買了很多先進的設備和應用,通過工業互聯網服務,中小企業可以在雲及平台上向大企業租用這些設備。通過人工智能實現生産資源的優化調配,這将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整體升級形成全新局面。”

搶占高地 百億級智能顯示項目“紮堆”

智能化能力的提升,也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制造業帶來更多向高端項目擴展的能力。

“今年第三季度,位于廣州的樂金顯示項目就要開始投産。”樂金顯示項目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該項目是韓國LG集團旗下的顯示面闆制造企業LG Display(中文名為樂金)在韓國國土之外的唯一一條生産線。

OLED顯示可以說是當今前沿科技界的“網紅”,其5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OLED屏幕可以用于家用電視、商用屏幕等,而小尺寸OLED屏幕則在今年年初出盡了風頭——紅極一時的折疊屏手機,利用的正是OLED屏幕可彎曲的柔性特性。

為何這樣的“網紅”項目會落戶廣州,紮根大灣區呢?中國市場本身的龐大消費潛力固然是重要考量,但大灣區衆多一流的家電制造企業更是巨大的吸引。

無獨有偶,同樣是在廣州的東邊,總投資610億的夏普廣州10.5代産線也預期于今年10月投産。而在深圳光明新區,TCL集團華星光電t7項目也正火熱建設中,該項目總投資約426.83億元。

“未來的世界必将是多屏世界,半導體産業可以說是高端智能制造的突出代表,而集聚了如此多的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型顯示項目,大灣區正在成為我國顯示制造的高地。”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産業所所長楊代友解析。

謀篇未來 5G先行助力毫秒級智能傳輸

今年年中不斷出現的5G手機,激起了不少消費者換機的欲望,業内預計,最早于今年底到2020年初,第一批5G“千元機”就将與用戶見面。不過,在範濟安看來,5G要連接的要緊事并不是手機。

“5G要連的是工廠的設備!5G對未來工業制造的意義有多大?首先,很多工廠的設備不能輕易移動,這就需要良好的無線聯網方式;其次,比如在礦山、碼頭等場景的重型機械操作中,具有較大的危險性,如果用遠程操控,則控制室和前端設備的連接要靠無線網絡,由于這種操作很驚喜又對反應速度要求很高,這就需要5G這樣傳輸速度很快,時延少,反應速度又快的無線網絡。第三,5G可以運用邊緣雲計算技術,實現數據的局部閉環流動,一旦遇到加工設備或來料不夠的意外變化,不像4G每次都必須把動态數據重新輸送到數據鍊條的初始點,5G可以在中間環節進行往返,又不影響生産,還提高數據交換效率,節省30%的資源。”

當前,廣東的5G網絡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正為未來工業制造智能升級奠定基礎。“廣州聯通計劃6月30日前完成3000個5G基站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在5月17日(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前已提前完成,建設進展在全國聯通系統内排第一。”廣州聯通相關負責人表示。而來自廣州鐵塔的數據顯示,僅在廣州,今年就要建1萬個5G基站。

部分制造企業已經積極邁開擁抱5G打造智慧工廠的一步。近日,廣東移動與寶武集團韶關鋼鐵、愛立信在韶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共建5G智慧鋼廠,探索基于5G工業化創新應用的新模式、新标準、新機制,将韶鋼打造成5G應用的創新示範基地。根據協議,“韶鋼5G聯合創新實驗室”将建立,探索5G聯合應用創新實驗,探索邊緣計算、高帶寬、大連接、低時延等場景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為韶關鋼鐵量身打造5G智能制造方案。

目前,廣東移動已在韶關鋼鐵廠區成功開通5G基站,通過5G 4K高清視頻實現了車間生産過程的可視化實時呈現。接下來,5G智慧鋼廠項目第一階段将重點對5G在大帶寬工業視頻采集類應用進行業務驗證。

■觀點

産業、技術與市場共同支撐大灣區AI制造業發展

目前,在大灣區内,無論是TCL、格力、格蘭仕等傳統巨頭,還是民營制造中小企業,都在政策指導下,進行着智能化、高端化轉型。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産業所所長楊代友認為,大灣區工業制造面朝AI發展推進,有諸多優勢:一是産業優勢,大灣區制造企業不論規模還是品牌都排在全國前列,在全球中也具有競争力;二是技術支持,大灣區高校衆多,制造企業實力雄厚,無論是人工智能的科研實力還是技術應用實力,都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廣東人工智能産業規模就占了全國1/3;三是市場優勢,該片區人均收入水平較高,對高端産品的有效需求充分。

楊代友指出,在“AI 制造”的過程中,從生産環節看,關鍵是裝備的智能化,企業要通過“AI ”途徑改進生産技術和流程,而其中可能會遇到資金、高技能人才供給不足等挑戰;從産品環節看,關鍵是産品要與市場的有效需求相适應。生活質量的提高意味着對産品的需求向個性化、多樣化轉變,企業轉型一定要順應這種趨勢。(記者 姚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